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士集体吐槽岳云鹏演唱会!资本贪婪、粉丝病态、艺术降级?

2025-08-13 -

德云社相声艺人岳云鹏的“非得唱”音乐会在北京落下帷幕,这也算是达成了他当年许下的童年举办音乐会的愿望。

未曾料到,岳云鹏先前经历的是一段连续的幻境,成都那场“执意表演”的演出活动现已发售门票,不清楚岳云鹏的这项“孩童时期的心愿”何时能够实现。

当前,网络上对于岳云鹏举办演唱会的讨论仍在进行,起初主要是网友和自媒体在关注,随后不少业内人士也加入了讨论。

一位音乐领域的专家就岳云鹏的音乐会发表了个人见解,指出举办一场成功的演出至少需要满足四个条件:表演者必须具备扎实的演唱技巧,表演者需要掌握音乐理论知识,表演者应该熟悉音乐制作流程,表演者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原创作品。

显而易见,岳云鹏这四个方面他几乎都不具备,但他却举办了演唱会,这让行内音乐人士感到困惑。

这个道理其实非常容易明白,如果王源、王俊凯和易烊千玺举办相声演出,他们既没有相声表演的基础,也不懂得相声的技巧,既不会讲笑话,也没有创作新段子,尽管他们的支持者肯定会把票全部买完,而且也不必像岳云鹏的演唱会那样需要打折并且赠送邀请函,但在相声爱好者看来,这样的相声专场仍然会被认为是强行进入其他领域来谋取利益的行为。

这位音乐人态度直率,觉得岳云鹏渴望实现个人理想值得同情,不过他既可以选择参与组合演出,又应当在清楚自身艺术能力不足时,先下功夫增强技艺,等准备充分了再举办个人演唱会。

归根结底就一条“菜是根本”,郭德纲拿刘德华当影视歌全能艺人来说事,为岳云鹏办演唱会辩解,其实就是明知故犯。

没人批评刘德华在电影、电视和音乐领域的多栖发展,是因为他在这三个领域都展现出顶尖的专业能力,每个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岳云鹏要是能卧薪尝胆刻苦钻研,把歌唱技巧和音乐理解力练到职业水准,就算只是达到一般歌手程度,人们批评他嗓音的声音大概也会减少许多。

就演唱技巧而言,岳云鹏在曲艺领域并非出类拔萃之辈,却贸然进入歌坛举办演出,整个过程中表现极差,频频出现音准偏差和节奏混乱,场面十分尴尬,若非引来众人嘲讽,实在令人费解。

岳云鹏的演唱水平实在不高,他的演唱会却依然能够持续举办,一位业内人士解释了其中的缘由,那就是歌迷们毫无保留的包容。

凑巧了,郭德纲的同门师兄弟梁宏达也说过类似看法,梁宏达在他录制的节目里谈到了岳云鹏的演出,他认为岳云鹏完全不够那个条件,不过饭圈这边是情绪化的,不讲道理。

与职业歌手相比,另一位从事音乐评论工作者的意见更加尖锐,他同时审视了岳云鹏、旺仔小乔等人的跨界演出,给出的整体评判措辞十分激烈,我们只需引用这位评论家的部分评论,就能明白他的强烈不满:

媚俗至死、审美倒退、对审美底线的挑战、粉丝文化的病态纵容。

那些公开活动,这位音乐评论家还觉得,造成许多强行跨界的演出,其中一个原因是资本的无度追求。

郭德纲曾说过这样一番话,即“不同行业不谋取利益”,这其实并非涉及道德层面,其根本用意在于保护各个领域的基本权益。

相声这一艺术形式在流行音乐领域并非主流,相声表演者岳云鹏举办个人演出活动,相当于从流行音乐产业中夺取了部分资源,由于相声市场规模有限,因此不会对流行音乐行业产生显著冲击。

倘若流行歌手们也强行涉足相声表演呢?那么相声领域恐怕将难以应对,这种风气一旦扩散甚至盛行,届时各行各业就会陷入混乱,其最终结局是所有行业的利益都被损害被玷污,无人能够从中获利。

郭德纲应该懂得行内不谋利的准则,德云社却为了盈利,不得不让郭德纲再次经历反转,就连郭德纲本人也变换了说法,表示岳云鹏举办音乐演出并不违规

从“不与旁人争利”到“只要不触犯法规”,这若是美其名曰,便是郭德纲的反击之计,否则其内里就是资本无度的欲望在驱动。

或许德云社的受众依然存有异议,他们可能会表示,当今社会只要能够获取收益,只要不触犯法规,便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事,岳云鹏选择举办演出,观众乐意支付入场费,双方各取所需,旁人无权干涉。

这件事并非表面那么简单,可以举一个例子,某个知名主播售卖“糖水燕窝”,尽管被指责为以劣充优,但主播的“粉丝团”成员依然积极购买,双方各取所需,这样我们是否就不该对这种现象提出批评?

有一位博主对岳云鹏开演唱会现象提出了一个担忧:艺术降级。

若将不违法作为举办演唱会的唯一标准,音乐艺术水准将随之下降。同样,若以不违法为唯一准则举办相声演出,语言艺术水准也会随之降低。再者,若将不违法作为戏曲商业演出的唯一标准,戏曲艺术水准同样会面临下滑。

艺术水准下滑,波及整个文化市场,进而波及整个文化界,在不知不觉中对社会及下一代产生作用,这不是双方愿意发生的事情,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最后我们不妨再回顾一下第十一届文代会中的讲话精神:

艺术要易于理解,却不能变得平庸、低级、谄媚。艺术要贴近现实,却不能助长不良风气、盲目跟从、大声宣扬。艺术要不断进步,却不能追求怪诞不经、胡言乱语。艺术要产生价值,却不能被铜臭侵蚀、沦为市场的附庸。创作需要倾注情感,表演需要依靠真才实学,形象需要精心雕琢,价值需要依靠作品质量,声誉需要凭借高尚技艺。庸俗的戏谑,毫无节制的放纵,哗众取宠的消遣,永无止境的贪念,这对文化发展百害而无一益!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