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困扰了12年。

2025-01-15 -

非诚勿扰》困扰了12年。

非诚勿扰口无遮拦女嘉宾_非诚勿扰党员_非诚勿扰党育 口误

新周刊《新周刊》公众号2022.05.2408:04

非诚勿扰党员_非诚勿扰党育 口误_非诚勿扰口无遮拦女嘉宾

2010年1月17日,刚刚播出三天的《非诚勿扰》迎来了一位普通的男嘉宾——赵晨。

他头上顶着锅头出现,表情害羞。当他谈到他最喜欢的自行车运动时,他的眼睛才闪闪发光。

那时的他是多么的平凡啊——他一走上舞台,台下就传来一阵巨响,那是女嘉宾关灯的声音。 24盏灯灭了,只剩下5盏,只是因为女客人无法接受他的西瓜头。

当他提到自己没有工作并且爱好骑自行车后,五盏灯就灭了,只剩下两盏。

面对仅有的两个仰慕自己的女孩,少年却极其固执:

第一,坚持找一个愿意和你一起骑自行车的女孩;

二是坚持追求自己心爱的女嘉宾马诺。

马诺是一位来自北京的大姑娘,身材火辣,声音直爽。面对求爱时她放声大笑:

我最好坐在宝马里哭!

此时,场上的人乃至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不知道,这种在现场语境下堪称幽默的礼貌拒绝,居然会在短短的时间内引爆两性之间的关系。以毁灭性的方式度过了几天。这段感情中最敏感的冲突引发了网络上“女人拜金”的大讨论,也让《非诚勿扰》成为中国第一的交友节目。

当然,马诺本人也很受欢迎,但用今天的话来说,那就是“黑红”了。

她名声大噪,名声却毁了;她进入娱乐圈,却再次被禁。

更麻烦的是,“拜金派鼻祖”的标签紧紧贴在她的身上。即使12年后的今天,仍然有人嘲笑她“最后没有得到宝马”。

2019年,难以忍受不安的马诺愤怒地澄清:那些著名的、耸人听闻的场景只是导演的安排。

而她成了替罪羊,利用她的人现在拥有一栋大别墅。

这个迟来的公告没有引起什么轰动。事实上,在被非议淹没的那些日子里,马诺不止一次寻找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但都没能摘掉外界的有色眼镜。

近日,一段据称曝光《非诚勿扰》幕后花絮的视频,让事情再次曝光。

视频称,《非诚勿扰》上演,女嘉宾明确标明价格,夫妻俩下台离开。

还有一位真正的女嘉宾一直未能在舞台上找到真爱。节目组不想让她继续占据这个位置,所以安排了一位男嘉宾将她带走,让女嘉宾受到了羞辱和伤害。

不断的、相互验证的爆料,让人们认识到,这个以“诚意”二字为招牌的节目的受害者,可能远不止马诺一个人。

作为一个不喜欢看相亲节目的普通观众,我经历了《非诚勿扰》称霸电视荧屏的辉煌,也见证了举国骂马诺的盛况。

和大多数人一样,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马诺用羞辱性的语气对一个真诚单纯的年轻人说出了“我宁愿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哭”这句话。微笑。”

这种基于文字的想象场景甚至被用在电影和电视剧中来描绘一个卑鄙的拜金女孩。

然而12年后,当我翻出原片时,却发现剧中的场景与当时网上所说的相差甚远。

首先,马诺没有说“宁愿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

当男嘉宾问她要不要和她一起骑自行车时,她说“我最好坐在宝马后座上哭”。

当然,马诺话里提到的“宝马”和“自行车”的比较,难免沾染上了贫富差距的味道。

但这句话的前提是,男嘉宾除了没有宝马车之外,其他方面都不太受欢迎。

非诚勿扰党员_非诚勿扰党育 口误_非诚勿扰口无遮拦女嘉宾

他留着奇怪的西瓜发型。他不仅收入低、工作不稳定,而且他的个人爱好对女性也没有吸引力。

所以,大多数女孩子一开始就对他不屑一顾,批评他最严厉的也不是马诺。

马诺之所以有机会说出金句,是因为男嘉宾一开始就把她选为自己心爱的女孩,所以他得到了额外的说话机会。

事实上,在不到半小时的节目中,马诺出场和发言的总时间只有几分钟。

现在已经无法验证这句话“我还在宝马里哭”如何变成了“我宁愿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但这种微妙的延伸变化已经具备了热门话题的基础。

此话传出后,马诺瞬间成为网络上的“头号反派”。名誉和财富伴随着指控、批评和谩骂来到她身边。

虽然骂声已经铺天盖地,但马诺此时应该还是高兴的。

对于模特出身的马诺来说,上节目、说精彩的话语不仅能赚到一份收入,还能赚到一些机会。

就连张爱玲也同意,成名要趁早。

此时的马诺才20岁出头,一夜之间就被大家所熟知。

这份礼物来之不易,但也并非毫无价值。只是马诺还没有机会知道,命运暗中标记的价格会如此昂贵。

节目播出后,马诺的手机被炸,个人信息被泄露。

甚至还有男嘉宾报名参加节目,就是为了当众羞辱她。

当男嘉宾站在台上意图声讨马诺并要求马诺放弃自己的位置时,节目组却表现出“与他们无关”的态度并冷眼旁观。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节目组似乎有意顺应观众的情绪来支持男嘉宾的行为,因为乐嘉对男嘉宾的评价是:

你内心有一个英雄情结。

孟非甚至回应:我觉得他对马诺说的有点正义。

乐嘉随后称赞男嘉宾:你为天而行,比别人更有社会使命感和正义感。

当孟非点名马诺最好的朋友、现场另一位女嘉宾马伊米评论男嘉宾的言论时,马伊米的回应是:我不想发表任何意见。

场上的嘘声更甚了。留下马诺一人,哽咽地说:其实,我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

然后他伤心地离开了。

现在当我再次打开这个视频时,弹幕里依然充满了欢呼声。

此后,马诺在节目中的言论变得更加大胆,经常调侃“宝马事件”,颇有些玩笑。

这个时候的马诺已经是一个人人都可以踩的人了。

当年10月,某网站在一次相亲中发表了一篇题为《富二代遇上史上最卑鄙拜金女》的文章,称马诺为“史上最卑鄙拜金女”。

马诺非常愤怒,因此起诉该网站,要求赔偿并公开道歉。

没想到,法院认定这是“客观评价”而非“捏造事实”,不存在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等马诺后悔的时候,已经晚了。

她在《非诚勿扰》里多呆了一会,就牵着一位男嘉宾匆匆离开。

随后参演了各大节目,并进入娱乐圈拍戏。

但他所到之处,道路并不平坦。

被央视点名批评、被嘉宾围攻、被除名、偷拍、散布谣言,直至传出她要被封杀……

非诚勿扰口无遮拦女嘉宾_非诚勿扰党员_非诚勿扰党育 口误

事业毫无起色的马诺,依然深陷恶名昭彰的困境。

她多次辩解、澄清却无济于事,骂名随之而来。

马诺表示,如果节目组觉得她说的话不合适,可以剪掉不播,而且她也不是主导舆论方向的人。

选择保留马诺演讲的《非诚勿扰》收视率稳步上升。

如果只谈马诺,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她活该。一个愿意挨打,一个愿意受苦。

喻言和王佳的遭遇或许更能体现这部剧的问题。

喻言是《非诚勿扰》的“站神”。

她是职业摔跤运动员,曾两次获得江苏省冠军,所以比较胖。

带着喻言寻找真正的感情,她来到了《非诚勿扰》,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将近一年的时间。

喻言向很多男嘉宾提出了服务,但遗憾的是最后都被拒绝了。

当她第62次站上《非诚勿扰》的舞台时,出现了一位名叫张震的男嘉宾。

他对喻言说:我感觉我就是在等这一刻带你走。

一句话深深感动了喻言和观众。

但当喻言高兴地离开舞台去追求爱情时,张震突然失去联系并消失了。

随后,在2016年央视纪录片《谈婚姻》中,喻言坦言张震只是“为了参与而参与”。

很多人猜测张震就是节目组找的“托人”。因为喻言占用了太多的档期,所以节目组派人把她带走了。

真正的内幕或许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但喻言却因为这次打击,从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变成了一个轻度抑郁症患者。

王佳的一生可谓“悲惨”。

参加《非诚勿扰》时她已经32岁了。她年纪大了,想通过节目找到自己人生的另一半。

当他终于如愿,带走了一位帅气的男客人时,她的悲剧人生就开始了。

观众席上,王佳遇到了和喻言同样的套路。这位自称是某公司高管的男嘉宾刚刚找了个出国工作的理由就跑了。

王佳痛苦极了。这时,有粉丝从远处打来电话,追赶着王佳。

带着痛苦、不甘和感动,王佳和这把扇子走到了一起。

但即使与深爱自己的男人步入婚姻,曾出演过《非诚勿扰》的王佳,也不免陷入与其他女嘉宾比较的困境。

某某牵手富商去东南亚旅游,某某受杂志邀请,某某签约唱片公司,某某出版自传大受欢迎……她在《非诚勿扰》中认识的朋友不断刺激着王佳,她变得越来越敏感,也越来越多疑……

终于在婚后的某一天,她怀着身孕,拿起一把菜刀就向丈夫挥去……

据一位自称参加过《非诚勿扰》的爆料者透露,这档节目的真实性约为1/10。

女嘉宾大多是特邀演员。录制一场的价格大约在1000元到2000元之间。该计划包括食物和住宿,您甚至可以每天录制几次会议。

真正的参赛者屈指可数,能够携手成功的人就更少了。

一段曝光的后台视频显示,一名疑似节目导演的男子骂一名女嘉宾:

你前面有一个有形的光会杀死男客人,你后面有一个无形的光会杀死你。别有心机,没演技。可见你的相貌有多丑陋!

很多人看到曝光的视频后感叹:原来这部剧这么多年收视率火爆,就是因为套路和剧本。

但转念一想,如果没有套路,这部剧怎么能保持多年的高人气呢?

据江苏卫视数据显示,《非诚勿扰》第一集于2010年1月15日播出,收视率为1.6%;

经历“马诺事件”、“富二代刘云超”等一系列事件后,《非诚勿扰》当年3月28日收视率飙升至2.82%,位列内地周末节目第一中国。

此后,《非诚勿扰》争议不断,新闻非凡,收视率巨大。

“玛努二代”朱振芳在节目中发表了令人震惊的言论,声称她只让男友牵她的手,其他人要收费20万。

接下来,《非诚勿扰》以4.15%的收视率刷新了卫视综艺节目的新纪录。

2010年5月16日第27期,《非诚勿扰》以4.23%的收视率再次创下省级卫视收视新纪录,这也是历年来中国省级卫视节目的收视峰值。五年。

就在这张唱片出现前几天,《非诚勿扰》女嘉宾严凤娇被曝“艳照门”。

截至6月,《非诚勿扰》已连续12周夺得全国卫视周收视冠军,周六日收视率分别为4.4%、4.53%,再次刷新省级卫视最高收视纪录,创下创下了新纪录,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收视奇迹,仅次于央视新闻联播,牢牢占据全国卫视所有明星节目周收视榜第一的位置。

《非诚勿扰》的收视率比当周收视第二高的节目领先近180%。

尽管多次被央视批评、被广电总局责令整改,《非诚勿扰》却屡屡重生,热度不减。

主持人孟非和搭档乐嘉的身价更是水涨船高。孟非曾凭借《非诚勿扰》获得“年度最佳主持人”等奖项,并被国内多所大学传播与新闻学院聘为客座教授;乐嘉嘉光的书《七彩眼识人》销量100万册,并多次再版。

当《非诚勿扰》霸占电视荧幕时,受到了不少批评。

节目开播以来,关于“托儿满天飞”的质疑不断。

知名主持人曹可凡直言,虚假比庸俗更可怕。他宁愿忍受电视节目的粗俗,也不愿忍受谎言,因为谎言的后果是毁灭性的。

娱乐评论家谭飞甚至愤怒批评《非诚勿扰》把“娱乐至死”提升到了更可怕的程度——“娱乐到了廉价的地步”:

节目每次播出,都成了“华山谈便宜”。女嘉宾们如怪物般出现,以恶言恶语为暗器向观众射击。

自从《非诚勿扰》之后,电视相亲节目就开始骚扰观众。

节目里的女人因为钱而变得廉价,男人因为女人而变得廉价,栏目因为噱头而变得廉价。在“廉价”二字的催促下,女人成了最物质化的词语。

《非诚勿扰》收视率的成功,让《占便宜》成为卫视间的竞争利器,相亲节目也成为被模仿最多的综艺节目。

我们真的不需要相亲节目。那些社会敏感点本应疏导,但《非诚勿扰》却用虚假和低俗,让原本可以缓解社会整体焦虑的节目,成为制造焦虑、加剧困难的根源。一。

谭飞的评论虽然尖锐,但也极其准确。

因为男嘉宾愤怒批评马诺的视频中也充满了“女人就像狗,有钱就带走”等侮辱性言论。

就连美国《时代》杂志也表示质疑:“中国电视相亲节目:为了金钱还是为了爱情?” 》。

这些年来,那些当时震惊所有人的女嘉宾,常常被揪出来,反复鞭打。

不过,随着节目信息逐渐公开,批评该节目的声音也越来越少。

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年轻无知的女嘉宾悔恨的态度,但谁能看到那些被节目误导却无法发声的沉默观众呢?

十二年前,有记者问孟非《非诚勿扰》是否有欺骗成分。

孟飞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他将“炫耀”的嫌疑归咎于嘉宾,理由是“每个人都想在公共场合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他还指出,在高雅的领域,人们的品味不同,但在粗俗的领域,人们的爱好却大致相同。

有趣的是,如此精通心理学和沟通法则的他,在被问到对马诺自曝自己被“吞噬”有何看法时,却表现出了不合标准的困惑:

马诺如此受欢迎,我什至不知道为什么!

他大概忘记了,他只是在分析程序成功的原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