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迭代进化的速度超乎想象,再加上大洋彼岸的对手
尤其是最近又拿出了视频模特Sora,再次震惊了科技圈。 前面有这么强大的竞争对手,如果你跑得慢一点,可能就看不到尾灯了。
第一的
百度是全球各大厂商中最先发布标杆产品的。 去年3月17日,李彦宏主导发布了百度大模文心一言。
目前距发布仅四个月时间。
在过去的四个月里,除了微软享受着投资带来的好处外,无论是百度还是谷歌,全球各大公司都强烈感受到了由此带来的紧迫感。
追逐成为唯一的选择。 百度的文欣怡表示,进展是最快的。
一方面,这得益于百度自身近十年来对AI深耕的积累。 另一方面,也直接关系到李彦宏的个人命运。
据了解,进入2023年之后,百度将全力冲刺大模型产品。 当时,百度CTO王海峰亲自卸任项目指挥,李彦宏本人每晚都与项目组负责人开会。
以及加强内部理解,明确部分议程,甚至不留退路。
一个事实是,《温馨一言》的上映日期公布得很早,而且非常高调,这也意味着李彦宏亲自上线。
当然,成为第一也是有代价的。
直观的反映是,温心一言的发布会并不完美。 比如,没有惊艳的温心一言现场对白场面、发布会上演示的demo等等,这也让李彦宏处于风口浪尖。
但既然我愿意冒这一切,我就不再关心这些了。
俗话说,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对于李彦宏来说,更重要的是,文心一言的产品越早发布,在大量的用户交互数据涌入后,迭代和进化的速度就越快。
公开信息显示,文心大模型于当年7月发布3.5版本,10月发布4.0版本。 2024年1月,问心宣布用户数突破1亿。
温心一言发言人
《温心一言》上映后,李彦宏也成为代言人,积极为大模特风潮造势。
从去年3月《文心一言》发布到现在,李彦宏频频出现在各大公开场合,围绕《文心一言》、围绕大模型、围绕AI原生应用公开发声。
5月,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召开。 李彦宏说:人类最大的危险不是创新带来的不确定性,而是缺乏创新和发明;
6月,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曲阜举行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会。 李彦宏表示,无论从技术趋势还是产业应用来看,大模型绝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技术变革、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重大战略决策。不容错过的机会;
...
11月还有深圳西丽湖论坛。 李彦宏表示,拥抱AI时代需要最高领导人的推动。 同时也提到,我们需要的是100万级的AI原生应用,而不是100个所谓的大模型。
不过,李彦宏的观点并不能为业内所有人所接受。 基于自己作为大厂商的定位和文心一言的通用模式,他不可避免地会与行业内的其他同行,包括企业家发生冲突。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成为了中国销售大型车型的第一人。 2023年百度的一切基本上都会围绕大模型展开。
当然一定是这样。
你为什么这么努力工作?
过去一年,李彦宏和百度面临着业界最关心的两个问题:
首先,为什么不是百度制作的?
百度深耕AI布局十年,一直试图将AI打造成新的增长曲线。 在此期间,吴恩达、陆奇等AI领域的顶尖人物也层出不穷。 李彦宏本人多年来一直在积极宣讲人工智能。 在全球印象中,百度长期以来一直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李彦宏也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人物。
但百度却没有这么做。 更戏剧性的是,可以说正是因为后者的出现,让百度等扎根AI的企业看到了AI在通用领域真正爆发的曙光。
第二,百度的文心一言与百度的差距有多大?
这些问题很尖锐,很难回答,但又不得不回答,而且答案并不令人满意。
比如,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李彦宏只好把谷歌拖下水,说谷歌也没有成功。
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李彦宏的答案是两个月。 此话一出,老冤家王小川很不客气,直言说这句话的李彦宏可能生活在平行宇宙。
当然,李彦宏生活在现实中。 他知道,差距很大。 他也知道,外界对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抱有很高的期望,而当百度未能实现这些期望时,将会带来失望。
但既然落后已经成为事实,我们就只能向前看,并且拼命地向前看。 去年5月的一次内部演讲中,李彦宏提到了之前的争议:
(当时提到的两个月的差距),我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赶上,也许很快,也许永远不会。 这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努力、我们抓住机会的能力、我们执行力的能力。
努力工作是常态。
来源 | AI蓝媒体合集作者 | 叶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