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那些能把日子过成段子的App
1月3日,章泽天,人称奶茶妹妹,突然清空了自己的微博,与此同时,她的男友刘强东也删去了他于2014年4月所发的微博,其中提到“小天是我见过最单纯善良的人……只求以后可以正常牵手而行……”,这一举动迅速引发了公众的广泛猜测。紧接着,各种相关段子如同雨后春笋般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
“你创业的男朋友经营怎么样啊?”
“不知道什么时候盈利。”
年纪已经这么大了,公司却还在亏损,看来你和他是不会有好结果的。顺便问一下,他所在的公司名字是什么来着?
“京东。”
“那你还出来干啥?安心做总裁夫人好啦。”
“人家也是有梦想的嘛,《最强大脑》找我啦。”
奶茶妹妹与强东大叔的恋情一直被疑为炒作,即便是2015年初的所谓分手事件,也成为了小天参加节目的话题。而段子手们则在轻松愉快的交谈中将这一财经娱乐新闻以精炼的方式传播了出去。
如今,浏览帖子、刷微博的人们往往是为了评论而来,众多年轻人上网也多半是为了寻找段子,面对如此沉重的生存压力,何不欣赏那些简短有力的段子呢?它们不仅能让你掌握最新的社会动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还能让你会心一笑,缓解压力,同时还能作为闲聊时的谈资。
这促使了我国特有的段子经济形成——与国外以图片为主的搞笑网站或App不同,国内由于网络速度和流量费用限制,丰富的中文表达足以在短短几十字中精准地触动人心;那些不能成为新闻的事件,内涵丰富的段子却能广为流传。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以及中国网民持续在线的习惯,与段子相关的App应运而生。这些“段子通讯社”也是潮流文化的带领者。
段子不仅具有吸引眼球的能力,还具备吸引金钱的潜力。但与国外的同类应用相似,国内的段子应用同样正处在投入大量资金的阶段,谈论盈利还为时尚早。此外,段子应用目前的主要盈利途径依赖于广告和游戏等互联网行业传统商业模式,这也使得该行业的发展前景显得相当不明朗。
把快乐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
2014年10月30日,糗事百科对外公布,成功吸引了创新工场的500万美元A轮投资。这一消息无疑为我国段子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你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吗?不妨说出来,让大家轻松一下。这句广为流传的网络用语,见证了糗事百科自2005年诞生以来,成为中国历史最久远、用户量最大的搞笑内容分享平台。起初,糗事百科仅是一个秉持UGC(用户自主生成内容)理念的网站,允许网友们自由投稿、参与投票、发表评论、审核内容,并与其他网友进行交流互动。
王坚创始人认为,每个人在人生中都有过出糗的经历,也都或多或少的遭遇过不幸,关键在于,普通大众往往乐于观看他人的热闹。相较于评书、相声等传统娱乐方式,观察他人的尴尬瞬间或许能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休闲方式。这种十年前的构想,如今已演变成为中国互联网段子产业的一个雏形。艺术本源于日常,众多早期的滑稽段子均源自真实生活,并且这些内容在网友眼中显得非常贴近生活。
本山大叔在小品中曾言:“我这辈子全靠这个笑话度日。”在糗事百科的用户群体中,甚至有白血病患者在病房中观看段子以减轻病痛。这一现象让王坚意识到了段子的价值所在,因此糗事百科于2011年正式开始了商业化运作。在此之前,糗事百科仅是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尝试,众多主创人员都是兼职身份,例如王坚自2005年起就在腾讯担任工作。当时的网站能够实现自我维持——它依赖网民上传的内容和他们的关注来吸引访客流量,进而通过网站上的广告赚取收益。
2011年标志着我国段子经济历程的重要转折点。2009年诞生的新浪微博,经过两年的发展已达到巅峰,与此同时,新兴的微信正处在迅猛发展的阶段。在网站时代,以“流量为王”为主导,而微博微信时代则转变为“粉丝为王”,优质的段子成为了吸引粉丝的关键。
依据2011年新浪微博的数据统计,那些粉丝众多的小众账号,绝大多数属于以下几类:诸如心灵鸡汤的精选名言、星座运势分析、时尚美容的街头摄影以及幽默趣事。在新浪草根微博的前十名中,有三分之一的位置被发布搞笑信息的微博占据。究其受欢迎的原因,这类信息之所以广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们在短期内更具市场吸引力。
糗事百科虽然是在2012年才推出了自己的App,然而得益于长期以来的粉丝支持,它已经拥有了2000万的注册用户,同时在微信、QQ空间、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吸引了3000万的粉丝关注。糗事百科以文字内容为主,无需消耗大量流量,因此在移动端的用户数量正以PC端成百倍的速度迅猛增长。王坚指出,在成功获得创新工场提供的500万美元A轮融资之后,公司将更加注重其社交特性的发展。同时,本轮所获得的资金将主要被投入到团队规模的扩大、技术的提升以及市场的广泛推广等关键领域。
关于商业运作模式和盈利前景,王坚并未进行详细说明。这或许是因为该App的盈利途径与传统网站有所区别,而且在中国大陆能够实现盈利的App极为罕见。
“萌”生意
2011年,微信崭露头角,吸引了众多段子手纷纷转向移动平台。因此,同一年,“百思不得姐”这款段子应用也同步推出了PC端和移动端服务。季斌,作为百思不得姐的创始人,他的毕业时间比糗事百科的王坚提前了三年踏入社会。在这之后的十几年里,他不仅绘制过漫画,还担任过程序员,与南方的多家报业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且在服装行业也有所涉猎。最终,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他决定创立一款融合了“搞笑、可爱、动漫、幽默”等多种元素的App。
百思不得姐近期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透露,公司已经成功筹集了6000万元人民币的B轮投资,然而她并未愿意分享更多具体信息。据相关消息,该App自成立以来已有超过6000万用户注册,月均活跃用户数约为1500万,用户年龄跨度广泛,涵盖15至40岁,其中90后用户占据多数。
梅花天使创投的创始人吴世春曾在去年对外透露,他对段子App持有谨慎的投资观:“我观察过糗事百科、内涵段子、百思不得姐等项目,它们的日活跃用户数量极为庞大。然而,只有当用户数量达到一个相当规模时,其价值才会显著提升。这类产品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版权问题也较为模糊。因此,在投资方面,风险投资公司会显得更为谨慎。相比之下,国外的版权意识较强,甚至段子这样的内容也有版权保护的概念。自然,此类商品具有良好的商业前景,其盈利途径主要依赖于广告销售以及与游戏平台的合作运营。
百思不得姐的盈利途径主要依靠广告和游戏。然而,与其他同类应用相比,百思不得姐的用户群体与游戏玩家之间存在较高的重叠度。即便在未获得融资的情况下,它已经实现了微薄的盈利。这种现象在国内内容平台中实属罕见。
关于段子版权的争议,百思不得姐持这样的观点:“网站能够进行内容的复制,内容同样可以被抄袭,但关键在于,一个社区的文化是无法被复制或更改的。”百思不得姐目前采用的是UGC(用户生成内容)模式,其中20%的用户负责创作内容,而剩下的80%则主要负责内容的消费。
段子手的春天
为了吸引众多段子手加入,百思不得姐计划实施广告收益共享机制。若某位创作者的作品受欢迎,拥趸众多,那么其个人页面上的广告点击量将相应增加,从而使得创作者有机会分得相应的广告收益。
段子手们可在微博、微信等更广阔的平台上大显身手,尤其是当互联网巨头们乐意“一掷千金”以求娱乐时,段子应用程序又该如何维持自身的生存呢?对于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姐似乎显得信心满满:“如今,作者们将轻松的漫画、有趣的视频发布在百思不得姐上,众多用户纷纷前来寻找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并积极参与讨论与分享。这样的氛围,从目前来看,微博和微信是无法营造出来的。”微博内容繁杂,使得你难以集中精力进行内容阅读和交流,充斥着大量干扰信息;相较之下,微信的核心功能在于沟通。
需求旺盛之下,段子手变得炙手可热。据《重庆商报》披露,众多企业纷纷招募段子手以助广告宣传,期望他们能够管理官方微博、微信账号,创作富有创意的广告文案。他们不仅要能写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一句话标题,还需精通140字文案的撰写,更需具备撰写长篇文章的能力。此外,报酬水平取决于作品质量,一般段子价格在50元左右,极具创意的段子甚至能卖到2000元一条。目前的行情是薪资普遍按月结算,通常三四千保底。
业内知名的搞笑达人,他们与著名的广告机构携手合作,同时拥有稳定的社交网络,一条幽默的段子甚至能带来五位数的收益。在2013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最赚钱的SOHO人物Top10》排行榜上,知名搞笑达人“留几手”位居榜首。据微博领域内人士透露,目前“留几手”的营销微博每条起价高达1.5万元,其月均收入更是轻松突破几十万元。
在北京,竟然出现了名为《教你如何写笑话段子》的短期培训课程,授课时长仅为两天。课程涵盖了《笑话段子原理》和《笑话写作方法》等内容。学员需通过写作技能的再提升和考试,而该培训的费用为2500元,针对每位参与者。
内涵和漫画齐飞
近两年来,内涵段子与搞笑漫画成为了段子类应用程序的重要力量。尽管前者包含了一些涉及情色与冷幽默的内容,然而网友们对其中的新闻元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比如,2014年推出的“监狱风云”与“射雕英雄传”结合版,让几位名流以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的角色依次坐下,而未能露面的中神通则成为了众人津津乐道的笑料。
2012年,法国创设了一个名为Le的网站,其名称源自《费加罗报》中“le”一词的字母顺序重组。该网站以诙谐的笔调创作虚假及搞笑新闻,并拥有相应的App,深受法国年轻一代的喜爱。网站上的“新闻”内容新颖且趣味十足,同时亦不时对时事进行讽刺。2014年伊始,法国媒体揭露了奥朗德总统佩戴摩托车头盔与女演员朱莉·葛耶秘密会面的消息。随后,Le 发表了一篇“补刀之作”——讲述葛耶为躲避狗仔队,匆忙上楼寻找那位“头盔男”,却意外发现他只是个送外卖披萨的。翌日清晨,这位外卖小哥在女神床边拍下自拍照,并附言道:“这是我收到的最棒的小费!”
鉴于各种因素,国内创作的段子若触及政治经济新闻领域,往往显得较为敏感。目前,这类段子主要活跃在娱乐领域。同时,不少经纪公司乐于选用富有深意的段子,以助某位明星或某部影片的宣传,促使网友在分享段子的过程中,无形中为作品做了免费推广。
搞笑漫画解决了照片占用大量流量的缺陷,同时比纯文字内容更具直观感受。例如,“暴走漫画”和“快看漫画”这类网络流行漫画,以夸张的头像展现人物情绪,允许没有美术基础的普通网民创作和发布。对此,人们常说:“现在谁都能宣称自己是漫画家。”画技的高低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人物吐槽是否到位。《十万个冷笑话》在视频网站上广受欢迎,堪称此类作品的佼佼者。然而,那些仅专注于漫画内容的App,它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究竟能有多少能够持续存续下去呢?
不容忽视的是,无论是内涵段子还是幽默漫画的应用,它们主要只能通过向企业收取植入式广告费用和品牌合作费来盈利,而这种盈利模式本质上还是粉丝经济的体现。这类聚合型应用的用户数量和传播影响力,或许无法与广泛的社交平台相媲美。那么,若被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收购,这能否视为段子类应用的出路呢?(记者|金姬)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