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预赛:世界杯席位增多,国足为何晋级愈发艰难?

2025-08-22 -

胡荷韬赛后痛哭。新华社发

6月5日晚上,中国国家足球队和印尼队进行了90分钟的激烈较量,最终以0比1告负,导致世预赛提前一轮被淘汰。这意味着国足世界杯征程已经结束,球员们和广大球迷都将转变为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的观众。自2001年历史性地闯入世界杯后,国足已经连续24年未能进入决赛圈,总共六次与世界杯失之交臂。

二零一七年,国际足联宣告世界杯参赛队伍扩增到四十八支,分配给亚洲足球联合会八个半个席位,中国球迷因此欣喜若狂,觉得这一次中国国家足球队晋级基本是确定无疑的事。然而现实相当无情,即便名额增多,国足还是没能摆脱垫底的结果。二十四年以前,那支中国队在承受许多批评后努力提升,蓦然一望,发觉那已经是个极难超越的高峰。

几番起伏总不平

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期间,中国足球队成功摆脱了西亚队伍的紧逼,从而首次进入最终圈赛事,但这被视作中国足球发展的最高点。在随后的六届世界杯预选赛中,国足始终未能通过世界杯决赛圈的资格赛,并且有许多令人遗憾的结局,让球迷们难以释怀。

2006年世界杯预选赛期间,小组赛中国队败给科威特队,导致形势逆转,最后一轮比赛关键时刻,指导团队发生了计算积分的差错,尽管香港队非常给面子,以零比七惨败,但那时中国队的净胜球和科威特队相同,进球数却还差一个,队长哈恩在场边拼命催促“再进一球”,然而中方教练团队和选手们却觉得已经足够,结果,在还有机会进球的情况下,球队遗憾出局。

二零一零年亚洲区预选赛,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组建了由杜伊科维奇担任首席指导,福拉多出任实际负责人的教练团队,该组合非常特殊,但球队整体表现令人失望,最终遗憾地被淘汰出局。

2014年世界杯预选赛期间,卡马乔与高洪波先后担任中国队主教练,负责带队参赛,期间,中国队遭遇了约旦、伊拉克等队伍的挑战,并输掉了比赛,从此,中国足球实力下滑明显,逐渐被外界视为实力较弱的队伍。

二零一八年世界杯预选赛期间,十二年前以零比七惨败的香港足球队,出人意料地成为阻碍,中国男足与之战成平局,导致佩兰失去帅位,随后高洪波执掌球队,成功晋级十二强赛,但表现平平,里皮紧急接替教鞭后,甚至战胜了韩国队,然而因为积累的失分太多,国足再次遗憾落选。

2022年世预赛,中国队在最初的40强阶段就败给了叙利亚队,里皮对球员的表现非常失望,他于赛后立即提出辞呈。

本届世预赛,主教练伊万科维奇的安排是,中国队集中力量应对印尼队和巴林队,对于其余对手则显得缺乏锐气,没能全力以赴,倘若先前在挑战沙特队时,已经领先并且以多一人优势稳住比分,中国男足不会陷入当前困境。

为何晋级越来越难?

国家足球队停滞不前,众多支持者感到非常困惑,如今亚洲有八个半世界杯预选赛出线席位,我国队甚至无法参与最后两个席位的角逐,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若从内部探究,国家队水平停滞不前实为首要症结。宣布增加参赛名额之际,国足在亚洲尚列第七,众多球迷欣喜亚洲增至8.5个席位,认为这已确保中国队入围。然而,在18强赛开打后,国足排名跌至亚洲第13位,这些年付出的心血究竟流向何方?无人能提供解释。

另一个缘由在于世界杯参赛名额增加点燃了那些本与国足同样难以出线的队伍的热忱,其中泰国队和印尼队最为突出。这两支队伍长期被视为东南亚足球界的弱旅,印尼队更是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始终未能战胜中国队。可是针对八个半个位置,他们同样渴望,同样羡慕,并且增强了吸纳外籍球员的力度和训练的强度,结果两支队伍的竞技水平已经和中国队差不多,36强角逐时泰国队仅差一球就能淘汰中国男足,而在18强较量里,印尼队也是凭借一个进球让国足的期望化为泡影。

国足的这场败仗确实受到不少意外状况的影响。在国足对印尼的比赛中,谢文能和林良铭被停赛,高准翼与蒋圣龙也遭遇伤病,蒋光太更是只能出场一半时间,这些关键球员的缺阵集中爆发,实在令人感到无奈。防线在一段时日内被对手攻得节节败退,如同没有防御一般,而替补高准翼的杨泽翔在混乱中送出点球,最终让比赛失去了挽回的余地。

打铁还需自身硬

有传言称,国际足联计划在2030年将世界杯参赛队伍增至64支,其中亚洲区将分配12.5个名额,似乎有意将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纳入赛事。如果这个计划得以实现,那么中国队是否能够确保成功晋级呢?

从这届18强赛的分配来看,若是设有12.5个出线席位,那么每组排名前四的队伍都能自动获得资格,而各组第五、六位的球队则需通过一轮附加赛,来决出最终的最后一个名额归属。反观我们国家队的境况,自始至终都处于小组最后位置,有何依据断言必定能进入前四名并顺利晋级呢?

所以,单靠增加队伍数量来争取世界杯参赛资格,这种想法已经不太可行了。毕竟,名额增多,竞争者也会跟着变多,一旦亚洲区有12.5个名额,像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这些队伍都可能变成中国队的强手。

最重要的,打铁还得自身硬。

输掉0比1的比赛后,一个老掉牙的笑料又拿国足开涮了,就是“中国队又成首批为2030年世界杯做准备的队伍”。这话靠谱吗?每次都说最早准备,每次都以失败告终,究竟怎么准备?靠什么准备?虽然时间够用,可有人当真考虑过吗?

假如必须确定哪支亚洲队伍是真正为2030年世界杯做准备的,那么日本队是唯一的选择。由于在5日同澳大利亚队的世预赛18强战中,他们派出了大部分球员年龄介于23岁左右的年轻队进行实战演练,这显示出他们着眼于长远发展。反观中国队的阵容,只有王钰栋、胡荷韬、刘诚宇以及未获得出场机会的汪士钦四人,才算是为未来赛事储备力量。

青训方面无需赘述,王钰栋早前谈及出国发展时表示“应先精通国内联赛再考虑离开”,他是否真正理解了?像他这样年纪的少年,即将迎来高考,面对难题时,应当寻求懂得的老师指点迷津,而不是埋头苦思冥想。学习却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里皮执教期间,众多国家队球员对于教练先进的足球思想感到困惑,王钰栋作为难得的年轻才俊,绝不能因此被埋没,他们这一批人是中国足球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