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中国足球?
昨晚,作为本届赛事的东道主,中国队在主场被威尔士队以6球大胜。可谓奇耻大辱。比比分更让人沮丧的是比赛的进程。
纵观整场比赛,中国队在注意力、技战术、身体、速度、力量、协调等方面都处于劣势,给翘首以待的全国球迷呈现了极其糟糕的表现。
赛前,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贝尔和威尔士队的态度产生了怀疑,并对这一商业赛事的含金量提出了批评。但他在场上的表现却给了这些声音颇为讽刺的回应。贝尔首发出场62分钟,尽职尽责,上演帽子戏法,加冕威尔士历史最佳射手,并提供精彩助攻。吉格斯首次担任国家队主教练。威尔士队带领威尔士队砍瓜切菜,不流血地拿下比赛。相反,主场作战的中国队则表现出胆怯、颤抖、难以理解的表现。整场比赛都让人难以理解。
随着比赛的进行,中国球迷在社交网络上充满悲痛,有关国足的新笑话也层出不穷。
但抛开这场比赛的策略、人员、态度等,你是否有一种双方真的在参加同一项运动的错觉?
为什么我们中国队,无论面对世界最强队,还是面对鱼腩队,个人技术都那么生疏,彼此配合尴尬、磕磕绊绊,比赛总是会变得结巴甚至是卡顿碎片化,以流畅为特点的足球在中国却成了另一番景象。看起来是那么的揪心,这项运动也不再美丽了。
我不想对国足太严厉。不管他们是否真的百分百尽力,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足球目前的水平与想要达到的目标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场比赛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赤裸裸地暴露了这个事实。对于那些沉浸在中国足球市场虚假繁荣幻想中的人来说,是一记耳光。
虚假繁荣的中国足球市场
近年来,由于大量资本的介入和引进多名超级外援,中国足球在亚洲职业足球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国内赛事的看点越来越多,足球市场也逐渐热闹起来。这些都对中国足球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在这些表象之下,仍然存在俱乐部服务意识淡薄、足球文化建设滞后、俱乐部梯队建设进展缓慢等诸多制约足球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在低级别比赛中,各方面操作不专业的现象屡见不鲜。
仅靠黄金和人民币支撑,职业足球很难长期维持。没有加快足球青训体系建设、培育国家足球文化,就没有强大的造血功能和肥沃的足球土壤。大牌教练和球员也只能无能为力。名人只是让我们获得更多的知识。
除了职业足球层面的虚假繁荣之外,近年来校园足球因政策支持而异军突起,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2万所足球专门学校,网络上时不时可以看到各种稀奇古怪的足球练习。这太荒谬了。
足球风格
几十年来,中国足球并没有不谦虚。我们几乎学过世界各地各种足球学校,从匈牙利、前苏联到德国、巴西、前南斯拉夫、西班牙,现在的意大利,但始终没有建立起适合自己的足球风格。我自己的足球风格,更不用说毅力了。中国足球一直在左右摇摆,不断否定自己,然后又被推向重建,循环往复。这么多年过去了,曾经让人扼腕叹息的中国男足,变得更加绝望。那些过去看似不怎么出彩的表现,却成为了球迷津津乐道自慰的“光辉历史”。真是充满了黑色幽默。每次想到这里我就忍不住笑。
外界的耐心
一个国家的足球想要真正发展起来有很多困难。球迷、媒体等舆论需要为足球运动员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他们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问题得到解决,陪伴中国足球成长。但我们来问一下中国足球。修炼者真的够努力吗?更何况比我们强的对手比我们还努力,这就更让人沮丧了。
中国足球的未来
球迷们经常会问中国足球与世界的差距有多大,但这个问题目前来看毫无意义,因为中国足球需要先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才能追溯这个问题的答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