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政府千金承诺 (2014-10-29 01:15:55)
据气象预报,本月底京津冀地区大气扩散条件将恶化,新一轮雾霾来袭。在雾霾“来来去去”中,有网友贴出了一份15年前刊登过空气污染治理内容的报纸,在网络上引起共鸣。
这篇题为《决不让污染大气进入新世纪》的旧报网帖引起了大家的嘲笑,但政府部门不应一笑置之。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大数据来查看政府的承诺是否兑现、兑现了多少。 “有信心有信心,到时候就不会有结果。”这种事情违背了法治政府的精神,不能让群众满意。
法治政府必须言出必行,行动必须响亮。多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治理速度和成效仍远远落后于人民群众的要求。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承诺不应该成为明天的笑话。但历史证明,有些承诺最终只不过是一张空白支票和一个笑话。比如,解决春运“票难”问题的时间表一改再改,让不少网友直呼“心寒”;原本承诺禁止的乱补课在一些地方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对于一些政府部门没有落实的说辞,有人戏称:他们就像下棋,目标永远是“大体”,会发生什么。
大众反对的是鲁莽、无始无终的“承诺书”。客观地说,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承诺没有得到充分落实,不能完全归咎于政府部门。比如,客观地讲,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PM2.5等污染物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但作为普通人的守护者,一定要有责任感。我们必须全力以赴,说到做到。如果承诺的履行过程中出现瑕疵,一定要向公众解释清楚,赢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重整旗鼓,重新出发。
相反,面对公众的质疑,如果躲躲藏藏、置之不理,就会失去人民的信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推动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依法公开也是对政府诚实守信的有效监督。
新华社记者 徐洋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