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曹云金同日发文对飙!曹晒发票表态陪你撕

2025-08-03 -

昔日的师徒关系,现已成为网络上的激烈争执。在9月25日的凌晨,郭德纲于微博上发布了一篇长达6000字的文《天涯犹在,不诉薄凉》,以此对曹云金之前所写的长文《是时候了,也该做个了结了》进行反驳。紧接着,在9月25日的下午,曹云金亦发表了一篇名为《我的涵养在愤怒之前已经用完了!》的文章,以此作为回应,双方的争执愈发激烈。

郭德纲反击曹云金 不诉薄凉

经过长时间的沉默,郭德纲终于对曹云金的指控做出了回应。在25日凌晨,他通过一条6000字的微博长文《天涯犹在,不诉薄凉》对曹云金所提到的诸多指控进行了逐一反驳,包括文章是否为曹云金所写、学费及租房费用的收取情况等。随后,媒体通过短信方式联系了曹云金,而他对这一事件的回应却极为简短,仅仅回复了“下午见”三个字。

关于学费和房租

曹云金在《是时候了,也该做个了结了》一书中提到,他自称是独自前往北京求学,带着满腔希望,对方宣称学费为每年8000元,承诺毕业后颁发艺术文凭。对此,郭德纲回应称,他当年并未自诩办学,在家教导徒弟,又怎能开具发票和颁发毕业证书呢?正如小金所言,抵达北京后发现既无教室也无宿舍,学费高达8000元,再加上日常饮食和住宿费用,累计上万,这在2002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理应转身离开,立即报警,警惕可能存在的诈骗行为。哪有哪家这么富裕,竟然如此挥霍。”

曹云金在谈论住宿问题时表示:“我曾两次被你逐出家门,幸得何云伟伸出援手。后来我搬至大兴枣园,月租1500元,你提出你付1000元,我付500元。”而郭德纲则反驳道:“(我们搬至何云伟处)是小金主动提出的,为的是方便与何伟对词。至于将孩子赶出家门,这纯粹是无中生有。我记得在何家居住的那段日子并不愉快。”小金返家后,我们便计划购置一处更大的住所。因此,便产生了每月需支付1500元租金的说法。那时的我确实难以独自承担,但小金愿意承担其中的一半,即500元,我自然也欣然接受。

关于授艺

曹云金在谈及学艺时表示:“若何云伟表演《口吐莲花》,我连观摩的机会都不具备,你们只需进屋关门。”而郭德纲则这样回应:“我在教授何伟《口吐莲花》时,不允许曹云金旁听,同样,我在教导曹云金时,也未曾允许他人旁听。这纯粹是教学的一种方法。”

曹云金提到,在他团队鼎盛时期的那两年,公司并未为他缴纳社保。即便他每月都完成了32场演出,最终到手的工资也只有四千多元,平均每场演出能拿到一百多元。对此,郭德纲回应说,在2005年前后,他们在小剧场演出时,票价固定为20元,不区分座位,整个剧场共有261个座位,这票价便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一场演出有14名演员和1名主持人参与,扣除场地租赁、音响设备、水电费以及小吃摊位等开销,若演员们能每场获得一百多元的报酬,这已经算是相当可观了。对于20岁的年轻人来说,月薪四千多元似乎并不算高,但回顾十几年前的北京,平均工资水平也就是每月三四千元。

曹云金在谈及退赛相声大赛一事时表示:“零六年我参加了CCTV相声大赛,就在决赛直播的前一天,你突然告诉我‘退赛’!当时师爷侯耀文先生连续打了两个小时电话,质问我是否疯了。”而郭德纲则对曹云金的说法表示质疑:“为何要退赛?实际上这涉及到几位相声界的资深前辈,小金心里明白却不敢直言,竟然拿侯先生出来编故事,这孩子真是擅长在逝者身上大做文章。”

曹云金关于退出德云社的说法是:“我原本并无离职的念头,只是对你们的合同条款有所顾虑……然而,到了十月中旬,我竟然遭遇了被禁止演出的情况。”郭德纲表示:“双方均出于自愿,选择不签订合同亦可,未签署合同者并不等同于德云社的正式签约艺人。然而,这并不妨碍按场次支付演出费用……每一场演出都有精心安排,比如在9月26日,小金在微博上发出邀请,邀请观众前往剧场观赏演出,却未提前告知便直接登台表演。那场演出由岳云鹏主演,岳云鹏对此事显得措手不及。”

关于交往

关于此后师徒间的互动,曹云金与郭德纲各执己见,一方信誓旦旦地表示:“无论是节日庆典还是日常琐事,我都曾向你和师娘发送过问候信息。”而另一方则不断强调:“转眼已过六年,我未曾收到过一条短信。”还有一方带着哀怨之情诉说:“我努力尝试与你取得联系,但你却紧闭了所有沟通的大门。”央视门前,我和刘云天本想上前打个招呼,然而你却在我们即将靠近时,迅速转身坐进车内,猛地关上车门,将我们隔在了门外。另一个心酸的想法是:我其实也在期盼着某个转机,说不定小金能回来,说不定他长大后会变得懂事。(央视门前,我坐在车内,车外则是媒体的包围。)小金从远处走来,我示意他关上车门,并告诉他:“若想参观我家,请到我家来,大街上带着媒体的话,我无法配合”;他理直气壮地反驳:“你声称要夺回‘云’字,但遗憾的是,‘云’字并非你的,而是创始人张文顺先生所赠。张先生曾将他所珍视的‘听云楼主’手使名章赠予我,并告诫我,传承之路任重道远。”在天桥上,有一家名为天畅轩的小饭馆,在那里,何、曹、潘、张四人很快就各自拥有了艺名。关于这件事,小金作出了解释,他指出“云”字是张先生特别赠予的,并且附上了一张图片,上面还有张先生的印章。网友们纷纷调侃道:“一块青田石只要20元,刻一个字只需5块钱。若是真能成功,不妨刻上‘乾隆御赐’,然后去故宫碰碰运气。”

关于绯闻

然而,在文中,郭德纲并未对曹云金所提及的“女记者”等事件作出回应;那些似乎要揭露他致命弱点的细节,他打算在闲暇时向众人详细说明,包括姓名等详细信息,力求详尽无遗,以免大家总是挂念。这种不公平之处在于,他可以编造谎言,而他则无法反驳。文末,郭德纲还表示,希望未来一片光明,前程似锦。若日后你遭遇困境,马匹高头大马却蹄铁短小,水源枯竭,山势险峻,无人能解你之难,只需你一声呼唤,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在你身边。”

曹云金晒发票 表态“陪你撕”

郭德纲发表言论15小时之后,他的徒弟曹云金迅速作出反击。在名为《我的涵养在愤怒之前已经用完了!》的文章中,曹云金对郭德纲进行了指责,称“我所说皆为真相,而你所骂却是对无辜之人的指责”。他接着对双方之间的争议焦点进行了进一步的回应。

曹云金公布了两张发票,其中一张显示的项目包括“艺术培训学费、杂费、材料费”,总金额为“六千一百元整”,开具日期是“2003年1月10日”;另一张同样日期的发票则是关于“艺术培训住宿费”,金额为“一千一百元整”。面对是否需要一一展示这些发票,他表示:“我只能说,确实,那时的我,15岁的我,根本不明白27岁的你为何在行骗。”

曹云金在央视门前重逢时强调:“当时,并无媒体目睹这一幕。那位在车下传话的人,似乎并未完全理解你的意图,他说的原话是:‘嗯,不必相见,那个,有事,还是别,别,别,别相见。’下次,务必先让他彻底明白后再一同乘车,切勿急躁匆忙地关上车门!”

为了阐明自己使用的“云”字确实源自张文顺先生的亲授,并强调名章并非出自己手所刻,曹云金特意作出如下解释:“张文顺先生的名章题为‘听云楼主’,而我的名章则是‘听云轩主’,之前那篇长文中附上的照片展示的是我的个人名章,其用意在于传承。我想着张先生已经仙逝多年,若能看见我们今天的场面,想必也会感到难过。既然事情已经无法改变,那么就请允许我拿出张先生的名章,用它来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吧。”

不多言其他,实则逐一作答亦无不可,你若想炒,我便与你同炒,你若愿争,我亦陪你争。此言一出,彰显了曹云金誓要战斗到底的意志,而他亦不忘在尾句中对郭德纲进行讽刺:“多谢你再次让我成为焦点,你口口声声祝愿我前程似锦,却又急切地期待我遭遇困境,马失前蹄,山穷水尽,求助无门的那一日。你为何总是希望他人遭遇不幸?”我亦乐意对你回应一句:若你遭遇马蹄高而马镫短、水源枯竭山势险峻,面临困境无人能解,即便他人弃你而去,我亦会伸出援手。”

嗵!这玩意儿是真“相声”

今年四月,一位媒体记者向郭德纲询问他现在收徒的准则,郭德纲回应道:“以前我注重的是徒弟的天赋,而现在我更看重他们的品性。若艺术造诣不够,我尚有方法去弥补;但若人性不佳,我则束手无策。这个行业已经够糟糕了,我不能再让它雪上加霜。”马季先生曾言——“我对相声情有独钟,但对这个圈子深感厌恶,从业者的素质之低,让人难以置信,令人愤慨。然而,他们表面上却装作非常高尚,这种情形实在令人胆寒。”如今,郭曹之间的激烈交锋,恰好验证了马季先生的观点:他们的素质低劣,令人愤慨,但表面上却装得十分高尚,这种状况实在令人恐惧。

师徒三人撰写的那三篇长文,汇编在一起,简直就像是一场精彩的对口相声。然而,在这场相声中,一个扮演捧哏的角色,在称呼上避开了“师傅”二字,只称“你”,语气中充满了哀怨之情;而另一个扮演逗哏的角色,虽然称呼上显得和蔼,一口一个“徒弟小金”,但语气中却透露出咬牙切齿的狠劲——你对我无情无义,我将让你彻底消失!撕到这个地步,先前提及的“规矩”与“情谊”均已沦为遮人耳目的手段,师徒间早已显露锋芒,一方欲炒,另一方便与之同炒;一方要撕,另一方亦随之同撕,这种决绝的态度让人不寒而栗。

这样的师徒关系,最理想的结局其实并非是先对你诅咒“若你不如我风光”,随后又许下一个诺言“待到时日,师傅自会关照你”,而是各自在天涯海角,从此各自安好,不再有所交集。

期待着某日,我们一同前往那个地方,若能遇见“穷不怕”、张寿臣、马三立、侯宝林,便可以坦荡地宣称:“我们无愧于相声的祖师,无愧于这门艺术。”

——别挨骂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