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号称非卖品的UC,为何最终会选择阿里?

2025-08-07 -

实际上,前天圈内便流传着一些风声,暗示今天UC将迎来重大事件。再联想到一个多月前,俞永福在GMIC大会上留下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悬念,提到将有一个重要决定与众人分享。起初,我以为UC即将宣布独立上市的消息,毕竟当时正处于窗口期,而且众多互联网公司都在排队等待上市。谁曾料想,UC公司正式宣布,其将全面并入阿里巴巴大家庭,并作为集团旗下的一个独立单元——UC移动事业群。

回顾阿里在招股说明书中透露的信息,我们得知阿里巴巴曾对 UC 浏览器进行过两次战略性的投资,总计持有该浏览器 66% 的股份。此外,我查阅了阿里与 UC 双方官方发布的所有资料,发现其中并未出现“并购”、“合并”或“收购”等词汇,而是统一使用了“融入”一词。这或许表明,即便时至今日,俞永福依旧坚信 UC 浏览器并非出售的对象。经过深入分析,阿里在上市的关键时刻决定全面接管UC,这一举动既在预料之中,又出乎意料。

符合阿里的“云+端”战略,UC浏览器依旧拥有相当的用户优势

基于“All in 无线”的框架,阿里推出了“云+端”的全新战略,对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进行了持续且大规模的投入,并已取得显著成效。比如,近期推出的“码上淘”项目,阿里借此将线上优势拓展至线下,旨在实现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实物的无缝连接,而这整个过程均需依赖能够实际应用的“端”来支撑。

阿里集团旗下,仅有支付宝钱包和淘宝客户端跻身亿级用户行列。然而,仅凭这两款核心产品,尚不足以满足阿里全产业链对终端市场的需求。因此,通过纵向投资和并购来完善产业链,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策略。在这方面,阿里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马云在内部邮件中明确指出,UC 已成功构筑了中国移动互联网中最为关键的“端”,这一融合将为阿里巴巴的战略布局增添更多丰富性。

自本年度起,百度、腾讯以及360均不谋而合地加大了对移动浏览器市场的投入,而移动浏览器依旧扮演着重要的移动流量分发角色。在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三家巨头间的竞争中,唯独阿里巴巴缺乏自家的移动浏览器产品。然而,在收购了UC之后,阿里巴巴一举弥补了其在移动流量方面的不足。

IPO在即,阿里在倾尽全力讲故事

依据招股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阿里巴巴集团在本次首次公开募股中,将旗下淘宝、天猫、聚划算等三大零售业务板块,以及国际批发业务、国内批发业务、全球速卖通平台和阿里云服务一同纳入上市范围。然而,根据并购协议的具体条款,阿里巴巴与UC双方均已明确,阿里巴巴将设立UC移动事业群,这将成为继阿里电商事业群、云计算大数据事业群之后的又一新的事业板块。而这些事业群,都在阿里此次打包上市的计划之中。

然而,情况颇为奇特,阿里上市过程总是充满戏剧色彩。一方面,它并未透露具体的交易所名称和上市时间,却足以让整个资本市场陷入狂热;另一方面,即便在提交招股说明书后,阿里依然持续进行投资并购,只要尚未敲钟,阿里巴巴的市值仍有被刷新的可能。新增的UC用户群体规模庞大,达到数亿之众,这无疑将为阿里巴巴冲击首次公开募股(IPO)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布局移动搜索,正面迎战百度

近期,UC与阿里携手发布了“神马搜索引擎”,并宣布未来将致力于打造移动搜索生态。在产品布局方面,“神马搜索”着重推出了“购物搜索”与“APP搜索”两项特色功能,这不仅为阿里电商平台吸引了更多移动用户流量,同时也使神马搜索在移动搜索市场对百度构成了强有力的竞争。

根据UC官方公布的信息,神马搜索的渗透率已突破20%,其用户群体已达到1亿,市场排名第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成绩尚未将所有UC浏览器用户的默认浏览器替换为神马搜索。若将所有UC浏览器用户的默认搜索引擎统一调整为神马,其市场影响力将显著增强,形成巨大的效应。

今日,俞永福在内部邮件中仍旧以轻松的口吻提及百度,指出正是由于百度对神马搜索的特殊优待,使得UC的移动搜索业务得以全天候、不间断地获得高效响应和快速更新(尽管在过去的一个月里,神马搜索多次遭受百度的误操作,频繁被标注为“未知搜索引擎”)。

全面接盘UC九游,阿里或发力移动游戏

在移动互联网的盈利产品中,BAT三家公司对手机游戏一直抱有浓厚兴趣。百度与91合并后,将大量资源投入到游戏平台的构建中;腾讯则利用微信的流量优势,使得手机游戏业务蓬勃发展。即便是以不做游戏为宗旨的阿里,也按捺不住推出了自己的“手机游戏平台”。

在UC领域,UC九游作为该移动娱乐平台的领军者,涵盖了移动游戏发行、移动游戏门户以及移动游戏社区三大板块。截至目前,UC九游已推出超过千款手机网络游戏,并且拥有超过6000万的活跃用户。2012年,UC九游向合作伙伴分配了1亿人民币的收益,到了2013年,这一数字上升至近4亿人民币。俞永福透露,2014年,九游计划为合作伙伴带来1亿美元的全年分成,约合6亿人民币。展望2015年,九游期望这一分成金额能够突破15亿人民币。

远远超过百度对91的估值,未来UC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俞永福之所以在公开场合多次重申“UC不是出售的商品”,其目的显然是要向外界展示UC将独立自主地发展。UC全面加入阿里巴巴大家庭后,新组建的UC移动事业群不仅承担了UC原有业务的全面管理,还将阿里集团内其他相关业务和团队纳入麾下,涵盖浏览器、搜索、LBS、九游移动游戏平台、PP移动应用分发以及爱书旗移动阅读等多个业务领域的发展与建设。与此同时,俞永福将出任UC移动事业群的总裁一职。

UC 拥有浏览器、搜索、九游移动游戏平台以及 PP 移动应用分发等业务,但在 LBS 方面的积累尚不充足。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阿里集团已全面接管了高德地图。据此,有消息称,UC 作为独立的事业群,其未来可能将高德纳入整合范围,共同负责 LBS 业务。

俞永福将加入阿里巴巴核心业务决策层,成为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的一员,这一举措标志着阿里首次吸纳集团外部高管。在UC被投资并购并完全融入阿里后,俞永福与马云之间不再是单纯的上下级关系,而是转变为合伙人般的合作关系。这种微妙的关系平衡,既确保了员工收益和资源的合理分配,又维护了决策的独立性。

尽管未透露具体的交易款额,俞永福在内部邮件中亲自证实,此次合并主要采用阿里巴巴集团的股份,并辅以一定数量的现金支付。整体而言,UC的估值在此次交易中显著高于此前中国互联网领域最大一笔并购案——百度对91的19亿美元估值。

实际上正如外界所分析的那样,独立上市的UC或许难以达到如此高的市值,但与阿里融合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上市途径,甚至可能带来比直接上市还要丰厚的回报。

外界盛传的40~50亿美金的估值,UC真的值这么多钱么?

实际上,在互联网领域的投资与并购中,很难仅凭理性分析来做出判断,因为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可能会得出截然不同的价值评估。你认为以190亿美金的价格收购是否合理?以32亿美金收购Nest是否划算?此外,移动IM Line曾给出280亿美金的估值,而外界普遍传闻微信的价值大约在600亿美金上下,这些估值是否合理呢?

2013年,百度对UC的估价大约在20亿美元上下,以今日之视角审视,这一估值显得颇为公允。然而,即便外界传闻其价值高达40至50亿美元,俞永福仍旧没有做出出售的决定。那么,对于这一传闻中的估值,俞永福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在这次 UC 与阿里的合作中,UC一方选择了“融入”这一表述,持续凸显其业务自主性;与此同时,阿里一方则以“F5”一词形容其重新刷新了互联网的格局。无论如何,UC作为对BAT格局最具创新性的“变量”,其地位已然确定。

最终结果如何,所有事后的分析都显得无足轻重,或许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借用老罗的话来说,我并非追求战略,我仅仅是有钱而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