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真有那么多?女医生:我们真的不是“第三类人”
画廊
北大女医生脱口秀《娶个女医生》火了,现实生活中的女医生真有这么多笑料吗?
钱报记者采访了几位理工科女博士生,有的还在读,有的已经毕业,她们怎么说呢?
女医生:我们真的不是“第三类人”
“我希望未来大家最重要的不是做实验,而是做自己。最重要的不是热爱科研,而是热爱世界、热爱真理。”
这是最近在脱衣舞节目《娶个女博士吧》中自嘲要脱衣成名的北京大学女博士秦南浔最希望同伴达到的境界。
秦南浔说,脱口秀内容是她日常吐槽的汇总,女医生经常被吐槽,所以她也做了个小反击。
几天后,又一则关于女医生的新闻:广州一名女医生被骗85万元……
2016年全国教育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共有博士生34.2万人,其中女性占38.63%。
人们常说女博士大多智商高,情商低,不好相处,甚至有人戏称,世界上的人分三种:男人、女人、女博士。
有多少种女生,就有多少种女博士,她们在不同学科的差异很大,我们无法给她们贴上标签。她们有欢笑,有责骂,也有迷茫,有悲伤。她们的生活与普通人无异,但也截然不同。
近日,钱江晚报记者采访了几位像秦南浔一样在实验室工作的理工科女博士,与她们聊起了她们的生活。
李木子(27岁,浙江大学硕博五年级学生)
我们实验室有7个人,其中6个是金花
这几天,杭州西湖雪后美景不断刷屏。我离西湖不远,但还是喜欢呆在学校实验室里,怕冷又懒得动,就只好在朋友圈看雪了。哈哈,你是不是觉得我的生活很无聊?看书看多了都变笨了,可能是性格比较内向吧。
我算了一下,小学读了6年,初中高中读了6年,大学读了4年,硕士博士读了5年。我今年27岁了,原来从6岁开始,我就从一个学校转到另一个学校,一转就是21年。不然医生经常被人嘲笑是书呆子,怎么能不书呆子呢?但其实我们觉得没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跟社会也不是那么脱节。
我们实验室7个人,只有一个男生。还好我本科的时候交了男朋友,感情稳定。读博士期间婚恋问题确实有点难,尤其对于我们这个学科,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实验室,没时间社交。我们有4个同学没有男朋友,这次寒假回家前,都开玩笑说,回家父母会催他们结婚。像我们这种博士毕业的女生,快毕业的时候,已经快30岁了,父母还是希望你赶紧结婚的。我考上硕士、博士的时候,家里人还挺自豪的。但读了几年,看到以前的同学都结婚生子了,有时候心里也会慌,因为我知道,自己工作之后,还得稳定几年,才能考虑这些问题,也就意味着自己年龄大了。
除了学习,我的消遣就是各种玩笑,比如秦南浔的《娶个女博士》,以前我们实验室很火,我们之间也开过玩笑。转发给男朋友后,他回复了两个字“哈哈”,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他也是学理科的,研究生毕业后在杭州工作,属于比较无聊的类型。
如果说理工科女博士生不一样的生活,可能就是要在实验室里混,整理各种数据,发表论文。我也不认同“博士后工作者”这个说法。读博士,要向导师学习处理问题的能力,将来要能独立做研究。这些都要在一个又一个的课题或项目中,在一个又一个的实验中积累起来。这个寒假,我应该轻松点。就在前几天,有学校通知我,对我的面试和试讲很满意,也就是说我的工作基本尘埃落定了。21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龚天(35岁,6年前毕业于西安某大学,获博士学位)
当我找工作的时候,我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是否有孩子。
我在面试博士的时候,遇到一个女教授,她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有男朋友吗?第二个问题是:你知道学校的毕业要求是什么吗?后来我一直很感激她对学生的关心。
博士生们都在干嘛?光看每天的作息时间,简直就像流水账:早上八点半去实验室,晚上十一点回宿舍。其实在实验室也不全是科研,那段时间大家经常刷校园BBS、淘宝、玩游戏,偷菜抢停车位。但玩久了心里就愧疚。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吃饭,BBS上各种评论、吐槽,大家都被禁止问科研问题,避免影响食欲。
我们研究方向要发表高水平的SCI文章(发表在被SCI收录的期刊上的论文)并不容易,压力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大,缓解压力的方法很多,跑步、打游戏、逛街,生活简单粗暴,买很多吃的,看悬疑片,在宿舍里闷一天。
对于一个博士生来说,一篇论文比生命还重要。我读博士的时候,汶川地震了,感觉到震感,大家都跑到楼下,两个学长半路跑回实验室,把门锁上,怕里面的电脑丢了。电脑本身是小事,里面的数据丢了就很可怕了。
除了科研,找工作也是有压力的。我们毕业的时候,就业主要两个方向,进大学或者进研究院。找工作不难,可以进普通高校和研究院,但是想找个好一点的工作就难了。比如说你想进985、211大学,你的第一学历就会受到限制,本科必须是211大学,像我们这种本科成绩不是很好的人来说,基本没什么机会。而研究院希望招的人直接做项目,不需要经过太多的培训,所以一般要求研究方向跟自己相关,研究院之间的工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说实话,博士毕业后大家都希望能继续做科研,最好是找个好一点的学校,加入学校的科研团队。但是大部分学校以教学为主,进去就是上课,科研大部分都是一个人做,基本没用。女博士就比较吃亏,博士毕业年龄已经比较大了,大部分公司都会问你有没有生过孩子。
现在回想起来,整个过程我还是比较幸运的,读博前就认识了男朋友,我们感情很稳定。社会上对女博士的调侃很多,我也是同样的情况,也没觉得我们有多特别。我身边的女博士大多都是普通人,我们不是所谓的“第三类人”。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大概就是女博士心理承受能力更强,抗压能力更强。
袁菲菲(36岁,5年前毕业于重庆某大学,获博士学位)
刚入学的时候我想辍学
我本来不想读博士,但父亲鼓励我,为了让他高兴,我就去考了,结果还真的考上了。我觉得不读博士有点可惜,就去读了。
结果一进学校就吓得我眼泪都出来了,看到实验室里有多年没毕业的学长,我一下子就害怕了。当时我27岁,毕业不了,找不到工作怎么办?那时候刚开学,我还没见到导师,我想让导师退学,被我爸拦住了。
但当时真的很痛苦,觉得自己永远都毕业不了,关键是自己还没有男朋友,想到这些,我简直崩溃了,每天都哭,走在校园里默默地哭,回到宿舍又放声大哭,和我同住的小女孩看着我,眼神里满是无助。
现在想想,我当时只是走进了死胡同。
后来想想反正也不能退学,就干脆留了下来。但心里没啥学习的欲望,天天看综艺节目。这样才能忘掉一些慌乱。当时图书馆里的小说我几乎都看了,但跟专业相关的书和文献我都没看,因为看不完。这样大概持续了一年半。和我一起进校的同学是全日制博士生,他进校的时候孩子刚出生,压力比较大,但还是积极投了几篇论文。
我开始反思自己能不能试一试。于是我开始写论文,直到几篇论文被录用,终于安心了。此时我已经读博士三年级了,也就是说只要论文通过,随时都可以毕业,就像做梦一样。说说这段时间找男朋友的感受和焦虑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对方也喜欢我的人,真的觉得可能要找个凑合一下了。现在回想起来,这个想法真的没有必要。毕业后认识了现在的老公,终于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应受访者要求,所有名字均为化名吴朝翔、李玲玲)
+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