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一个说真话的人
点击上方“阅读文章”即可订阅!
本文根据王民南教授的演讲和对话整理而成。转载事宜请联系后台。
从笛卡尔到福柯
福柯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是什么?
现代欧洲哲学,或者说现代哲学,一般来说有几个关键人物:第一个关键人物是17世纪的笛卡尔。笛卡尔的兴趣是什么?笛卡尔讨论了“什么是人”以及一般意义上的“人”;但在18世纪,康德是另一个关键人物。他讨论了这个时代是什么以及这个时代的“人是什么”。讨论的是“具体的人”是什么,他讨论的是“我是谁”——即此时此刻的我是谁?康德把笛卡尔的普遍人变成了此时此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个具体的、特殊的人。这个人是什么人?这就是康德和笛卡尔的区别。
那么福柯在说什么?福柯讨论了“我是如何成为的”这个问题。福柯讲的不是人的本质,而是历史如何一步一步把我们塑造成此刻的我们——这就是福柯的家谱。
从古希腊开始,欧洲文化是如何将古代人转变为基督教时期的人,又如何将基督教时期的人转变为现代人,又如何将现代人转变为今天的人呢?今天的欧洲人是如何一步步塑造的?我觉得这是福柯的问题,也是福柯的特色。
塑造主题的三种方法
福柯自己说,他讨论的不是权力问题,而是主体问题。在他的历史谱系中,他讨论了塑造欧洲历史主题的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排除方式。也就是说,如果我想成为我自己/获得我的主体性,我就必须排除那些与我相反或不同的人,孤立他们,囚禁他们。我孤立并排斥其他人。获得自己的主体性的方法。比如理性的人关押疯子,守法的人关押罪犯,异性恋者排斥同性恋者等等。
形成主体的第二种方式是通过知识和学科来勾画人的形象。这就是《文字与物体》的主题。也就是说,“人的概念”、“人类的知识”或者我们的“现代人的形象”——我们所说的人文主义,我们赋予人们的各种想象、各种知识——都是通过各种学科来建构的。这就是现代意义上的人的诞生。
古希腊没有这样的人的概念,中世纪没有这样的概念,甚至17、18世纪也没有这样的概念。直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我们现代意义上的人的概念才出现。经济学、生物学、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创造了人类的概念,这就是福柯所说的主体的智识形象。然而,从尼采开始,这种人类的知识观开始崩溃——福柯接着到尼采讲“人之死”。
塑造主体的第三种方法是塑造你自己。福柯主要讲的是古希腊人的自我技术。希腊人不断塑造自己。他们不断地把自己作为塑造自己的对象,通过各种方式修养自己,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人。主体。
史无前例的作家
福柯主要讲西方历史,也就是说,在欧洲文明史上,有这些塑造主体的方式。他从家谱上追溯了起源:从古希腊到今天,这些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排斥的历史、修身的历史、人文的历史,这些塑造主体的历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是福柯的主题,也是他的独特之处:人们如何成为自己?
福柯第二个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他的写作方式。如果你读过福柯的书,你会发现福柯的写作是前所未有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福柯是一位哲学家、历史学家和作家。
但没有任何哲学家、历史学家或作家这样写作。福柯的写作富有创造性——没有人像他一样写疯狂的历史、性的历史、监狱的历史。他的书籍的形式也与传统作品完全不同。他是一个以哲学的否定而出现的哲学家形象。他也是一个以否定历史的方式出现的历史学家形象。
福柯的著作非常引人入胜、非常直观、非常具有叙事性和戏剧性,最重要的是,非常富有诗意。他不可思议地将语言的美丽与严谨如此完整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福柯拥有如此多读者的原因。
福柯自己说,他受影响的一些思想家和他喜欢的一些哲学家是作家和哲学家。他喜欢尼采,喜欢巴塔耶、布朗肖和克罗索夫斯基,他们都是作家和哲学家。我们在西方哲学史上看不到这样的福柯形象。他的题材独特,他的表达独特,他的思想独特。
每本书的写法都不一样
福柯的另一个特点是他在每本书中使用不同的语言。每本书都是独特且完全不同的。每本书都是一件艺术品。
如果你把作者的名字抹掉,《文字与事物》和《疯狂与文明》,你绝对不会相信它们是同一个作者写的。他们讨论的对象如此不同,根本没有连续性。就语言本身而言,福柯的早期是非常华丽、非常辛辣、热情、令人目不暇接的。
但我们看到他后期的作品非常质朴、淡雅,没有了早期的抒情性。它们看起来就像古典作家写的优雅的散文。 《管教与刑罚》融合了前期的雄伟与后期的优雅。这本书既热情又异常平静。你可以在书中看到他的愤怒,但你也可以看到这种愤怒是克制的,你可以看到他的隐忍。甚至他构思每本书的方式也不同。
就像《知识考古学》一样,它完全是推测性的。这本最接近西方哲学传统的哲学书,就像一个迷宫。几乎没有材料,没有注释,也没有思想来源。构建你自己。
《管教与处罚》全是档案,根本没人看过的监狱档案。所有的论证都是基于档案和材料——他可以通过详细、具体的材料进行思考,他也可以放弃任何对具体材料的思考。
我们可以说,福柯的写作方式是令人着迷的。没有人像他一样写作。因此,他的作品最初在学院里是被拒绝的,这与学术写作不同,但今天学院已经完全接受了福柯。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说福柯已经占领了学院。
尤其是在美国大学。学院接受了福柯,但学院永远无法模仿福柯。学院不能像福柯那样写作。他突然奇迹般地来到了大学。大学受他的影响很大,但大学却永远接触不到他。高度。
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福柯的魅力在于他的个性。福柯本人很有趣。我简单说一下我所了解的它的几个特点:
福柯于1984年去世。在他去世前几个月,他在法兰西学院发表了一场主题为“讲述真相”的演讲,也许巧合的是,“讲述真相”是他的最后一次演讲。其实“说实话”三个字说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要一直说实话是非常困难的。福柯分析的是希腊人的“说真话”。我想这或许也是福柯的自我要求。到底什么才是说真话呢?福柯的“说真话”有以下几个特点:
坦率。没有任何修饰,只是简单地说话。
他相信他说的是真的;他相信他说的是事实。
他觉得自己有责任说实话。他觉得这个真相必须说出来。他不是被迫说出来的,而是出于责任才说出来的。
对比你强大的人说实话,比如大臣对君主说实话;学生向老师讲真话;孩子对父母说真话;弱者对强者说真话。只有弱者对强者说的话,才算说实话。
如果你想说一些让强者不高兴的话,就批评性地说出来,指出强者的弱点和错误。只有这样你才能说出真相。如果不是关键事实,就无法说出真相。如果我们综合来看,说实话需要很大的勇气。古人说实话总是冒着被砍头的危险。没有巨大的勇气是不可能说出真相的。这是我们必须特别强调的一点。
死亡有什么可怕的
福柯临终前为何要谈论这些问题?或许,他正在暗自回顾和总结自己的一生。他的一生就是讲真话。福柯的写作就是讲真话。他没有写任何恭维的话。他总是分析权力并对权力说不。
他不仅在理论上讨伐权力,而且在现实中他也是社会运动的中心人物。他多次面对警察这个国家机器,并徒手与他们搏斗。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战士。所以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
每次我在课堂上讲授福柯时,我都会给我的学生讲这个故事。福柯在美国讲学时,每周四都是学生接待日。有一天,一名学生去找他,敲响了福柯办公室的门。学生进来后,坐在福柯面前,心里忐忑不安,因为他见到了大师,也见到了当代的苏格拉底。福柯一看就知道这个学生是同性恋,因为福柯本人就是同性恋。
福柯让他放松下来,慢慢地和他聊天。聊了很长时间。下班后,两人一起去坐地铁。这位学生走在路上,彻底敞开了心扉。他开始向福柯诉说自己内心的一些焦虑,说自己喜欢文学和艺术,但父母希望他有一份合法的职业,比如当律师或从事金融工作。 ,因为艺术家基本上属于那种没有前途的职业。所以他很困惑。他想从哲学家那里找到答案。他该怎么办?
当福柯到达地铁入口时,拍拍他的肩膀。他没有太多建议。他只是简单地说,做你想做的事。充满勇气,不要害怕——不要害怕生或死。 。然后福柯拍了拍他的肩膀,下楼去坐地铁。
看到这个情节我很感动:不要害怕,不要害怕生,也不要害怕死。是啊,有什么好怕的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