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30例

2024-07-06 -

张东彦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摘要】: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及穴位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结果】:显效14例(46.67%),有效14例(46.67%),无效2例(6.67%),总有效率9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穴位埋线;肥胖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单纯性肥胖是指机体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疾病,而是摄入的热量大于消耗的热量,导致体内及皮下脂肪堆积,体重过重,以肥胖为主要临床症状。可伴有代谢紊乱,其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结石、脂肪代谢紊乱、营养因素等有关。肥胖是指人体内的脂肪超过标准体重的20%,或体质指数(BMI)超过25kg/m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近年来单纯性肥胖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减肥已成为预防保健和美容的热点。针灸减肥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1]。作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信息

研究对象为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针灸门诊6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符合2000年亚太地区单纯性肥胖症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17~38岁,病程9个月~17年,按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

(一)取穴

背部腧穴(脾俞、肝俞、膈俞、肾俞);腹部腧穴(中脘、梁门、天枢、大横、归来);其他腧穴(丰隆、百会、局部阿是穴)。腧穴加减:胃肠热证加合谷、内庭;气滞血瘀证加三阴交、血海;脾虚湿阻证加阴陵泉、带脉;震元虚证加命门、关元。

(2)操作方法

采用直径0.3mm、长度25~75mm的针灸针。患者根据需要选择适当部位,两侧对称选穴。将上述穴位分为两组,采用平补平引法交替针刺。待患者感到酸、重、麻、胀等不适并沿经络放射后,留针30分钟。针刺20次为一疗程。前10次每日一次,后10次隔日一次,每疗程为30天。疗程结束后立即判断疗效。

1.2.2治疗组:穴位埋线治疗。

(一)取穴

单纯性肥胖患者笑话系统功能_肥胖的人性功能障碍_肥胖性功能障碍

与对照组相同。

(2)操作方法

无菌埋线包1个(弯板1个、手术剪1把、镊子1把、布单1张、7号腰穿针2支)、乳胶手术手套1副、3-0号羊肠线1条。打开埋线包,戴上乳胶手套,将羊肠线剪成若干3cm段、若干0.5~2cm段。助手将穴位消毒后,将布单铺在埋线处。患者俯卧,先在背部穴位处进行针刺。用40~65mm腰穿针,斜向下(15~45°皮角)刺入35~60mm。将羊肠线从腰穿针前端插入,再接上针芯。握住腰穿针,将针尖对准穴位后插入。 进针一定深度后局部产生酸胀感,一手握住针管,一手推开针芯,将线体向下埋入穴位下方的脂肪层、肌肉层,拔出针头,按压针孔,用胶布固定。翻身仰卧即可针刺腹部穴位。用65-75mm腰穿针,水平向下刺入穴位,进针60-70mm为宜。四肢穴位针刺方法:用25-40mm毫针,直刺18-30mm,操作方法同上。每月埋线1次,30天后判定疗效。每个疗程1-3次,每次判定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

单纯性肥胖的诊断依据是2000年亚太肥胖诊断标准,体质指数等于体重(公斤)平方除以身高(厘米),体质指数大于等于18.5小于24为正常,大于24为超重,大于28为肥胖。

参照1987年国内第一次肥胖症治疗学术会议讨论制定的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标准。临床表现为痊愈:体重下降在标准体重范围内,相关症状消失;显效:体重下降5公斤以上,相关症状消失;有效:体重下降2-5公斤,相关症状减轻;无效:体重无变化或体重下降不足2公斤,相关症状无减轻。

1.4 统计分析

采用 χ2 检验,P

单纯性肥胖患者笑话系统功能_肥胖的人性功能障碍_肥胖性功能障碍

2. 结果

见表1和表2。

3 讨论

近10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成人及儿童肥胖发病率上升令人担忧。肥胖本身是一种疾病,而且还会引发多种慢性疾病,特别是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脑血管病及各种癌症等,不仅降低生活质量而且使寿命明显缩短,已成为继吸烟、艾滋病之后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流行病学因素。全球19亿肥胖患者(其中6亿人超重)中单纯性肥胖占95%,是肥胖的主要类型。积极治疗和预防肥胖刻不容缓。对于中重度肥胖患者,单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进行干预治疗,减肥速度较慢,容易挫伤患者减肥积极性,达不到治疗效果,因此需要进行减肥治疗。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能降低引起代谢紊乱的脂肪细胞因子(如TNTa、胰岛素抵抗因子、PAI-1等),升高有利于代谢和心血管保护的因子(如脂联素等),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总胆固醇、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血糖,一旦达到理想体重,能防止体重增加,停止治疗后无反弹,临床效果良好。

临床上单纯性肥胖症,治疗以节制饮食,清胃肠热为主。天枢、梁丘疏通阳明经气,调理胃肠,利于吸收排泄;大横属足太阴脾经,能调理胃肠,疏通脏腑之气;内庭清胃火,解饥;古人有“肥人痰湿多”之说。肥胖多因脾失健运,不能疏泄水谷精微,导致痰湿滞留体内所致。因此,治疗肥胖症应从化痰祛瘀入手。丰隆穴能化痰化痰,调理脾胃,促进运化[3]。 中脘、脾俞可以调节脾胃功能亢进,使人饮食适度;天枢为人体天地之枢纽,调节人体水液代谢。本次观察过程中发现,采用穴位埋线法,配合一段时间适度控制饮食,可取得良好效果,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

[1] 余静玲. 针灸与美容塑身[J]. 中国针灸, 2003, 23(4): 247

[2]王传明,唐伟东,赖华明.针灸减肥70例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杂志,2005,36(10):57

[3]米益群.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80例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5,25(2):95-9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