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方法论:如何度过周期、实现可持续增长?

2024-12-19 -

雷军曾说过,“只要站在风上,猪就能飞起来”。多年来,踏入这一趋势的公司要么成功,要么失败。笔者认为,比趋势更重要的是企业和负责人的意识。只有意识到位了,成功的概率才会增加。

春节期间,我在家里思考公司未来该往哪里走,走什么样的路最有效率。

为了寻找更好的答案,我再次对互联网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回顾。越整理越觉得创业时认知非常重要。只有不断提高认知能力,才能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 ,对方向的判断和抓住机会的能力同样重要。

01 追逐潮流的企业

许多企业家喜欢追逐潮流。我也经历过互联网的几大趋势:团购、智能硬件、互联网金融等,以前我是比较反对追潮流的创业的。现在,我对这件事有了更深的认识。

成功的企业短暂起飞是因为抓住了“势头”,而伟大的企业则能够超越周期,实现持续增长。

有些公司曾经很受欢迎,但很快就消失了。例如:共享单车公司Haro是唯一一家;千家企业之战中,美团仅存;出行行业仅存滴滴;

一些企业趁着一波红利迅速发展,甚至在短时间内完成上市。他们繁荣了一段时间,但没过多久股价暴跌,经营惨淡。

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上市时,股价一度高达100亿美元。因为CEO的一句话,整个行业震动,股价迅速下跌。不到一年的时间,目前股价已不足10亿美元。

某电商抓住团购时期的红利,迅速发展。它很快上市,市值超过50亿美元。两三年后,市值跌至2亿美元以上。

段子内涵收藏文案_内涵段子怎么看收藏_内涵段子如何收藏

还有很多上市公司几乎没有流动性。很多人以为上市就结束了,但其实上市才刚刚开始。

02 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如何经历周期? 1、PC互联网成功转型移动互联网

美团:目前市值近1000亿美元,美团已成为中国第三大互联网公司。

美团诞生于PC互联网时代。我在《引爆用户增长》一书中写道,2012年,当团购行业的用户增长达到天花板时,移动互联网来了。美团是团购行业第一家做移动端的公司。抓住移动互联网的“势”,我们快速完成公司转型升级,开始进入第二个增长周期。

2019年,美团在港股上市。上市初期,阿里巴巴以100亿美元收购了饿了么,开始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与美团正面竞争。由于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美团股价破发并持续下跌。 ,几个月后,美团抵挡住了阿里巴巴的竞争,股价翻倍。真正的护城河是用户智能和强大的系统支持带来的极高的运营效率。

阿里巴巴:借助淘宝无线化,奥林无线成功从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型。在互联网流量高峰的背景下,大规模进军线下市场,自建盒马,投资并购,完成线下场景的布局。

腾讯:利用微信获取移动互联网超级门票,在流量红利结束前布局产业互联网。

京东:借助腾讯生态,自建APP实现无线化,借助微信生态完成渠道下沉。

携程:打造自己的APP,加大无线投入,将BU组建为解放组织,收购去哪儿网,投资途牛、同程艺龙,完成转型,开启国际化。

爱奇艺:自建APP完成移动化转型,自制综艺、网剧等内容端建设带动付费会员快速增长。

58:自建APP大力广告,合并营销,孵化拆分58到家、快狗打车、转转,利用微信生态把转转做大。

内涵段子怎么看收藏_内涵段子如何收藏_段子内涵收藏文案

网易:游戏、音乐、电商、教育等领域都孵化出了成功的公司。

2. 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 3. 微信生态圈部分企业代表 4. 传统行业拥抱互联网

美好的未来:

教育公司,在2019年美股中概股集体暴跌的背景下,好未来仍能实现逆势持续增长。该公司长期坚持深耕客户满意度,大力推进线上转型。从企业开始 传统教育机构转型为线上线下并重。他们宁愿牺牲线下收入来进行线上推广。线上收入大幅增长,他们大力投资人工智能,投资未来,为公司持续循环增长奠定了基础。

链家:

首先通过IBM咨询完成内部信息化建设,随后推出链家网和链家APP,开始互联网转型。 2015年,全国范围内开始大规模并购,孵化出长租公寓品牌自如。 2018年4月,贝壳找房上线,平台正式上线。

链家仍然是一家传统公司,但其早期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理解却非常深刻。前期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提高内部效率。后期它利用互联网作为入口积累流量和用户,然后后期实现平台化。从线下到线上,抢占流量入口,完成线上线下产业链深度融合。

03 移动互联网时代诞生的公司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后期,寡头基本上在各个垂直领域都实现了,然后寡头建立的生态系统中开始出现一些创业机会。

我简单梳理了一下,红色标注的完全是这个时期诞生的:

注:点击查看大图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移动互联网的受益者有两类。一是纯互联网产品,享受早期发展红利并快速成长,二是互联网与特定行业结合带来的机遇。

通过对比移动互联网和微信生态的机会,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企业借助红利迅速发展,但发展的天花板也是巨头搭建的生态系统。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冲出巨头的生态系统,形成自己的平台,比如拼多多

如果把创业看成一个长期循环,就必须顺势而为,抓住当前的“趋势”。同时,我们要着眼于未来,带领公司不断地走过周期,才能不断成长。

我总结了一个增长公式:

企业成长=互联网发展周期×行业发展周期×企业发展周期

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脉络来看,无论是纯粹的互联网公司还是融合产业的互联网公司,其本质都是享受流量红利,而未来的机会是利用互联网工具和底层技术来重构行业。 。

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写到这个增长公式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些判断。

#专栏作家#

华大冲,本名黄天文,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目前担任某大型互联网公司金融业务运营负责人。曾就职于:去哪儿、奇虎360、百度。负责百度糯米产品运营、用户运营,从无到有搭建城市运营团队。微信公众号“大冲行动心经”(ID:)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