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80年代敢于讲真话、直言毛主席错、为林彪说话的将军

2024-12-25 -

“我敢说实话。”

这是解放军上将黄克诚对自己的评价,也是他一生的写照。无论是和毛主席谈话,还是讨论林彪,黄克诚总是大声疾呼。别人会感叹:你怎么敢说。

敢讲话讲真话_敢讲真话的人_敢说真话

1、四平之战

1945年11月25日,黄克诚奉命在东北建立根据地,为随后攻克东北做准备。随着抗战的结束,苏军也于次年撤出中国东北。

1946年3月12日,苏军一撤沉阳,黄克诚就调新四军第十旅到四平待命,14日攻克四平。东北多地陆续迎来解放,形势大好。

然而4月中旬,马歇尔从美国来到中国,希望为蒋介石挑起中国内战提供“帮助”。不久,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向沉阳进发,兵分三路进攻四平。

当时,林彪是我军在东北地区的最高领导人。面对国民党的进攻,他找到黄克诚商量对策。黄克诚说道:“挑最弱的一路战斗,先歼灭一部分实力。”

敢讲真话的人_敢说真话_敢讲话讲真话

在这一正确战略下,我军取得了四平保卫战的首场胜利。蒋介石恼羞成怒,决定集中火力进攻四平。他调动8兵力,拿下四平是有把握的。

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林彪。对手改变策略后,林彪仍然决定坚守四平。黄克诚闻言大吃一惊。显然,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

共产党在兵力和装备上没有优势,在东北还没有站稳脚跟。获胜的机会非常渺茫。就算赢了,也肯定是两败俱伤。这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值得的。

黄克诚立即发电报林彪,劝他不要苦战,放弃四平。我们应该先到中小城市和农村建立根据地积蓄力量,等条件成熟了再回来消灭敌人。

敢讲真话的人_敢讲话讲真话_敢说真话

黄克诚没想到,林彪竟然无视林彪的诚挚电报,没有撤兵,也没有回复。黄克诚想不通他的意思,只能​​担心。

眼见事态越来越严重,黄克诚又发了几次电报,但仍然没有回复。不回复比不撤军还麻烦。黄克诚对林彪的怨恨越来越深。

无奈之下,黄克诚于5月12日致电中央,建议从四平撤军。中央政府没有回复黄克诚的电话。直到5月19日,保卫战才随着共产党军队的撤出而结束。

这场保卫战的背后还有一个让黄克诚勃然大怒的秘密,直到13年后他才知道。

敢讲真话的人_敢说真话_敢讲话讲真话

2、向毛主席“告状”

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黄克诚和毛主席在一起聊天。他们谈论四平保卫战,批评林彪不听他的建议,不回复电报。毛主席解释了原因:“我让他坚守四平”。

原来,当年4月6日至5月19日,毛主席给林彪发了10多封电报,其中心内容就是要求林彪坚守四平。毛主席和林彪都可以想象其中的利害关系,但当时还有其他原因。

出于政治考虑,毛主席想利用这场保卫战来获得苏联的军事装备援助。林彪虽然是将军,但仍然要服从党中央的命令。他可以决定如何战斗,但无法决定是否战斗。

敢说真话_敢讲真话的人_敢讲话讲真话

林彪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执行哪条命令已无悬念,他只能“冷遇”黄克诚的电报。

5月14日,毛主席致电林彪说:“你应该考虑一下继续战争是否对大局有利,看看是否有更好的办法获得军队的补充。”毛主席的态度软化了。

5月19日,毛主席又电给林彪:“如果已经无法保卫四平,就应该选择放弃四平,由阵地战转变为运动战。”于是林彪撤兵了。

敢讲真话的人_敢讲话讲真话_敢说真话

四平保卫战中,我军伤亡8000余人,国民党军伤亡1万余人。国民党惨遭失败。虽然我军为整编军队、建立根据地争取了时间,但付出的代价确实是巨大的。

面对这个事实,黄克诚仍然自信地说:“即使是你的决定,也是错误的。”这种对待事情的态度实在是太直白了,毛主席也哽咽了。

3、不顾前嫌谈林彪

因为这份正气,黄克诚后来吃了不少苦头,但他依然不改初心。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百科全书》开始编撰。当林彪的词条写完时,工作人员遇到了困难。写还是不写?怎么写?他们决定向黄克诚寻求建议。

虽然与林彪有一些恩怨,但黄克诚郑重地说:“我们必须面对历史,全面评价,不能因为他的过错就抹杀他的功绩,林彪确实能打。”

敢讲话讲真话_敢说真话_敢讲真话的人

因为黄克诚敢于讲真话,才有了后人看到的一个全面、真实的林彪。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