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为何低头读稿子5分钟? 关于新闻网的 10 个精彩事实.doc
主播为何低头读稿子5分钟? 关于新闻联播的10个酷事 2015-08-2013:50 自友谊网开播以来,央视《新闻联播》低着头看稿件的情况非常罕见,不看镜头更是不可能许久。 但这一幕恰好发生在3月15日,整个过程持续了近5分钟。 而网友们不抱怨而是呼吁专业精神的更是罕见。 到底是怎么回事? 15日播出的新闻中,主播李子萌低头读稿子近5分钟。 这这这……是身体有问题还是提词器出了问题? 真相:在播出之前有一个紧急补充。 原来,《****发出关于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的头条文章在播出前就收到了。 这是一份来自中共中央办公厅的紧急传真。 而且要命的是,这是一篇关于最高领导的紧急草稿(这篇文章是20点28分在新华网发表的,比央视晚了一个多小时!),所以我还没来得及把它输入到提词器中。 在广播圈走红的李子萌当晚交付了剧本。 阅读它并感受它。 (图片来源:网络) 目前,《新闻联播》仍然使用老式提词器,需要主播将剧本放置在摄像头可以照射到的区域,摄像头进行捕捉。 到手稿上的文字并将其投影到摄像机前的提词器上。 一般来说,主播的稿件都是A4大小的,这样更容易竖推稿件。 九字稿这样的提词器用于正常广播的好处是,当提词器宕机时,主播可以继续按照纸质稿中的指示进行操作。 内容播出、朗读,虽然新型电脑提词器更快、更方便,但一旦宕机,主播可能会暂时“无事可播”,造成播出事故。
需要说明的是,央视用的不是这种提词器,而是这个。 由于政治文章的默认标准是零错误,此刻的压力恐怕超出了常人的想象。 然而,李子蒙却稳步实现零失误。 直播过程中,李子萌只抬起了三下头。 其余时间他低着头播音,时不时用笔在稿子上划线。 李子萌握笔的右手微微颤抖,但在近5分钟的直播中没有出现任何错误。 李子萌一边看稿子,一边用笔做了记号。 有网友兴奋地感叹,根本就没看就来看了。 不得不说,楼主的基本功太强了! 揭秘新闻联播的10个事实 近年来,央视新闻联播主播的角色也在不断转变。 因为它在全国的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所以有一些秘密你值得知道。 一、“国民面子”的由来: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新闻联播主播不仅代表央视,更代表国家形象。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昵称新闻网主播为“国家面孔”。 想要从一名普通新闻主播成为“国民面孔”,专业毕业后至少需要花费7年的时间打磨。 以李子萌为例。 2000年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毕业后,直接分配到中央电视台。 先后主持《新闻直播间》、《文化报道》、《国际新闻》等栏目,并成为《新闻联播》主播。 2、“锅嘴”一分钟能说多少个字? 随着人们对新闻节目信息的需求增加,主播的播音速度也越来越快。
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到1960年代,国内新闻播音员的语速为每分钟字数。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它变成了每分钟字数。 20世纪80年代以后,速度又被要求加快,变成了每分钟280字。 如今,《新闻联播》主播的语速已经达到了300字/分钟,基本上已经是在保持风度和风度的前提下的最高极限了。 一分钟读完300字是什么概念? 据说,华先生能以每分钟300字的速度背诵《好声音》中某产品的某些广告。 据统计,新闻网自1978年正式上线以来,“一男一女”的固定匹配方式一直维持至今。 并且常年保持着“男右女左”的状态。 原来,这是视觉习惯的问题:央视标志固定在左上角,所以图中身材稍矮的女主播坐在标志下方,看起来更和谐。 4. 不适合鼻子太大或超级漂亮的人:除了普通话一级、学术背景、清白身家等地球人都知道的因素外,《新闻联播》的采访者” 主播也非常注重外表。 外表和吸引力极其重要。 李瑞英曾透露,选拔时,考官经常要求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面对镜头,观察候选人是否适合节目的播出角度。 至于外表,一定要舒适、有魅力,眼睛一定要明亮。 另外,不适合大鼻子的人和超级漂亮的人,因为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5、绝不是机械稿:基本上新闻播报会在30分钟内完成,但遇到临时添加、突发新闻或提词器故障时,主播必须即兴发挥。 他不仅要当好主播,还要快速搜稿,以免耽误节目组的下班时间和全国人民的黄金节目时间。
某高端新闻网络演播室 6.主播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造型吗? 首先,他们有造型师,而且走的是成熟端庄的风格。 因此,主播的着装风格以简洁、大方、优雅为主。 夏天颜色会浅一些,冬天颜色会深一些。 至于节假日,可以穿得更喜庆一些。 比如女主播过年的时候可能会穿红色唐装。 考虑到视觉上的“新鲜感”,有“国民脸”的人往往不准留胡须、长发(所以女主播短发已经有30多年了),眉毛不能细,不能修饰擅自造型——已故主播罗京曾表示,即使要理发,也要提前跟台长打招呼。 7. 节目结束后主播们都聊了些什么? 三十年来,《新闻联播》的片头会变,但“”永远不会变。 那就是熟悉的“灯光暗下来,字幕升起,两个主播窃窃私语”。 至于当时谈论的内容,网友们有很多有趣的猜测,比如“一会儿我们去哪里吃宵夜?” 不过,从“国民面孔”接受采访时给出的答案来看,其实大多数时候,他们只是感叹“没事,今天没犯错”。 被网友恶搞的图片8、严重失言将“就地处决”:撒贝宁曾透露《今日声明》的标准是错字罚款50元,却被扣高达800元一个月一个月,而央视节目组往往实行连坐制,如果主持人出错,导演也会被扣钱。 在《新闻联播》层面,处罚措施更加严厉。 主持人的言语错误将分为A、B、C、D四类。其中最严重的A类错误被称为“当场死亡法”。 如果发生,则无法撤消。 主持人犯了一个错误,新闻播完第二天就被解雇了。
9、主持人的脸比正常人大:为了使语音发音准确,新闻播音员在播音训练时会在面部关节肌上形成肌肉记忆。 久而久之,他们在镜头里的脸颊就会比普通人大。 。 现在你知道答案了,你们这些酷家伙! 10、您最想知道的是——出现紧急情况怎么办? 突发事件对于各行各业来说都是不可取的,而对于《新闻联播》的主播们来说,这更是一场噩梦。 因为要求极高,所以新主播经常会经历一些尴尬的事情。 《新闻联播》主播郎永春曾表示,第一次播《新闻联播》时就惊出了一身冷汗。 郎永春回忆道:“当天(周日)下午6点57分,之前的剧情梗概进行了调整,编辑拿走了原来的一套稿件,也匆匆拿走了我的头条介绍;6点59分,我正在准备,编辑突然跑进来:“你看,这是你的标题吗?” 我一看,果然是真的,直到播完片尾曲,我才松了口气。哎呀,这个工作不容易!”郎永春说,幸好那天是周日,他们擅长的社会新闻都播出了。 李说,时政新闻的播出如果出了差错,“肯定会崩溃。这样的‘惊心动魄’事件每天都会在《新闻联播》上出现。”修平接受采访时,她很认同“直播”的说法。常常感觉如履薄冰。”在谈到主持的秘诀时,她说,做新闻直播,最怕的就是突发事件,稿件来得晚、急,但最有新闻价值。李修平经常会在两人轮流直播的时候,拿起下一个稿子看一遍,即使他自己不直播,也会快速查出生僻字,并进行注释。
她说,作为一名新闻主播,必须具备三样东西: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说到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就不得不提到已故的罗京。 罗京被指播音30年零失误!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这个行业,突发事件是检验和见证主播专业度的最佳时刻,这也是罗京至今仍被视为典范和榜样的原因。” 据统计,一期《新闻联播》稿件达8000余字,场景近600个。 一年的字数超过300万个,场景近22万个。 然而,《新闻联播》的错误却屈指可数。 数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