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走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罗霄山巍峨苍翠,候鸟在空中飞翔。 (邓艳萍 摄)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张前海、郭建东郴州报道
罗霄山巍峨翠绿,从江清澈流淌。
新时代新征程,湖南省桂东县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大力实施“八大行动”,深入推进“六大行动”。新重大行动”,全面展示“七大行动”。 “新责任”,努力建设“全国平安县、全省生态新城、全区健康山城、全民幸福小镇”,从东方实际出发广西要走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维护粮食安全筑牢生态底线
“九山、半水、半田”是桂东的地形特征。气温低、温差大、负氧离子浓度高是桂东的气候特点。
桂东县严格落实党政粮食安全共同责任,消除荒地建设高标准农田,生产优质产品,创建诚信企业,选优品种,施好肥,树品牌,创三冷——水稻种植示范基地500余亩、200余亩。亩产示范基地8个,专业示范村5个。着力打造“桂东冷水米”区域公共品牌。 7个大米类别绿色食品认证成功列入“湘赣红”授权产品。
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12.51万亩,实现面积产量“双稳”。
桂东县把保护和保护“碧水青山”作为最重要的责任、最大的政绩、最好的民生、最光荣的使命,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六年居全省第一,水环境质量连续三年居全市第二。成功入选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发挥生态优势,放大红色势能
平均海拔900米,森林覆盖率81.97%,平均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4.6万个,年平均气温15.8℃。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桂东成为著名的“天然氧吧”和疗养胜地。
桂东坚持以“氧”为滋养,大力培育避暑胜地“氧”旅游产业和中药材、茶叶、高山蔬菜、冷水米等特色农业产业,推动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第一、第三产业发展。
11月5日,在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展大会上,桂东被授予“中国生态高山中药材之都”、“中国生态高山蔬菜名县”称号。生态高山冷水米系列产品荣获“中国生态原产地标志保护产品”。
桂东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地、红六军征西誓言、红四军普乐活动旧址、邓力群故居、红六军西征纪念馆工农红军在桂东的革命活动……光荣的斗争过程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带领桂东人民英勇奋进。
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为桂东绿色发展赋能,前景光明。
提升品质健康养生旅游,赋能产业发展
康“氧”旅游产业在桂东稳步发展。每年7月至8月,桂东县有近千家民宿、2万多个床位迎接来自湖南、广东、江西的游客。 “两基地”、知青村、万阳山风景区、青峨山风景区、金山芒谷旅游度假区等景区品质不断提升,旅游产品不断丰富,使广大暑假游客乐在怀念“夏天”。
一至三季度,全县共接待游客221.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31亿元。 “桂东,中国凉氧之都”、“桂东山水充氧世界”、“桂东山水舒心肺”的旅游品牌越来越响亮。
早年,桂东采取铁腕行动,淘汰“三高”企业。近年来,华能风电、中核风电、共享储能电站等新能源企业达产达效,大凌风电、普罗风电、牛郎山风电等项目有序推进方式。生态势能不断转化为发展动能。
25万亩中药材熠熠生辉。镇元药业、瑞源药业、广宇农业等一批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医药企业,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26个,面积1000余亩,吸引人口5.84万人。附近就业。
“桂东山竹”、“桂东玉竹”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商标。刘良院士专家工作站中药产业研究基地在桂东成立。桂东县中医药产业、文化旅游和康养创新融合发展蓬勃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效率
桂东县创新“多议、凡事议、事事议”的工作机制,出台了《桂东县主动带动经济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落实了“企业专员”、“科技专员”和“一举多得”等举措,可以降低成本减负,惠企利民,优化营商环境。
1月至9月,桂东县实行无企业日和“两人制”,实行人性化执法,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纾困。决定不予处罚案件2899件,免征金额44.46万元,并减税。费用为2132.92万元。推广971项低压“三零”服务,为用户节省电费165.14万元。
10月,桂东县聘请5名营商环境“体验官”按照《郴州市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的若干规定(试行)》等文件在“四不两直”体验服务办法流程和涉企审批服务等,发现和反映涉企服务中存在的难点和堵点问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效率。
谁也辜负了青山,青山也一定辜负了人民。追求绿色的桂东人民,一定会向世界展现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风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