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她下架?开玩笑
“观众可以通过这部电影来审视白人至上主义。”
这一次来了又去。
这是大公司对舆论的回应。
但争论还没有结束——
《飘》是耻辱吗?
是否应该将其删除?
谁将成为下一个批评的对象?
即使我们不回答。
问题也随之而来。
01
风继续吹
在“弗洛伊德案”引发的美国种族平等运动最高潮之际,一场清算正在发生。
一些“黑命”运动人士已经开始“破四旧”。
在美国各地,历史雕像遭到破坏和拆除。
据说哥伦布开辟新航线时开启了黑人奴隶制的历史。
丘吉尔被指控为邪恶的种族主义者和战争战士;
起草《独立宣言》的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曾经拥有黑人奴隶。 (即使娶了个黑人,在那个时代也已经相当开明了)
△哥伦布、丘吉尔和杰斐逊雕像
《飘》只是大树乘风的一个例子。
许多电影和电视剧也受到影响。
仅限6月11日。
1989年首播的长篇警察真人秀节目《警察》因街头犯罪中的种族偏见而被停播;
类似主题的节目《Live PD》也因抗议而停播;
与此同时,知名英剧《小不列颠》。
由于剧中戴黑脸的侮辱行为,该剧已从BBC平台下架。
在BBC发布的声明中,有这样一句话——
“时代变了。”
《老友记》并没有逃脱新时代的自我审查。
因为主要演员缺乏多样性。
太白了,不够黑。
63岁的制片人玛塔·考夫曼向媒体道歉:“对不起,我希望我当时就知道这一点……”
并主动承认:我曾经是系统性种族主义的一部分。
看来大家都成了审查员了。
你看到的不再是作品本身,而是戴上特殊眼镜一一检测“黑色内容”。
不符合标准的,将退回重审。
那么回到《飘》,抛开猜测,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02
这是羞辱吗?
简而言之。
有。
这部电影当然是经典。
该剧改编自1937年普利策文学奖获得者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
1940年获得第1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多项奖项。
1998年,该片在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20世纪100部最伟大电影中排名第四。
当根据通货膨胀调整累计票房后,《乱世佳人》成为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电影。
它讲述了以南方种植园经济衰退为背景,主人公斯嘉丽在美国南北战争前后的动荡生活的故事。
电影一开始的背景介绍就勾勒出了旧时代的一个缩影。
态度恭敬,气氛怀旧。
这里曾经是一片骑士之地和棉花田,被称为“老南方”。骑士和贵妇、主人和奴隶都消失了,他们的踪迹只能在书中找到。
无人能否认,原著《乱世佳人》中的文字充满了玛格丽特·米切尔对那个旧时代的追忆和致敬。
贵族、女儿、骑士和女士。
棉花、仆人、主人和奴隶。
这是一群江南没落贵族回忆黄金岁月的故事。不幸的是,这也是庄园主奴役黑人的黑历史。
准确地说:
《飘》并不包含实质性的侮辱性内容,但它是站在倒退的角度来看的。
所有种族暴行的痕迹都被抹去了;南方的奴隶主被“美化”为保卫家园的英雄;黑人要么是忠诚的奴隶,要么是狡猾的小偷。
《乱世佳人》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美国还在实行种族隔离制度。
黑人已经卸下了枷锁,但他们还没有拆掉围墙。白人虽然放下了鞭子,但仍然没有放弃偏见。
名义上的“隔离但平等”原则掩盖了种族之间的不平等。
正如《绿皮书》中所描述的那样,种族差异是当时绝对的主流文化。
自然也会体现在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中。
黑人小丑、黑脸表演、黑人音乐……
甚至还有一些热门电影展现了三K党的英雄主义。最著名的是《一个国家的诞生》。
今天的旧南方代表着奴隶制、压迫和种族歧视。
当时,老南方将自己定位为一种渴望自由、反对工业和经济压迫的骑士精神。
奴隶制是他们不愿意放弃的“传统”。
以今天看来。
这样的观念显然已经不能被接受了。
所以 -
03
是否应该将其删除?
在回答该不该之前。
我们先回顾一下“删除”。
这在历史上不是什么新鲜事。
事实上,这并不是《乱世佳人》第一次面临争议。
自发布以来一直遭到黑人社区的抵制。
上映第二天,就有评论家在主流黑人报纸上宣称,“这是针对美国黑人的恐怖武器”。直到2017年,美国田纳西州一家老剧院才将已连续放映34年的《乱世佳人》撤下……
错误与正确纠缠了80年。
《飘》也历经了80年。
如果你了解得足够多,你就会发现任何经典流传开来,必然伴随着争议。
1885年,一本关于主人公与他的奴隶同伴流浪的儿童读物出版了。
不久之后,它就被美国康科德公共图书馆的书架禁止上架,称这本书是“只适合贫民窟的垃圾”。
后来,这本“禁书”被誉为作者一生中最好的作品,并被美国电影界七次搬上银幕——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1966年至1975年间,该小说在美国五次被禁,引发媒体热议。
指控是“淫秽”、“过度粗俗语言、性场景和道德问题”。
最大的罪过就是脏话太多……
书中共有237个“”、58个“”、31个“”和6个“操”。
但后来,这本书成为了西方青少年了解人生的钥匙。
这是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唯一的长篇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
△塞林格传记电影《麦田里的反叛》
没有什么比《杀死一只知更鸟》更讽刺现在的了。
故事讲述了一名律师在种族歧视的环境下为黑人重罪犯伸张正义的故事。
其文字即使在今天也不会过时——
有些黑人撒谎,有些黑人不道德,有些黑人在女性面前行为不端。但这一真理适用于人类所有种族,而不仅仅是某一特定种族。
够“正确”吗?
然而,它被美国图书馆协会知识自由委员会列为当代最具争议的十本书之一。
该书一经出版,就因其种族态度而被当地政府查禁。
有趣的是,借口总是不同的。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一些校园因书中反复使用“该死的”、“妓女”等猥亵词语而禁读该书。
到了20世纪80年代,黑人家庭甚至提出抗议,认为故事中黑人的行为过于谦虚,而且文中反复出现“黑鬼”()这个词。
...
只要回顾一下历史就知道了。
先生,会有一种错觉:书非禁不可读。
明朝曾批评《西游记》“污蔑朱明”,崇祯皇帝批评《水浒传》“荒唐可笑”,《红楼梦》则被乾隆指责“教淫偷盗”。 。
找到了吗?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的是“正确”。
“正确”最终会被新的“正确”推翻。
但值得铭记的经典将永远存在。
△《杀死一只知更鸟》
先生当然不反对平权运动。
但当我们回顾历史时,不难发现——
人类历史上发生了许多进步的变化。
但这从来不是通过禁止和毁坏经典来实现的。
即使这样的经典属于前一个时代,那也是属于前一个时代的。
沾满了各种陈旧和有限的灰尘。
但如果人类社会的每一波后续浪潮都必须与前一波和后面的浪潮算账,那么它们就会被打倒在地。
那么我们的历史就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站在焦土上。
《华氏451度》是一部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的科幻小说。
在压制思想自由的极端世界里,书籍是最罪恶的存在。
在那里,消防员的工作不是灭火,而是焚烧书籍。
然而,仍然有一些人决心组织起来。
依靠你的记忆力,逐字逐句地记住书上的内容。
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这样的描述总是让先生感动落泪。
他们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似乎跑了很长的路,寻找了很长时间。他们看到美丽的东西被烧毁,现在已经陈旧了。他们聚集在一起,等待歌声结束,人们散去,灯枯油尽。他们不确定,记录在脑海中的一切,会让未来的每一个日出都闪耀着更加纯净的光芒。他们对此并不确定。但他们确信,那些书就藏在他们平静的眼睛后面,完好无损地等待着未来某一天读者用干净或肮脏的手指翻阅它们。
若人心不死。
谈论下架,谈论禁止。
04
野火熊熊燃烧不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