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中国十大难懂方言,闽东话竟然排第六?

2025-07-07 -

大宁网报道,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彼此面对面,却仿佛相隔千里,不知对方在言何”。汉语的丰富和深邃常常让外国朋友感叹其学习难度。然而,若论学习的挑战性,汉语的方言无疑更为突出。诸如闽语、粤语、吴语、客家话等,不同省份、甚至同一地区内不同县市之间,交流时也常常遇到障碍,让人一听就感到困惑。近日,网络上出现了一份“中国十大最难理解方言”的排名,其中温州话、潮州话、闽南语、闽东语以及苏州话、四川话(西南官话)均榜上有名。对此,有人表示赞同,也有人持不同意见。据悉,这份榜单自2013年起便在网络上流传,而近期再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网传“中国十大难懂方言”

闽东话上榜

在这份网络流传的排行榜上,记者观察到,位居榜首的是温州方言。“无论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最令人畏惧的,莫过于温州人说出那些让人难以置信的言辞。”网络传言,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岁月里,为了确保通讯安全,八路军各部之间通常派遣两名温州籍人士负责电话或步话机的沟通。由于温州话发音复杂,日本情报机构始终无法破解,这使得温州人在战争中扮演了类似美国电影《风语者》中传信者的角色,对战争的胜利贡献显著。此外,在美剧《盲点》中,温州话因其难以理解的特点,被戏称为“恶魔之语”。温州话之外,依次难以理解的方言还包括潮州话、粤语、客家话、闽南语、闽东语、苏州话、上海话、陕西话以及四川话。

“误入他星球的客家方言”“湖南方言不甘示弱”“壮语亦不甘落后”“为何未见海南方言的身影”……在这份榜单之下,涌现出诸多声音,部分网友表示认同,而另一些网友则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或许那些缺乏语言天赋的人,即便在福建生活一辈子,也可能难以辨识闽南语与闽东语”。此外,还有网友指出这份排名不够严谨,缺乏可靠依据。

语言专家指榜单不严谨

难懂是相对普通话而言

家乡方言究竟是否最难理解?这份排名又是基于何种标准产生的?记者调查发现,该榜单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自2013年12月起便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当时,该榜单就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一些语言学者指出,从汉语方言学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的排名存在不少问题。最大的难题在于,所挑选的十种方言实际上并不处于同一水平,因此它们也无法全面反映汉语的七大方言区的真实面貌。

陕西话、四川话、山东话、天津话以及东北话均被归类为北方方言,亦即所谓的“官话方言”;温州话、苏州话和上海话则归属于吴方言,它们在排行榜上频繁亮相;然而,赣方言和客家方言却并未被纳入其中。实际上,诸如徽方言、晋方言和平话方言等其他存在争议的方言区域,同样未能进入榜单。

在难懂程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分歧。这份榜单中所称的“难懂”,是以普通话为参照的。南方众多方言中,有“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的现象,它们的难懂程度显然是超过了榜单中提及的北方方言。此外,将少数民族语言排除在外,这样的做法也不够周密严谨。

例如,在那些进入榜单的闽东方言中,实际上闽东方言可以细分为南北两大区域。其中,北片方言以福安话为代表,涵盖福安、宁德、霞浦、周宁、寿宁、柘荣、福鼎等七个县市;而南片方言则以福州话为典型,包括以福州为核心的闽江下游地区,如福州、长乐、福清、闽清、平潭、永泰、屏南、古田、罗源、连江等县市。

网传中国十大难懂方言

第一:温州话

在中国最难懂十大方言中,温州话排行第一。

第二:潮州话

潮州话,又称潮汕话,其分布范围涵盖广东东部沿海的潮汕地区,包括潮州市、揭阳市、汕头市以及丰顺县等地,同时也在海外以东南亚地区为主的潮人聚居地广泛流传。尽管现代汉语采用四声拼读,潮州话却依然保留了八音拼读的语音体系,其发音显得尤为复杂。

第三:粤语

粤语源自远古时期的中原雅言,其特色在于拥有九声六调,完美地继承了古汉语的诸多特点,并且是保存中古汉语最全面的方言之一。

第四:客家话

客家语被认为在南宋时期已初步确立其形态,而其正式被称作客家话,则是在20世纪初期。

第五:闽南语-雷州话

雷州话发音和泰语非常类似。

第六:闽东语

闽东语区涵盖了18个市和县,其范围大致相当于历史上福州府和福宁府所管辖的区域。

第七:吴语-苏州话

苏州方言中蕴含着深厚的古风和书卷气息。在苏州人的日常用语中,“不”被称作“弗”,而在句末,他们不用“了”作为语气词,而是用“哉”,而称呼“你”时则用“乃”。

第八:吴语-上海话

上海话与苏州话、嘉兴话等,均属于吴语中的太湖片,尤其是苏沪嘉小片,彼此间存在众多共同点。自近代以来,宁波话作为吴语太湖片的一种,对上海话产生了最为显著的影响。

第九:陕西话

陕西方言并非单一概念,实则涵盖了多个区域的语言特色,比如陕北地区的晋语、关中地区的中原官话关中片,以及陕南地区的西南官话。

第十:四川话(西南官话)

四川话在西南地区颇具影响力,它是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分支之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四川话与普通话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但同时也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其中语音差异尤为显著。四川话的语音系统包括20个声母、36个韵母、4个声调,并且存在韵母儿化的特殊现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