春联里有趣的事

2024-03-16 -

春联里有趣的事

□ 毛文轩

春节将至,农村农家忙碌而快乐。 杀猪宰羊,做年糕,炒瓜子花生,油锅煎肉鱼……忙碌而温暖。 写对联、挂钱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也给我的成长记忆留下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我生长在江南农村,吃不穿穿,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不过,我对人们庆祝新年的态度是明确的。 过着节日和仪式化的生活成为一种习俗。 在20世纪70、80年代,写春联是过年的必做之事。 我的小学语文老师是我们村里学历最高的,所以写春联自然就成了他每年最光荣的任务。 他五十岁左右,书法优美,热心。 只要有人拿着一张红纸来寻求帮助,他总是会回应他们的请求,并且从不收取任何费用。 就连其他村子的人也千里迢迢来找他。 他最擅长的是现场编对联,被誉为“老学者”。 于是,他在农村留下了许多编春联的好故事。

有一年春节,在邻村卖烧饼、油条的张老人在红纸上写了对联。 尽管他不识字,却难倒了“老学者”。 张老爷子从小爱听书,爱编儿歌。 他来写对联时,居然用一张烟壳纸画了两行图,看上去就像一本天书。 但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画的是什么。 第一行:第一个字像极(又像烧饼),第二个字像“十”字,第三个字像篆书的“水”字(又像浮)。 水蒸气); 第二行:第一行是佛字“万”,第二行是合掌,第三行是踉踉跄跄地画着“福”字。 老书生看了半天,一脸疑惑,张老头则一脸坏笑,众人一片欢呼。

老书生研究了半天,突然大声说道:“这对我来说不是问题!” 他拍手道:烧饼油条很香,阿弥陀佛很忙。 张老汉听后,连喊了三声“好”。 但他却自豪地说出了自己编的对联:

一肩担十里香

我祈求幸福长久

在场的所有人都鼓起掌来。 老书生也竖起了大拇指,称赞他,说你虽然不识字,但这副对联的意义深刻,发人深省,实在令人佩服。

据老学者说,他所撰的对联,一幅写人事,一幅写欢乐。 这就是本事,这也是人们乐于来找他的原因。 村里有一对老夫妇。 他们的儿子外出打工,已经三年杳无音讯。 那个时候,没有电话,信息也有限。 为了安慰两位老人,他写下了这样的对联:

春雪吉祥之兆

暖风给鸳鸯带来欢乐

没想到,春节刚过,老两口的儿子就带着未婚的儿媳妇回来了。 人们都说老学者的对联“了不起”,博得了福气。 原来,这个年轻人正在千里之外的南方打工。 挣钱不容易,又舍不得往返路费,所以他有两年春节没有回来。 另外,我的父母不识字,所以他们之间没有书信往来。 而这个春节,如果我有女朋友,我会先去女孩家见她的父母,然后再回家见我的父母。 老两口听完原委后表示,是老书生把对联写得好,给他们带来了好运。

人们写什么样的对联? 他们知识渊博!

老学者说,当镇上经营自行车修理摊的村民找到他时,他写道:“快乐的修理生活会让你幸福,你的事业也会充满祝福。” 在他眼里,旋转的“自行车两个轮子”就是“百分事业”,造福世界。 这样的比喻,让谦虚、自立的修车工显得很自豪。

村里专门给农场仔猪绝育的李老四来找他,想写一幅吉祥对联。 村民们开玩笑说:“猪阳痿,李莫也行!” 但老学者听后表示,这也是一个值得尊重的行业。 这是一种靠打工谋生、靠手艺致富的方式。 他简单思考了一下,写道:

用双手开辟财富之路

一刀斩断是非根源

一副对联寄托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也体现了写对联的人的学识和智慧,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 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印刷的对联高档、精美,书写的对联数量逐渐减少。 但这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并没有改变。 我们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特殊的民俗。 除了给自己送上新的一年的祝福,我们也会从过去的经历中找到一种怀念的感觉。 ,寻找一份温暖,寻找一份甜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