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曾国藩,但成功的曾国藩只有一个
图一:曾国藩
曾国藩是一个普通人,但他也很愚蠢。曾国藩也常说自己愚蠢,“吾生短于才”,“吾性愚而温柔”。
也许曾国藩是出于谦虚才这么说的。不,不。他的同僚左宗棠一直看不起曾国藩,曾多次无情地批评他“缺才”、“无才”、“太缺才”、“每战迟缓”;他的学生李鸿章,也当面说他太“儒慢”,“(少全)总是谈论余的缺点,总是儒慢”。近代梁启超也说:“文征没有非凡的天才,但当时的圣人很多。”最直白的。
他的愚蠢并非毫无根据。曾国藩十四岁时,父亲曾林恕为他申请参加乡试。他连续六次失败。他考试不及格,甚至受到了学校的批评。称他的文章“不合逻辑”。什么是“暂缓批评”?古代科考,不仅写得好的文章可以上榜,写得不好的文章也可以上榜。经常放在列表旁边,当然这是一个反面例子。 “挂牌批评”有六个级别,“文理文盲”是最差的级别。
就连民间也编造了曾国藩愚蠢的故事。曾国藩高中成名后,湖南农村流传着一个关于他小时候读书的小笑话。他说自己从小学习就很刻苦,每天要背下一篇才睡觉。一天晚上,当他坐在书桌前背《岳阳楼记》时,一名小偷潜入他家,爬上房梁,打算等全家人都睡着了才下来偷东西。没想到曾国藩的文字我记不住。小偷在梁上睡了两个晚上。当他醒来时,看到曾国藩还抱着他在那里。听之,连贼都能念。后来,小偷实在忍无可忍,就从房梁上跳下来,指着曾国藩的鼻子大喊:“你这么笨,还念什么书?听我念给你听!”他一边说,一边从头到尾背诵了一遍。说完,就摔门走开,留下曾国藩愣在房间里。
看来他的愚蠢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曾国藩就这样,在官场沉浮几十年,在大臣中身居高位,成为中国历史上举世瞩目的人物。
中国当代政论家梁启超说,曾国藩不仅是整个中国历史长河中非常罕见的人物,而且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人物之一。
曾国藩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德高望重,在国外也备受推崇。美国学者黑尔称曾国藩是远东的华盛顿。
为何愚如大众的曾国藩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和评价?是什么让他成功?
逆境:顽固的家庭
今天,当人们谈论如何获得成功时,肯定会强调高情商的必要性。
在当今日益内卷化的社会,竞争也日趋激烈。如果你的情商很高怎么办?如果你没有高逆商,最终就会前功尽弃!一个人无论处于哪个时代,一生中总会遇到挫折。这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人的情商如果达不到标准,情商再高也是没有用的。一切最终都会消失,因为他过不了某个门槛!我们身边这样的案例还太少吗?
曾国藩逆行生意很好,跟随祖父曾玉平、父亲曾林恕。否则,曾国藩将成为一个无名人物,不为人们所谈论。
曾国藩深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祖父曾玉平为了家中当官,光宗耀祖,不顾周围人的劝告,一心供养儿子曾霖求学。但曾林书参加了十六次考试,未能考中进士。十四岁的曾国藩被允许进入考场。没想到,他连续六次考试都没有考上!这些都成为周围邻居茶前茶后的笑话。
曾国藩确实不太聪明,但好在他能够经受住挫折和失败,才有后来的成就。如果是别人,恐怕早就放弃了。他的对手洪秀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两人的命运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勤奋和谦虚:成功的重要途径
释义:成大事者先靠知识,其次靠才干。
古话说,勤能补拙。
虽然大家都嘲笑曾国藩的愚蠢,但没有人不认可他的勤奋。曾国藩本人也勤奋刻苦,十分重视勤奋。曾国藩回忆道:“诸侯国愚昧无知,从八岁起,就侍奉太子在家学,早晚讲学,指点画耳,达不到目的,就给复令,复三遍,迷惑者,可解之。”
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够天生具有非凡的智力?能有所成就的人真是屈指可数,又有谁不需要后天努力呢?
曾国藩的成功除了努力之外,也与尚卓密不可分。他相信“天下最笨的人,可以打败天下最巧的人”。很多人都梦想着有一天成名或者赚上亿,却忘记了它是沉淀和积累的结合。
有时,笨拙胜过敏捷。笨拙地做事会让你更可靠!
反思:前进必须走的路
曾国藩虽然愚蠢,但他也懂得反思。反思帮助他找到了成功之路。他还提到,自己连续六次考试不及格,被学校“训斥”。这一次是从未有过的打击。他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想找出失败的原因。为他科考成功埋下种子的非常重要的行为之一就是他反复将自己以前的试卷与成功的范本进行比较。别人有什么好呢?你这人怎么回事?一旦对比对比,你的情况自然就清楚了。这是一种反思的行为。经过这次反思,我终于在第七次科考中获得了状元称号。第二年,再次进士,第三年又进士。
(此处已添加书卡,请前往头条平台查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