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枪击案嫌疑人承认自己实施枪击事件“因为安倍与宗教团体有联系”
从安倍晋三遇刺事件说起:日本为何盛产刺客
据央视报道,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遭枪击身亡。他今年 67 岁。
事实上,日本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针对政治人物的暗杀事件。为什么这个看似彬彬有礼的国家却如此杀气腾腾?
嫌疑人被击倒
1890年代,日本发生了两起震惊世界的外交事件:一是俄罗斯皇太子尼古拉斯被刺杀,二是中国谈判代表李鸿章被刺杀。对于任何国家来说,这都是一件耻辱的事情,但在日本却很正常。近代日本,有四位首相级人物被暗杀,还有无数部长级以上政府高官被暗杀。
1853年,美国人佩里率领舰队“访问”日本。日本被迫与美、英、法等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陷入了封建国家与幕府、日本人和外国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混乱之中。
首先,萨摩、长州、土佐等诸侯国看到幕府的衰落,以“尊王驱逐夷”为口号,掀起了推翻幕府的运动。主力是那些原本隶属于幕府的迷失武士。幕府衰落后,他们失去了组织支持。因此,一些诸侯国的领导人在幕后策划,花钱鼓励武士刺杀幕府老大,削弱幕府的权力。 1860年3月,幕府领袖井伊直树被18名武士斩首。这次暗杀行动也拉开了武装力量崩溃的序幕。幕府自然不愿意放弃权力,组织了一些武士进行反击。
安倍遇刺现场
双方来来回回,后来在日本政坛大放异彩的伊藤博文、西乡隆盛等人都被卷入其中。大久保利通、坂本龙马等人在明治时期叱咤风云。他们实施的改革措施虽然加速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但触犯了一些阶级的利益,最终难逃被刺杀的命运。
在这场来回的刺杀行动中,居住在日本的外国人躺着被枪杀,一些迷失的武士将愤怒发泄在他们身上。两名俄罗斯海军军官被砍成碎片,一名荷兰船长被刺死,四名英国人因为没有避开萨摩藩首领驾驶的汽车而当场被杀……
1936年2月26日,“皇道教”千余官兵发动的兵变,将现代暗杀活动推向了顶峰。半天之内,他们就杀死了许多政府高级官员,其中包括前总理和陆军教育总监。这次兵变的结果就是军方掌控了内阁,日本彻底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从表面上看,日本政坛的斗争是政治不和造成的。例如,1921年11月被刺杀的文职首相原圭,因主张废除总参谋本部并试图维持日中友好关系,就受到了右翼势力的容忍。 1930年代初,另外两位首相滨口和犬养刚以及一些大臣仅仅因为削减部分军队预算而被枪杀。
保镖上前制服枪手
事实上,这次刺杀很可能得到了裕仁天皇的批准。他比他的父亲更有野心,他对军队有对外扩张和征服世界的想法。不过,日本政府内部对此问题存在不同看法。一些公务员对此问题持保守态度,这已成为日本扩张战略的绊脚石。
想要除掉这些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刺杀他们。近代日本频繁发生的暗杀事件,为这种行为提供了最好的掩护。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原圭、滨口和犬养武的刺客最后都活了下来。其中,滨口刺杀者继续以英雄的身份活跃在日本民众之中。
除了政治原因之外,日本的武士道文化也是暗杀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武士道文化具有道德与邪恶的双重性,即信佛却杀气腾腾,有礼貌却残暴,寄托着底层民众改变社会不公的希望。对于武士来说,实现生计的唯一途径就是诉诸武力。
(文/潘谦智据《百校论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