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保姆走俏,月薪数千元,辅导学习还陪看电影?
广州高考考点周边的酒店价格有所上涨,铁一中学的学生们依然按部就班地温习功课,积极准备考试。许多家庭在选择高考期间的住宿时,倾向于挑选带有吉祥数字的房间,但实际上这种方式对孩子的情绪缓解并无益处,反而会不断暗示孩子,家长对这次高考非常看重。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影
明天高考即将进行,小李在最近两天,一直陪考生希希活动,包括打羽毛球和看电影。小李是华南理工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从今年三月起,就担当起照顾希希家中高考事宜的责任。南都记者调查时了解到,在高考的重要准备阶段,一些家长不再单纯地让孩子去辅导班,而是选择请家庭教师,不仅帮助孩子进行学业指导,还要善于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
大学生:高考保姆薪水比家教高1/3
小李在大一那个暑假起,就在某个辅导班担任单独辅导的教师。她积累了两年的教学经历,因此在学生辅导领域相当抢手。她原本的时薪由一百元提升至一百五十元,每周工作两天,总共服务四小时,通过做家教每周能赚到六百元。小李向笔者透露,今年初以来,有两位与她一同从事家教行业的同伴,被专门聘请去辅导参加高考的学生,她起初对为何高考辅导如此紧俏感到困惑,直到后来了解到,此类工作的报酬确实显著高于常规家教。
今年三月,小李也转型做了“高考陪读老师”。雇主张女士指定她每周二和周四到家中为希希进行学业辅导,若周末两天有额外需求,则需一同前往。“薪资标准设定得比较优厚,单月收入达到四千元上下,较之常规家教服务多出约三成。”
小李表示,三月份以来,希希在高考模拟考试结束后,便经常出入雇主家中。“其实,希希的学习成绩还可以,我平时很少需要对她进行功课指导,但她比较依赖我,喜欢跟我闲聊一些家长里短,有些心里话不方便对父母倾诉,她都会向我诉说,我和她相处得相当融洽。小李表示,希希将她视为亲姐姐那样,例如当前很多参加高考的学生会研究一些校园方面的吉祥物,说佩戴特定的手链或项链能够提升考试顺利程度等,希希也持相同看法,常常在周末硬要拉着她去礼品店,目的是选购手链和项链。这当然只是年轻女孩的消遣,自己通常不会向客户透露这些,只要希希感到快乐就足够了,这些事情并无紧要之处。
家长:为孩子高考减压
采访得知,家庭聘请“高考保姆”主要目的是帮助孩子减轻高考压力。小李的雇主张女士表示,她担任公司财务总监,工作繁忙,平时很少顾及孩子。孩子高三期间,她决定不再让孩子去校外补课,因为往返奔波确实耗费不少时间。
她另有所虑,许多青少年因为高三学业负担重,在课外辅导班时会暗地里交往异性,因此,她还是尽量让孩子只管从学校到家这样简单的生活轨迹。她表示,她周围的朋友都会在家庭服务中介那里,特意挑选一些品行端正、年纪较轻的保姆来家中照看孩子的日常饮食起居,这些保姆还要负责孩子考前期间的饮食调理和情绪安抚。我认为,与雇佣和普通家政服务人员差别不大的帮手相比,选择一位大学生更合适,因为双方年龄相近,能够产生更多共鸣,而精神放松程度,远比日常饮食起居更为关键。
专家:建议家长先学会放松
聘请“高考陪读老师”究竟是否合理?这种做法能否真的像家长期望的那样,既满足孩子的饮食需求,又能够体察他们的内心感受?国家亲子指导专家许嘉利指出,想要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家长首先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高考试卷原本只是孩子十二年求学生涯的一个检验,无需过分重视,然而如今它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几乎所有人对孩子的考试都要做出让步,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这种现象实在不合理。
许嘉利觉得,高考是个重要的关卡,家长应当和孩子一起闯过去,不过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不受打扰,提前半年不再接待客人;有的家长一回到家就把手机调成无声状态;还有的家长提前向工作单位请了假,当起全天候的守护者来照顾孩子……尽管这些家长都是好心,但过分关注之下,反而给孩子增加了负担。要想使孩子能在高考时正常发挥并取得理想分数,家长必须先调整自身心态,切不可因为过分关注孩子而给他们增添心理负担。
孩子的适度担忧是人之常情,执信中学心理教师林少惠提示家长不必担忧孩子焦虑,毕竟适度紧张有助于改善心态。
知多D
过来人是如何做的?
家长怎样缓解心理压力,记者访问了曾经参加过高考的家长们,他们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转移关注点来减轻负担。首先,不能丢掉工作,只把注意力全放在孩子那里,这样会对双方造成更大负担;每天和孩子一起活动一会儿,随便谈谈无关紧要的事,能够帮助双方心情舒畅;和同龄人尤其是那些孩子也面临升学问题的朋友多沟通,你会明白,没有哪个孩子的成长是十全十美的,你也不必因为孩子身上一些小问题而整夜担忧。
交流顺畅时,孩子一个人在家,内心会涌现许多想法,解题顺利时情绪会变好,遇到难题就容易思绪万千。家长需要具备充分的耐心,耐心听孩子表达,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必强求说服孩子,只需表示理解即可。闲暇时候跟孩子讲些趣事,用餐期间也可以跟他分享笑话,晚饭后可以陪孩子溜达二三十分钟,边走边谈些无拘无束的话题,帮助孩子驱散心中紧张不安的感觉。
不要强行干预孩子的常规作息。近年来,高考专用住所和高考主题餐食越来越流行,很多家庭喜欢跟风选择,挑选带有吉祥寓意的房间编号,点选寓意吉祥的菜式,这种做法其实会给孩子增加压力,反而不断提醒孩子,父母非常看重这场高考,所有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高考上,让孩子更加焦虑。这几天正值高考期间,要像往常一样生活,按时回家用餐,也该按时回家休息,切勿特殊对待。
家长对孩子的引导作用非常显著,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借助暗示、模仿和感染等心理方式作用在孩子身上。父母展现出积极的态度,能够促使孩子形成乐观的心态,这对他们参加高考很有帮助。家长应当展现出自信的姿态,比如挺直胸膛、抬起头颅、迈开大步,从而营造出轻松的氛围,传递出坚定的信念。
理解孩子排解压力的方法很重要。家长不该指责:他人家的孩子都在努力拼搏、奋勇向前,而自己的孩子却心不在焉、状态低迷,例如依旧打球、听歌、看电视,这时,父母们难以抑制地唠叨、催促、指责,甚至爆发争吵,结果孩子不仅不听歌了,也不看电视了,就连书也看不进去了。
维持日常的安稳生活,对孩子的关照不必过于殷勤,面对升学考试,家长们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态,现今社会并非仅凭一次考试就能决定命运,升学考试只是孩子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却并非终点,人生的后续进程是多元的,切莫只将目光锁定在升学考试上。对于能够主动学习的孩子,家长无需将过多关注点放在其身上,频繁的探询关心,细致入微的过分照顾,反而会给孩子造成更重的负担。
例如,家长忽然每天去学校接孩子,白天送食物送水,晚上陪孩子学习,甚至辞去工作专门在家照顾孩子,有的家长甚至不敢提高音量,不敢加快脚步。原有的生活模式突然出现转变,会使部分孩子感到难以适应,在这个阶段家长对孩子格外细心地照料和无微不至的安慰,都会让孩子体会到考试在即的焦虑情绪,这种做法的结果常常与家长的初衷大相径庭。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