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枫之战为何成为千古笑柄?我军14个师为何输给日军1个师?

2024-12-02 -

徐州战役后期,我军主力为避免被日军包围,开始全面撤退。与此同时,日军也看到了机会,加紧步伐,切断我主力的退路。

当时,日军第14师团渡过黄河,冲入豫东,奉命切断陇海铁路。送到家门口的“肥肉”还有什么理由不吃呢?面对这个孤立的敌人,我撤退的军队突然停下来,调转枪口,希望能够歼灭这支不知天高地厚的日军。

就这样,我军在第一战区调集了大量精锐部队,对平原上的日军进行了合围。可惜最后还是失败了。不但没能歼灭日军,反而被日军打得七零八落。有些人死了,有些人逃脱了。

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全国各界人士痛恨铁不成钢,纷纷批评参加兰枫之战的将士,说他们没有尽全力。十五万对两万,就算赢不了,也不会败得很惨。

难道参加兰枫之战的将士真的是贪生怕死的吗?绝对不是。但面对失败,大多数人都是盲目的。谁来分析一下兰枫之战失败的真正原因?

兰封会战千古笑柄_兰封会战千古笑柄_兰封会战千古笑柄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日军。当时的第14师团是“孤军”,是日军的常备师团,下辖4个步兵团、近12个旅。此外,第14师还配备一个独立迫击炮旅、一个独立机枪旅、一个高射炮中队、一个独立轻型装甲车中队。

这样的配置,人员数量必然比普通师要多得多。当时,日军常备师团约有28000人。加上这些配属部队,第十四师的人数肯定远远超过了三万,甚至接近四万,相当于一个半师。

面对这样的军队,就连美军也头疼不已。 1944年贝里琉岛海战,5万美军与日军第14师团第2团浴血奋战73天,才全歼日军5000人,但伤亡11000余人。

兰封会战千古笑柄_兰封会战千古笑柄_兰封会战千古笑柄

由此可见,日军第14师团有信心敢于独自渡过黄河,切断我军的退路。不仅如此,我们“日军孤身深入”的说法也不完全正确!

兰封会战千古笑柄_兰封会战千古笑柄_兰封会战千古笑柄

当时,第14师团确实单独渡过黄河,但在黄河北岸,有一个旅的日军负责第14师团的物资补给。这也是第14师能够坚持很长时间的原因。

甚至在战斗后期,16师也加入战斗,北上攻击我军,缓解14师的压力。这也导致我军不得不抽调几个师来抵抗16师。

因此,第14师并没有单独深入。他们在后方有增援部队,在北部有部队。三军互相配合,挡住了我们的进攻。

那么与日军相比,我军的战斗力如何呢?为什么会失败得如此惨烈?

兰封会战千古笑柄_兰封会战千古笑柄_兰封会战千古笑柄

我们来分析一下我军的作战情况。当时参加兰枫战役的部队确实是精锐部队,但这个说法是在1937年之前就有的。

兰封会战千古笑柄_兰封会战千古笑柄_兰封会战千古笑柄

1938年,我们经历了淞沪、南京、平津、太原、保定、徐州等几次重大战役,部队伤亡惨重。我们当年征召的精锐部队,在经历了这些战争之后,基本都残废了,三五个月之内不可能恢复。甚至一些德国武器大师在经历了淞沪和南京的激战后伤亡惨重,老兵基本上所剩无几。

兰枫之战中,14个师看似陆续投入战斗。但大多是改组或新设,有的甚至缺少副师长、参谋长。是的,他们单位的前辈们确实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但是当单位交给新兵的时候,就很难发挥出战斗力了。

因此,除了少数有战斗力的师团外,大部分都只是为了凑人数,这也导致了战斗中新兵一击溃败的局面。

兰封会战千古笑柄_兰封会战千古笑柄_兰封会战千古笑柄

虽然所谓的嫡系精锐部队都是一句空话,但毕竟我军人数众多。就算打数量战,我军也不会输得这么惨。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我军的彻底失败呢?现在我们要谈谈日军的战术。

徐州战役后期,我军全面撤退,日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于是他们释放了第14师“独自深入”,切断了我军的退路。他们一方面阻止我军撤退,另一方面又引诱我军咬住14师的“硬骨头”。

一旦我军上钩,第14师就可以把战场带到豫东平原。当然,我军也没有办法,只能上钩。如果我们不战斗,我们就会被从后面切断。如果我们打架,我们就不确定。与其被斩断再战,不如先下手为强。

可见日军对战机的把握非常准确,就连我军的攻击也在他们的计算范围之内。

兰封会战千古笑柄_兰封会战千古笑柄_兰封会战千古笑柄

战场被日军拉到豫东平原。这里是一片平坦的平原,无法发挥我军的数量优势,但却适合日军第14师团的野战重炮发挥威力。

当时,第14师敢于“单打独斗”,就是因为依靠重型武器。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从黄河对岸运来重型武器,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扩大自己在平原上的势力。

仅就火炮而言,日本第一军给第14师团装备的三个野战重炮团的重炮数量就超过了我军拥有的重炮总数。平原战斗中70%的伤亡是由炮兵造成的。我们该如何打这场仗呢?我军只能用生命来抵抗!

日军正是因为确信我军会打这场仗,才千方百计将战场带到豫东平原,甚至不惜放出第14师团作为诱饵。要知道,如果我军吃掉第14师团,对于日军来说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我军将不遗余力地通过集结兵力来啃这颗“硬坚果”。

兰封会战千古笑柄_兰封会战千古笑柄_兰封会战千古笑柄

兰枫之战对于我军和日军来说都是一场赌博。没有人 100% 有把握获胜。无论哪一方失败,都无法承受失败的后果。

但徐州战役后期,我军因撤退而陷入被动,一步步步入日军陷阱。当我醒来时,我发现我走不出来,走不出来。虽然以我军失败告终,但也给日军造成了惨重损失。

这场战斗之所以成为“永远的笑柄”,是因为在大多数人眼中,军事实力就等于战斗力。殊不知,士兵数量不多,但精良!而且,第14师的人数也不是只有两万人,而是近四万人。他们并不是单独深入,而是有两个强大的援军。

总之,参加兰枫之战的将士,全部都死在了保卫祖国的路上。环境因素和指挥员的失误都不能让他们付出代价,更不能让他们受到污名化。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