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故事那么多?来看看你可能不知道的一些趣事吧!
又到中秋节了
小青老师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今天小青老师来科普一下中秋节,讲一些不为人知的中秋故事~
谈中秋节
赏月与吃月饼都是必不可少。
嫦娥奔月也是著名的中秋故事之一
但今天我们来谈谈
关于中秋节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小知识
中秋节起源之谜:其实和考试有关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源于春秋时期帝王的祭月活动;二说源于农业生产,民间流传下来的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习俗;第三种可能是隋末唐军裴寂以月圆为念,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发明了月饼作为军饷,成功解决了军粮问题。
中秋节成为一年中的重要节日,与科举考试有着十分微妙的关系。每三年举行一次的秋试恰好在八月举行,人们把考中者称为“月中状元”。每逢中秋,隆重庆祝成为全社会民众的重要习俗,历朝历代都盛行。
中秋节的昵称:数不过来
中秋节的名称来源于中国农历。农历把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此,中秋节又叫“仲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在八月十五日,故称“八月节”、“八月中”;又因满月为“女主角”,故又称“月夕”、“秋节”、“中秋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团圆节”等等。
中秋月饼——以杨贵妃命名
相传张骞出使西域时,诞生了一种以芝麻、核桃为原料,以核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为“胡饼”。
其实月饼在唐代已出现,宋代已有荷叶、金花、芙蓉等品种,诗人苏东坡曾有“小饼如嚼月,馅香酥甜”的诗句赞美月饼。
从此,胡饼改名为月饼。明代,月饼成为中秋节必备食品。《西湖幽兰志语》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中秋,人以月饼相赠,以示团圆。”
中秋节月圆之夜——兔神不是玩具
兔神原是民间崇拜的对象,用泥土捏成,形似坐人,兔神“年年请来,年年送去”。
自清代起,逐渐成为中秋节儿童玩具。民间艺人手中的兔神,多为人身兔首,手执玉杵,甚至有肘部、下颌可动的兔神,俗称“八大嘴”,十分惹人喜爱。(《一代枭雄的郁闷史》)
品尝月饼 - 每个人都分享一个
按照传统习俗,吃月饼时,要把象征满月的月饼按照人数切成块,每人一块。对于不在家的亲戚,父母要小心保管属于自己的那一块月饼,等他们回来品尝,这样一家人才算完整。
突然觉得这么多年一个人吃一个月饼都白吃了(ಥ _ ಥ)
中秋月饼 - 五仁月饼最美味
月饼界曾有过一场大争论:“五仁月饼是否该被踢出月饼界?”
支持者称:五仁月饼里面有红绿丝、油渣、冰糖,感觉像是黑暗料理。
推崇五仁月饼的朋友说,以核桃仁、杏仁仁、橄榄仁、瓜子仁、芝麻仁五种主料做成馅料的月饼,才可以称为“五仁月饼”。正宗的五仁月饼除了这些之外,还内含肉松、火腿等,香而不腻。
所以正宗的五仁月饼是越嚼越香的,那些“傻”五仁月饼根本就不好吃。
说到月饼,就不得不说一下月饼的口味,这就不得不说一下中国人独特的创意了,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款创意独特的月饼吧。
韭菜月饼
吃完饭我眼含热泪,甚至要把牙齿上的叶子都剔下来……
方便面月饼
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每天吃方便面,感觉马上就要实现了。
罐装月饼
自从有了罐装月饼,我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吃月饼了……
黑炭月饼
不知道吃了之后能不能吸收掉身体里的毒素……
金嗓子月饼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喉咙问题了
中秋节:人月团圆
说了这么多
其实,说到中秋节
我最想谈的是团聚问题
无法重来的时光
回到家
在这个中秋佳节
让我们跨越时空的距离
回家和家人共度时光
我希望当你仰望满月时
心里没有任何想法
只有快乐
中秋佳节,人月团圆!
今天就到这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