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背后隐藏的趣事,竟是一则让人忍俊不禁的笑话?
在明代中叶,有一位声名远扬、名震四海的画家,名叫唐伯虎。他的绘画技艺堪称一绝,无论是描绘山水、人物还是花鸟,一经他挥毫泼墨,便无不栩栩如生,形神兼备。
唐伯虎拥有一位妹妹,遗憾的是,她嫁为人妇不久,却不幸与丈夫一同患上重病,最终不幸离世,只留下了一个年幼的儿子,他只能与奶奶相依为命。
转眼间,一年即将过去,唐伯虎的外甥即将迎来大喜之日,他心中暗自思忖,一定要请舅舅唐伯虎为他绘制一幅中堂画,这样挂在家中定能增添不少光彩。
这不,外甥提前了半个月,就迅速地来到了舅舅唐伯虎的家中,一进门就满脸笑容地说:“舅舅啊,我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您能否为我绘制一幅中堂画呢?我想将它挂在屋里,炫耀一番。”
唐伯虎听闻此言,目光扫过外甥,叮嘱道:“你啊,回家后只需专心致志为我研磨墨汁,切记不可中途懈怠。我需外出处理一些事务。待墨汁研磨完毕,我作画方能得心应手。”
外甥一听这话,便欣然同意,决定就这么办。一回到家,他便径直奔向书房,开始研磨墨水。研磨的过程极其艰辛,他焦急地等待着舅舅的归来,却始终不见舅舅的身影,于是他坚持不懈地研磨,直至双手酸痛得几乎无法辨认,如此持续了整整七天七夜。终于,唐伯虎慢悠悠地回来了。
唐伯虎步入书房,目光落在外甥研磨的墨汁上,微微颔首,随即轻轻挥了挥手,说道:“嗯,墨汁研磨得已经足够了,你先去休息一下,别太累了。”
外甥听后,嗯,随即离开了,去到了休息的地方。大约过了十五分钟,外甥再次回到书房。咦!唐伯虎已经把画完成了,就放在那里。
外甥走过去仔细端详,顿时目瞪口呆,瞳孔放大,惊叹道:“舅舅,这画的是何物?看上去既不像一幅画,字体也不像文字,简直就像一个巨型胡萝卜!”
唐伯虎微微一笑,并未开口。外甥内心颇感不快,心想:“唉,苦苦等了七天,结果却只等来这等东西,罢了罢了,还是带回家吧,毕竟这是舅舅亲手绘制的。”
一回到家,外甥便迫不及待地将画作展示给奶奶瞧。奶奶戴上老花镜,瞥了一眼,顿时怒火中烧,大声质问:“你这舅舅竟只给你画了这么个玩意儿?这哪能算作画呢?分明就是随意将墨水泼在纸上!这分明是在欺骗人!”
外甥哭得眼泪几乎要流出来了,他哽咽着说:“奶奶,我为了磨墨,整整连续磨了七天七夜,手都磨出了好几个大水泡,现在仍旧痛得让人难以忍受!”
老太太怒气冲冲,冷哼一声,开口道:“既然你舅舅如此轻视我们,我们也不屑于要他那幅画,索性就把它挂在客厅门后,眼不见为净!”
外甥觉得这幅画挂在客厅里实在太过尴尬,便说道:“奶奶,您说得没错,还是挂到门后去吧,等舅舅回来,看他会不会觉得难为情!”
老太太接着说:“待你舅舅抵达此处,目睹我们悬挂于门后的那幅中堂画作,他恐怕难以再面对他人。”
这幅画就这样被挂了起来。夜幕降临,全家人正围坐一起品茗,忽然,整个客厅瞬间变得明亮起来,仿佛点亮了一串明亮的灯泡。
外甥猛地一惊,误以为堂屋发生了火灾,于是大声呼喊:“不好了,着火了!” 立刻拔腿向屋内冲去。进入屋内一看,才发现是唐伯虎所绘的那幅画作正在闪烁光芒。
借着明亮的灯光仔细观察,哎呀,这哪里是胡萝卜呢,分明是一支栩栩如生的蜡烛,那跳跃的火苗仿佛真的在燃烧一般。
外甥惊讶得几乎下巴脱臼,不由得赞叹道:“哇,这居然是一幅珍贵的宝画啊!舅舅真是了得!”
老妇人瞪大了眸子,猛地一拍自己的大腿,感慨道:“哎呀,我真是眼力不济,差点误会了你舅舅。快点儿,把这幅画恭恭敬敬地摆放在客厅中央,可千万不能轻慢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