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大世界制片人杨城:影片遇冷可预见,却是一次拓荒?

2025-08-17 -

创作优秀影片所需的心态,与哪吒具备的诸多特质颇为相似。

哪吒历经三年有余方才降生,甫一问世便充满活力,这恰似我们投身电影事业,构思剧本须沉心静气,启动创作需满怀激情并付诸实践;同时,更应效仿哪吒勇于打破常规,且具备奉献之心,为成就佳作敢于打破藩篱,不必过于在意个人利益;最终,方能如哪吒在莲台之上涅槃重生,于电影事业的锤炼中完善技艺并塑造品格。

因此这个名称能够表达我的想法。《大世界》的制片负责人、哪吒兄弟影业的发起人杨城对壹娱观察(微信ID:)说明白了企业命名的缘由。

《大世界》是哪吒兄弟影业出品的头一部影片,杨城认为,尽管影片的票房收益“相对普通”,但无论是从影片内容本身,还是从制作这部电影的心态来看,都完全契合“哪吒”的品牌调性。

“它会挑战到一些缺乏当代电影观念的人,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

《大世界》的问世,明显将一般观众和电影爱好者区隔开来,两百万的票房佳绩旁边,是一群专业评论家的强烈支持,杨城觉得,这部影片已经达成了它在艺术层面的目标,并且打破了诸多华语电影的历史记录,然而就商业角度而言,它既是严峻的考验,也是大胆的开拓。

它将冲击部分缺少现代电影意识者的动画电影认知观念。这种情况本可预料,正因如此,我认为它才更具创作意义。杨城对壹娱观察表达了这番看法。

一位创作者,历时三年有余,完成了四万份初稿——这些数字体现了导演刘健在制作《大世界》过程中的重要投入。

电影《大世界》制片人杨城(左),导演刘健(右)

杨城曾向媒体讲述过,他初次到访刘健工作室时的所见所感:那里只有一个狭小的房间,里面摆着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台电脑,一个绘图板,他正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历时三年完成了电影制作。我对此感到十分意外。我仔细观察了他的绘图板,上面布满了众多细密的痕迹,那是时间留下的印记,那一刻我深受触动。

注意片尾的说明文字,可以了解到,电影从策划到推广整个工作班底总共只有几十号人。根据杨城的说法,这种“创作者主导的动画”类型,就算是动画界的佼佼者宫崎骏或者今敏,也都会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核心小组。然而,刘健导演却把“独立创作”的理念发挥到了最大限度,最初是出于一种“经验不足却勇往直前”的心态,而今他已经适应了这种状态。

这部作品就是入围了,而且是新世纪以来第二部进入柏林电影节的亚洲动画电影,之前入选的还有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到现在已经过去16年了。

电影里,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刘健导演运用了诸多中国画技法,这与他早前研习中国画背景相关,这种融合了本土元素又具国际视野的创作手法,令许多海外电影工作者感到意外。一位戛纳选片人曾点评,称该片极具时代感。

杨城表示,《大世界》在国外的售卖状况相当理想,中国影片在国际上其实销路不太好,不过一旦有创新之作问世,他们便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期待。

《大世界》剧照

然而,“新颖”这一特质,既是助力也是阻碍,影片因此在国内市场表现平平。

过去一年中,国产动画电影的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进口动画占据了票房的百分之七十,国产动画方面,仅有四部作品成功突破亿元大关,它们分别是《熊出没之奇幻空间》《十万个冷笑话2》《大卫贝肯之倒霉特工熊》以及《赛尔号大电影6:圣者无敌》,这些影片都属于IP改编类型,然而整个国产动画市场的发展却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制约,类型单一、缺乏创新、目标观众群体过于幼齿,这些问题成为了阻碍动画产业进步的关键所在。由于这个原因,杨城在目睹《大世界》这部以尖锐笔触和别具一格风格呈现的“成人级”动画电影计划时,立刻心生欣赏,迅速决定参与其中。

杨城对壹娱观察说,他心目中的《大世界》是这样的,这是一部面向有一定阅历和审美能力的成年人的动画长片,同时它也带有类型片的风格,并且充满了黑色幽默的色彩,可以看作是一部艺术作品。

市场很长时间没有出现新作品了,一旦有部作品被称作“新颖”,它所引发的讨论也变得史无前例。

说到电影到现在在市场上的情况,杨城说话很平静,但立场却非常明确地表示:一个电影制作公司在市场上的成就,我认为不需要太在乎立刻就取得全面胜利,只要持续把电影拍好,总会有机会。

这种平静之下,也体现着杨城创立哪吒兄弟影业的初衷,就是“致力于发掘(中国电影)领域尚未被开发的区域”。

《大世界》海报

我们制作的内容追求独特性,选取那些目前市场上稀缺的,或者在中国许久未出现成功的特定类型,以此为基础开发项目。所有电影都具备一个共同点,就是要确保它们在当前市场中具备创新性。

据消息透露,他与刘健导演正在筹备一部新的动画长片,片名为《上大学》;这部影片在题材和风格上都将有所革新,主要讲述青春成长的经历。此外,在2018年,他们还会与青年导演闫啸林联手打造一部家庭题材的电影,片名定为《难念的经》;这部电影被期待具备艺术水准,能够传递深刻内涵,并且容易触动观众内心。

“青年导演其实更需要跟自己同龄的制片人搭档”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十日,标志着哪吒兄弟影业与大众的初次正式接触。

哪吒兄弟影业的首场新闻发布活动,跟其他电影机构通常一次性公布几十部作品的开场方式不一样,该公司负责人一开始就主动划定门槛,承诺今后每次活动最多只推介一个作品,并且不超过两个,此外,活动期间还推出了若干项内容,比如设立“哪吒影评奖”,启动“玲珑塔”华语短片电影扶持计划,同时公布了一份关于“青年导演生存现状的调研分析报告”。

这项名为“青年导演生存现状的考察”的研究,聚焦于当下备受瞩目的议题,因而吸引了众多行业相关人士的注意。杨城认为,这个市场对青年导演的追捧已经十分显著,然而关于他们的报道却存在明显缺陷,要么过分渲染他们的艰辛,仿佛他们是一群受挫的天才,要么只关注成功的导演,忽视了那些尚未成功或仍在奋斗的人,因此有些报道会过度神化他们,类似追星式的报道。

然而,这个集体内部差异显著,内涵极为丰富,我们必须对其形成更为客观、真切、周到的认知,因此我认为既然目前无人承担此任务,而我熟识的青年电影创作者又较多,便由我来负责完成。

杨城从事制片行业已有六年,他早先参与的影片包括《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这些作品都是备受赞誉的艺术电影。他通过与众多青年导演的交流发现,行业在不断发展,年轻导演们其实更适宜与同辈制片人合作,原因是资历较深的制片人往往事务繁忙,或许难以与他们在同一层面上进行有效沟通。然而立志投身影视制作行业的人并不普遍,真正具备资深制片人素养的同龄人更是屈指可数。

他分析说,中国电影实质上体现为“导演主导的运作模式”,经验丰富的导演或者已经功成名就的导演,掌控力相当可观,这源于整个行业目前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导演往往需要承担更重要的职责,因此他们会期望获得更大的创作自主权,这种现象十分正常。

然而通常而言,导演们大多不会特别排斥与人沟通,他们相当依赖他人能够提供协助或给予灵感。以我为例,在电影学院文学系完成研究生学业,并且参与过专业电影媒体及影展的相关活动,这让导演们对我抱有更多信任,也使我能够与他们展开更充分的交流。因此,我和导演探讨创作问题时,往往能够进行得更为频繁和深入。杨城是制片人,他说话比较拘谨,觉得自己不太会和人打交道,所以他更倾向于当“创作型”或者“开发型”的制片人。

当前行业的关键是信息,若是有优质计划,搭建团队或推进事务其实并不复杂,因此我不会局限于此境界。杨城谈道。

电影《空山异客》海报

去年,这家仅运营一年的新企业,因《大世界》与《空山异客》两部影片,成为国内首家有两部作品入选柏林电影节的电影机构。一年过去了,哪吒兄弟影业的两部新作《上大学》和《难念的经》,再度一同进入了亚洲电影投资会这个历史悠久的项目甄选平台,该平台是亚洲地区最资深的电影投资组织,哪吒兄弟影业因此成为首家有两部作品同时获得入围资格的制作机构。

杨城向壹娱观察说明,低成本影片将持续是公司制作重点,企业将着力打造既包含类型探索、观点传递、情感共鸣、社会关注,又有商业价值的影片。

他们同样否定了转型为以资源为核心的电影制作企业的可能性,认为假如单凭剧本质量提升十分就能获得应有的市场反响,那么他们绝对不会选择依靠巨额投入或明星效应来达成目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