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评:自诩的民主灯塔,正沦为全世界的笑话?

2025-07-18 -

这场电视辩论中,双方啼笑皆非的言辞、党派间不择手段的斗争、选民之间激烈火爆的对峙……这一连串“马拉松”式的大选,不仅让向来自诩为“民主灯塔”的美国蒙羞,也让世人对于所谓的“美式民主”有了全新的认识。

实际上,这样的紧张对峙、你争我斗的景象,在美国已经持续了整整4年。从国会两党之间的激烈斗争导致联邦政府陷入瘫痪,到众议院议长、民主党成员佩洛西公开拆解总统特朗普的国情咨文,再到众议院司法委员会表决通过弹劾总统的决议……两党间的相互指责和斗争从未间断,此次大选不过是又一波高潮。

在这场看似民主实则权力至上、无所顾忌的“角逐”中,美国政客们仅仅把选民当作了实现个人目的的道具,对他们进行表面上的迎合,却从未真正视他们为国家的主人。

人类社会普遍认同生命最为宝贵。然而,一些自称捍卫“人权”的美国政治人物,却屡次对民众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置若罔闻,使得民众沦为政治角力的牺牲者。疫情爆发初期,部分政治人物未能及时重视疫情预警,错失了防控的最佳时机,反而将疫情政治化,试图将责任推卸他人;随着疫情稍有缓解,他们又置科学建议和防护措施于不顾,将选举政治和资本利益置于首位,将个人和党派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导致美国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数量位居全球首位,其中经济条件较差和少数族裔群体占比较高,许多老年人和儿童也未能幸免于难。

疫情对经济和就业造成了巨大打击。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大选展开了角逐。对于疫情防控与经济就业哪个应优先考虑,这原本不是个问题,但美国民众对此却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美联社对13.3万名民众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支持拜登的选民中,有60%的人将疫情视为首要问题;而在支持特朗普的选民群体中,超过半数的人更看重经济与就业问题,这一现象凸显了民意的深刻分歧。

在这场混乱的背后,凸显出美国政治领域愈发严重的极化现象。在医疗改革、移民政策、福利制度改革等议题上,共和党和民主党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彼此之间相互牵制,冲突不断,导致治理陷入僵局,频繁出现。两党间的关系已从意识形态的极端分化演变成为全方位的冲突,思维上的理性差异已转变为情感上的坚决对立,反对的态度仅限于党派归属,反对的依据仅仅是因为“异己”,双方都倾向于相互对立,拒绝妥协,这种趋势使得政治环境中的“去道德化”氛围愈发浓重,同时也助长了民粹主义的蔓延。

随着选举活动的政治极化现象日益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不信任情绪:选民对政府缺乏信任,民众对精英阶层也抱有疑虑,而竞选对手之间更是缺乏基本的相互信任……在这种氛围下,选举不但未能弥合社会的分歧,反而加剧了原有的社会裂痕。在本年度的选举中,以往对投票事宜不甚关注的“投票冷感群体”纷纷踏入投票站,他们渴望“融入解决问题的行列”,然而,他们的投票行为却意外地加剧了社会分歧。

近期,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发出警示,指出美国的民主体系正面临空前的挑战。尽管2020年的美国大选过程或许崎岖多变,但大选终将落幕。然而,美国民主所面临的困境以及社会的分裂现象并不会随之消失。(央视网评论员)

(编辑 张慧彬)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