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石创新上市渐近!IDG凭何狂揽180倍浮盈?

2025-08-15 -

潜伏四年,影石创新终于敲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随着其上市钟声临近,IDG、启明创投等早期投资者或许将迎来一场隆重的庆祝。以IDG为例,其当初165万美元的早期投资,现在市值已经暴涨到22.67亿元,获得了超过180倍的惊人回报。

图片

经过长达四年的首次公开募股征程,在智能影像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影石创新最终成功上市。

影石创新于5月30日开启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认购工作,通过互联网渠道发售656.0000万个股份,每股的发行定价为47.27元,预估能够筹集到19.38亿元的整体资金,其中预计实际到手的净资金数额是17.48亿元。

根据公开文件披露,影石创新此次首次公开募股拟筹集资金4.64亿元,这些资金将专项用于打造智能影像设备制造基地,同时也会投入到影石创新深圳研发中心的扩建工程中,剩余部分则打算用于增强企业日常运营能力。

然而,现阶段影石创新手里的流动资金相当充裕。统计表明,到2025年第一季度末,这家企业的现金储备达到3.28亿元,另外持有的可交易金融产品价值5.53亿元,这两项加起来的总额远远超过了原定要筹措的4.64亿元资金。

影石创新首次公开募股进程中获得了众多资本的强力支持,其早期投资方囊括了IDG资本、启明创投、迅雷、朗玛峰创投以及中信证券和华金资本等机构。在本次IPO的战略配售环节,中信证券、淡马锡、腾讯、立讯精密和韦尔股份等知名企业也纷纷投入资金参与其中。

影石创新的首次公开募股程序正在稳步进行中,一直关注的投资机构也因此收获了可观的利润。以IDG为例,根据影石创新提供的信息估算,该机构的买入成本为165.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188.15万元,若参照当前汇率标准。以每股47.27元的发行价位为准,IDG所持有的股份总价值将高达22.67亿元,投资增值幅度超过180倍。

图片

坎坷的上市路

影石创新于5月30日启动科创板IPO的认购程序,其认购代码为,通过网上渠道发售656.0000万股,每股发行价为47.27元,对应的发行市盈水平为20.04。

根据公开文件显示,影石创新此次准备发行四千一百万股新股份,若依照发行定价,预计能募集到资金达十九亿三千八百万,扣除相关费用后,净筹资金额预计为十七亿四千八百万。

影石创新从建立开始,走资本化道路的时间总共十年。2015年,国内VR/AR的概念进入大众视野,许多创业公司纷纷出现。在这批新兴企业中,影石创新的创始人刘靖康采取了与众不同的方法,决定以360度全景运动相机作为创业方向。

影石创新随后推出了4K beta版、Nano型号以及ONE X系列等知名产品,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统计,二零二三年,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三家厂商依次是影石创新、日本理光和GoPro,其市场份额具体数值为百分之六十七点二、百分之十二点四和百分之九点二。

影石创新业已获得诸多业务上的成功,该公司萌生了借助公开募股来增强自身知名度的想法。2020年,影石创新打算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准备发行最多4100万流通股份,预估能募集到4.64亿元资金。

但是,影石创新的公开募股过程异常艰难,2020年10月递交了科创板首次公开募股材料,2021年9月获得了上市委员会的批准,2022年1月送交了注册申请,最终到2025年2月才得以核准。

根据现有资料分析,影石创新的首次公开募股遇到阻碍,可能同监管机构针对其系统离职人士间接参股问题提出的重要质询密切相关。

二零二二年十一月,监管机构在审核环节提出质询,清晰指示影石创新详细阐述个人“陈斌”的股份持有状况,以及其对外处置股份的原因、目的等细节。

早前影石创新公布的募股文件表明,名为“陈斌”的人员,与持有该公司1.3001%股份的深圳麦高汇智成长五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以及持有该公司3.7003%股份的厦门富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这三者之间有着关联关系。

据第一财经披露,厦门富凯海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陈斌”,该公司曾是厦门富凯的股东,此外,“陈斌”持有的深圳麦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曾是深圳麦高的主要出资方,其认缴资本占比达到60.3774%。

麦高控股2024年的财务报告披露,1999年8月到2012年3月期间,"陈斌"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工作过,先后担任过高级经理、综合研究所所长助理以及副主任研究员等职务。

到2025年2月,影石创新才针对证监会早前的询问正式表态,2月27日,该公司公布的答复材料表明,到这份回复完成之时,“陈斌”已经经由转让合伙企业财产权益和实施减资的途径,从发行人股东厦门富凯、深圳麦高中撤离,不再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拥有发行人股票,接盘方即为影石创新实际掌权人刘靖康所控制的企业。

图片

IDG斩获20亿元“浮盈”

每一家成功上市的公司都离不开资本的加持,影石创新也不例外。

根据公司通告,刘靖康在求学阶段就已展现出图形图像领域的专业技能和开创性实践,他承担并领导了线上互动平台开发计划,成功吸引了资本方的注目与肯定。

因此,在2014年5月,刘靖康当时是大四学生,获得了IDG等投资机构的投资意向,他计划建立VIE架构来吸引海外投资。

对于此,IDG资本合伙人童晨透露:我们起初就认为他们有潜力成为中国制造业的生力军,走向国际市场,进而开启世界发展的大门。

当年七月份,刘靖康创建了海外挂牌公司开曼岚锋、香港岚锋,以便为后续的募资活动奠定基础。

2015年3月,IDG在开曼岚锋的A轮融资里,买下了全部20%的股份,价格是65.25万美元。5月,开曼岚锋发行了B轮股份,启明创加入了投资,投入了375万美元,大约占股15.3%。IDG为了不让自己的股份比例降低,又增加了100万美元的投资,确保自己仍然持有20%的股份。

2016年4月,开曼岚锋进行了C轮融资,众多投资者参与其中,迅雷成为新股东之一,投资了900万美元,获得了12.16%的股份,苏宁也加入了投资行列,出资350万美元,占股比例为4.73%,启明创投继续追加投资,金额为145.41万美元,而IDG则选择不参与此次跟投。

2018年9月,开曼岚锋解散了其海外上市体系,把股份转到了中国公司深圳岚锋。当时,IDG、启明创投、迅雷分别拥有深圳岚锋股份的16.38%、14.44%和12.16%。

后来,深圳岚锋不断吸引到深圳麦高、厦门富凯、中信证券、金石资本、朗玛峰创投、招商局、基石资本等众多机构的资金注入。

二零二零年一月,深圳岚锋实施全面组织调整,转变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时企业名称更新为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之前,IDG公司借助EARN ACE基金,间接持有影石创新公司十三分之三点二的有表决权股份,启明创投借助QM101基金,间接持有影石创新公司九分之四点的有表决权股份,迅雷公司借助香港迅雷主体,间接持有影石创新公司八分之七三的有表决权股份,朗玛峰创投借助朗玛六号、五号、九号、十四号等基金,合计间接持有影石创新公司五分之零六的有表决权股份。

影石创新近期完成首次公开募股,相关投资回报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以IDG投资机构为例,根据影石创新公开的财务信息推算,IDG持有该企业4796.62万股股份,当初购入时花费资金约165.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188.15万元。按照最新公布的发行价格47.27元/股来估算,IDG当前所持股份总市值达到22.67亿元,投资增值幅度超过180倍。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除了内部员工购买股份外,影石创新此次首次公开募股还有六家长期合作的投资机构加入认购。这家公司里,淡马锡控股的淡马锡富敦投资企业分到175.41万个单位,价值大约8291.55万元,中信证券投资公司分到126.93万个单位,韦尔股份的绍兴韦豪管理咨询合伙企业分到40.32万个单位,立讯精密工业公司分到46.37万个单位,上海灏裕信息科技公司分到100.81万个单位,紫荆实业控股公司分到40.32万个单位。

然而,虽然该公司在资本市场广受关注,但也因此面临一个挑战,那就是创始人的股份占比在持续降低。根据其公开的登记材料,公司的最终负责人刘靖康以及他关联行动人潘瑶,合计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仅占29.8893%,但他们的联合影响力能够决定公司高达34.0043%的投票权。

上市委在首次IPO审核现场向影石创新提出了若干问题,例如,关于董事会成员数量,询问其与公司规模及业务复杂程度是否匹配,安排12名董事的合理性及必要性如何;又就董事会可能出现的僵局,征询是否有相应的解决机制,并探询公司治理方面是否存在重大风险隐患。

图片

影石的烦恼

过去几年,影石创新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

影石创新在2022年的营业收入是20.41亿元,到了2023年这个数字增加到了36.36亿元,到了2024年更是增长到55.74亿元。相比之下,2018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只有2.58亿元。在归母净利润方面,2022年的数据是4.07亿元,2023年提升至8.30亿元,2024年则达到了9.95亿元。而在2018年,这一数值仅为0.18亿元。

业绩提升迅猛,但影石创新面对的市场竞争相当激烈。据了解,以无人机业务起家的大疆,从2019年起进军运动相机市场,并且实施低价、高质的产品策略。

影石创新的公开文件显示,该公司产品同行业其他产品在参数上比较,大疆和5 Pro的售卖价格都比影石Ace Pro 2的售价少100元。

运动相机跟影石创新比起来,它在全景相机领域拥有非常明显的领先地位,不过现在像大疆这样的公司也在争抢全景相机的市场空间,根据已经公布的消息,大疆在2024年推出了4款带有“360°全景模式”的新产品,GoPro也打算推出MAX 2 360度全景运动相机。

影石创新还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海外市场风险的急剧增加。根据消息,这家企业自建立以来,就特别看重国际市场。

影石创新的财务报告披露,2022年其海外市场营收为15.96亿元,占整体营业额的79.43%;2023年海外市场营收增长至29.03亿元,营收占比提升至80.83%;到了2024年,海外市场营收进一步增至42.23亿元,但营收占比略微下降为76.35%。具体来看,美国市场对影石创新营收的贡献,2022年占比21.46%,2023年占比25.15%,2024年占比则调整为23.38%。

二零二四年,GoPro以美国一九三零年关税法第三三七节为依据,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诉讼,控告影石创新及其在美国的子公司,称其相关产品、配件和照相系统侵犯了GoPro在美国的知识产权。

当年五月,这项337调查正式开展。到招股书签署那一刻,调查相关事宜还在继续。影石创新对此表态:倘若最终调查结果对本公司不利,企业声誉会承受冲击,那些关联产品或许就难以在美国市场继续售卖。

现在,在金融市场的瞩目下,影石创新能否消除股份问题,抵挡竞争对手的包围,克服国外的法律困难,确实巩固其“世界影像技术领导者”的名声,会是接下来市场重点观察的对象。

影石创新上市渐近!IDG凭何狂揽180倍浮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