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莲》:这是一个关于弱点的故事
01
今天看了冯小刚的新片《我不是潘金莲》。
进影院之前我以为这是一部喜剧,后来才知道这是一部纪录片。
剧情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老上访者李雪莲在离婚纠纷官司败诉后坚持上访十年的故事。
与以往《秋菊打官司》同题材电影不同的是,在这起案件中,李雪莲不讲道理。
她和前夫约定假离婚,到民政局拿到了真正的离婚证,然后去法院起诉前夫悔罪。无论她走到哪里,这件事都被忽视了。
就连坐在我旁边那个一直嗑着瓜子、喝着可乐、不爱交际的少妇,脱掉鞋子,把脚放在前座靠背上,和男朋友不停地讨论着剧情,也同意这个基本观点。事实。范冰冰第一次上场时,就大声评论道:“这个女人一点理智都没有,她疯了!”
不仅是李雪莲,剧中大部分人物的言行从常理来看都不正常。
但为什么我感觉一切都是那么正常,那么合理,那么真实,又像纪录片一样熟悉?
02
乍一看,这是一个关于立场的故事。
妻子看完电影后评价:“这部电影是关于人与人之间是否能够换位思考、相互理解的!”
我听了这话,心里大大地松了口气。
好吧,值得注意的是,你跟随我很多年了,能从一个女人的嘴里说出“设身处地”这四个字,确实很不容易。而且,从一般观众的角度来看,这个角度也不错。
片中插入的京剧《三岔口》中,两个武术生在黑暗中打斗。这不是比喻人心分离,谁也分不清对方是谁吗?
前夫无法理解李雪莲:你还好意思指责我吗?你跟我结婚的时候都不是处女,我凭什么不能跟你离婚?
院长无法理解李雪莲: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十几年了还不停?
县长无法理解院长:你怎么敢说你的案子没有错判?李雪莲为何上访?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骚动呢?你给县里惹了这么大的麻烦。如果你不承担责任,谁来承担责任?你还想当院长吗?
首长不明白省长:为什么你的工作方法就不能细一点?为什么我们不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态度呢?为什么不能把群众路线贯彻得更彻底呢?为什么我们不能设身处地为常人着想呢?
市长不解县长:这么点小事你怎么办不了?为什么不知道如何处理“小”与“大”的关系?为什么我们不懂得“以小失大”、“千里堤崩蚁巢”的道理呢?
同样,李雪莲也无法理解各级官员:为什么我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委屈,你们却没有人能帮我?为什么当我说要投诉时,你们却这么极力阻止?当我说我不想投诉时,你为什么不相信我?
这个因人而异的职位,让李雪莲同时拥有了三种身份:在各级官员眼中,她是新手;在各级官员眼中,她是一个新手;在各级官员眼中,她是一个新人;在各级官员眼中,她是一个新人;在各级官员眼中,她是一个新人;在各级官员眼中,她是一个新人;在各级官员眼中,她是一个新人;在各级官员眼中,她是一个新人;在各级官员眼中,她是一个新人。在前夫眼中,她是潘金莲;在李雪莲眼里,她就是窦娥。
所以,李雪莲觉得你们都是坏人和禽兽。
于是,李雪莲给杀猪人列了一张“杀名单”,说他们都是贪污、枉法、为官的人。
当她拿着上访材料倒在雨中的时候,当她举着写着“冤”字的大牌跪下来堵住县长的车的时候,当她一脸坚定地宣读包括市长、县长、法院在内的总统,还有杀人名单制定的时候,包括办案的法官,如果我只是一个旁观者,看着人们吃瓜、买菜、喝水、打酱油,我一定会觉得她冤枉了。受到惩罚,所有官僚都该死。
啊,这熟悉的场景真是令人痛苦。当剧场里爆发出阵阵笑声时,我突然发现我笑不出来了。
03
然而,“无法理解对方”并不是驱使这个故事在“冤屈”路上继续走下去的唯一原因。
应该看到,从古至今,从山野到寺庙,理解困难和立场之争一直存在。
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场景下,这种相互的不理解或许不会像剧中那样“芝麻变西瓜”、“蚂蚁变大象”那么强烈。
比如说,如果一个家庭发生了类似的事件,或许长辈们会召集各方,本着家庭和睦的理念,开诚布公地发声,要么冰释前嫌,要么永远远离。 ,最终就会有一个结果。 ;
如果是发生在武侠世界里,那么仇敌都会各自邀请好玩家,约好时间地点,不同意就靠拳脚说话。武林中的孩子,将与剑一起变老,血染的衣袍将被化解。
如果发生在一个法制思想、法制方法深入人心的社会,无论当事人同意与否,法院的判决总是会被接受的,上访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如果这事发生在朝鲜...
那么朝鲜应该没有上访户吧。 20世纪80年代,我们没有听说有人上访,对吗?
总之,从这一点来看,李雪莲的故事逐渐从一件小事演变成了一件大事。即使法院院长、县长、市长、省长、首席部长都极力为她解决问题,最终也没有能解决好,反而变得更加严重。事情变得越来越糟,最后前夫的意外去世成为了整个关系不复存在的原因。这不应该只是因为隔阂造成的。
那么,症结何在?
自从李雪莲上法庭打官司以来,我觉得这个故事和体制有关。
也正是因为它与体制有关,而且大部分人物都是体制内的典型面孔,有着体制内人无法摆脱的弱点,所以这个故事才如此真实、自然、合乎逻辑、荒诞。 。
弱点,这是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共鸣。
04
不得不对大鹏饰演的王公道这个角色竖起大拇指。
我严重怀疑刘震云是法院卧底,否则他怎么可能塑造出如此逼真的基层法院院长形象。
很多人认为法院院长太老了。即使在基层,他也依然是土豪。
但你看王公道,身为一个县法院院长,自始至终都没有官架子,更没有官威。
大鹏用一生诠释的只是“努力”二字。
他虽然是县司法机关的一把手,却经常拎着猪腿去老访民家认大表弟,面暖心冷屁股。
明明宪法规定一府两院关系平等,可当县长指着他的鼻子骂他的时候,他却吓得不敢还口。
虽然没有错案,但他也得主动向领导承认自己没有做好工作,没有大局意识。他还带队到北京接受采访。
整部电影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这件事确实不是法院的责任。
这与逮捕人或法庭无关。
我不知道这件事。与法庭无关。
……
县令郑忠怒骂他:“没有你十几年前的错误判决,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他只敢低声嘀咕:“那是因为你十几年前就判对了案子。”畏缩,让人同情,让人叹息,让人在因故不敢大声说话时感到心疼。
为什么他就不能强硬一点呢?你为什么不能站直身子,对县令说:“我法院判案没有错,为什么要叫我去抓人呢?”
你为什么不能告诉市长:“上访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你有什么理由阻止人们去北京?”
你为什么不能对李雪莲说:“我们的案子已经结束了,事情也结束了,如果你还不满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主张你的权利?”
我们都觉得他说的话有足够的理由。
作为一名法庭工作人员,我什至希望他能理直气壮地说出这些话。但我们都知道,这些话他是不可能说出来的。
因为其他人都是体制内的。系统给了他舞台,也给了他弱点。就像金钟的命门,铁布衫的致命弱点一样,这个弱点是体制内大多数人无法违背的宿命。
05
这个弱点到底是什么?或许没有人能够三言两语解释清楚。
在张译饰演的法院院长贾崇明看来,这个弱点是“权力”、“组织关心”、“我也想进步”;
在于和伟饰演的县长郑忠看来,这个弱点就是“责任”、“不要再添麻烦”、“你让我怎么向马市长解释”;
在大鹏饰演的院长王公道看来,这个弱点就是一顶“帽子”、“保不住位置”、“我还想当院长”。
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定义的话,这个弱点其实就是游戏规则,系统特有的成人游戏规则,写在纸上和纸背上,以权力和责任为骰子。和薯条。
这个游戏有大大小小的赌注,但每个人都乐于认真地玩,甚至赌上自己的全部财产。
而且,大多数玩这个游戏的人都是聪明人。
我很早以前就做过一个未经证实的判断:中国80%以上的人才(或人才)都在体制内。这些人如果放在社会上,放在舞台上,放在希望的田野里,一定能成就一番山海大业。
然而,全身心投入系统并最终爬到金字塔顶的人却很少。大多数都逐渐失去棱角,逐渐变得不为众人所见,甚至变得令人厌恶。
为什么?因为我有一个弱点。失去了,还能继续前进;如果你控制它,你的肘部和腋窝就会消失。
正是因为这个弱点,基层法院院长王公道正确处理了案件,不仅让人感到一丝敬意,更让人心生怜悯,哀悼他的不幸,激怒他。
正因为这个弱点,面对大家都知道连理都没有的失败者李雪莲,领导怕她上访,怕她进京,怕出事,上级被降职。
只要李雪莲说要投诉,那些大佬们似乎就被拉住了。所以,法院院长要求婚,县长要索要签名,市长要上门喝牛杂汤,谈理想、谈人生、谈动物。
正因为这个弱点,每当马文斌这个有思想的市长发表豪言壮语时,从秘书长到县长再到法院院长,大家都急忙点头,表示自己又在检讨自己了。他虔诚的脸上写满了“领导说的是实话”。 ”。
正因为这个弱点,自从首长拍桌子之后,从市长到县长再到法院院长,所有的干部,无论对错,都必须被撤职。
虽然巡抚皱着眉头,吞吞吐吐,看似做出“处罚所有与李雪莲此事有关的官员”的决定是极其困难的,但事实上这并不奇怪。牺牲士兵来拯救汽车是规则的一部分。
正因为这个弱点,当马文斌市长发现自己没有能力处理李雪莲的信访时,他可以温柔而熟练地对下属说:“这件事你们一定要处理好”。并运用一些神秘的辩证法。最后,他暗暗机智地警告道:“一定要万无一失,失败一次,就安全了。”
06
我在初审法庭度过了几年。
电影里的所有场景我都很熟悉,有些场景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熟悉。
我去访民家拜访,被人依次叫“叔叔”、“阿姨”,让贝儿亲切起来。
我和老人下棋,和孩子们玩弹弓,还有一位自称擅长“扒砂”的阿姨在我做调解工作时技术娴熟。我什至奉献出自己的身体来为她修炼。
我被人指着鼻子骂过,被网络编辑诽谤过,被擀面杖打过头,被过利爪抓伤过手臂。我为上访困难户申请了救助资金,也努力让老上访户签了不来京保证书。
当当事人无法安抚、“案子结了,胜败双方都接受”时,领导曾郑重警告他们“不注意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做群众工作”,“我们没有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当事人解决问题”...
然后我又从一位更大的领导者口中听到了同样的话。曾经训斥过我的领导,被训斥的时候也和我一样尴尬。这就像一场大鱼吃小鱼的游戏。
这部像纪录片一样真实的影片,一直在讲述一个我熟悉的故事。里面的每一个人物在我的生活中似乎都有原型,尤其是王公道、贾聪明、史伟民、马文斌等体制内的人。
我不恨他们。他们聪明、聪明、足智多谋。与李雪莲、赵大头等村里男女相比,他们更加聪明。
我只是觉得他们失去了所有的锋芒,消失在人群中,有时甚至有点令人厌恶。于是我点点头,摸了摸手掌,会意地笑了笑。
但在故事的最后,冯小刚的旁白说道:
“李雪莲的故事至今还流传着,大家都当着笑话讲,后来还当着李雪莲的面讲过。李雪莲也跟着大家一起笑,仿佛那不是她,而是另一个人的故事。”
我和剧院里的人们一起笑。看来这个故事不是关于我的,而是关于另一个人的。
作者简介:桂公子,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作家。出版长篇小说《永不妥协》、散文集《不写判断时写什么》、荣获2014年中国科幻银河奖、全球华人科幻星云奖的短篇科幻小说《金陵十二区》 。公众号:桂公子( )
推荐李笑来老师的专栏《财务自由之路》。付费订阅人数超过9.2万人,比《李想的商业内参》还多。我第一次读他的文章是《放弃无效的社交网络》(又名《网络的逻辑》),特别喜欢他的书《斯坦福大学创业成长课程》。他的经历堪称传奇,新东方名师、天使投资人,新生大学和学学学创始人曼,因为一本销量百万册的托福书实现财务自由,后来成为比特币首富。快来订阅他的专栏,一起实现财务自由和精神自由。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