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胡言乱语1898年春节看什么书
戊戌年春节应该看什么书?
谢东
读书与春节、戊戌年无关。 与他们有一切关系的是我。
我们先来说说春节吧。 春节期间,从除夕到初六放假。 过年这几天,早年的重点就是吃。 吃什么,怎么吃,有时和谁一起吃,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有时会困扰我并让我难以做出选择。 如今,食物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有时候一家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管是否过年。 他们遵循一百年前的规则,尽可能多地吃鸡、鸭、鱼。 一日只有三餐,我的习惯是去掉一顿正餐,一日两餐。 即使选择起来有点困难,但解决起来还是很容易的。 起初除了吃饭,我还看电视。 那时,央视春晚看完就会成为人们的话题。 一时谈起也不觉得恶心。 后来实在看不下去了,就不看了。 后来我也不看电视了。 几年来,人们都说,好的电视剧只能在网上看几集,如果你能忍受,就下载或在线观看。 这些年来我看过其中的几部,但现在我什至没有精力去讨论它们。 因此,新年期间看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戊戌年的春节也是春节。 我只记得120年前,一群知识分子发起了维新运动,一时掀起风波。 可惜维新被镇压,参与维新的人不是被杀,就是被释放,不是被释放,而是被流放、逃亡。 结果,菜市口的血还没干,清朝就将龙旗丢在了孤儿寡妇手中。 刚刚成立的中华民国,日子并不好过。 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了让这个国家和人民变得更好而努力奋斗,但最终却没有机会实现。 不用说,人民和国家谁更重要,是混乱和不明确的。 有人说国家重于人民,纯属无稽之谈。 没有一个地方先有国家,然后人来到这里,从猿进化到人类。 然而,国内从人类退化为猿猴的人却不少。 人们不够聪明。 总有人想欺骗你,但也有人愿意这么做。 他们自然不会有被欺骗的感觉,也不会让别人有被欺骗的感觉。 不管你是否被骗了。 对你的善意无法与对他的善意相比。 前几天,一位老诗人指责一位年轻诗人不考虑人类的命运和祖国的未来。 双方很快都有了支持者。 我吃瓜喝凉水,看热闹了一阵子,最后还是没看懂。 为什么老诗人就要求一个特定的人考虑人类的命运和祖国的未来,仅仅因为他老了? 衰老是人类的自然规律,不是通过努力就能换来的。 如果一生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那还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 更不用说拿它作为炫耀的资本了。 而老年人难道不知道踏踏实实的照顾粮食和蔬菜才是最安全的吗? 120年,说长不长,但一个人活在过去很难,所以也说不短。 120年来,很多东西代谢了,也有很多东西保持不变。 当然,这可能是同一件事。 精神没变,又变了。 一个时尚的名字。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无论我爱她有多深或多浅,我总是希望她越来越好,我不忍心看到她老、病、颓废。 这大概也算是关心人类的命运,关心祖国的未来,但我只是自己想一想,不问别人。 我敢希望的是,大家不要让事情变得更糟。 冬天已经很冷了。
如果你明白这些废话,那就继续读下去吧。 下面是一本书。 春节期间,还可以看书。 1898年,你也应该读点书。 这里选择了十一种类型。 如果有什么标准的话,也只有两个。 一是值得一读,二是在集谷书店可以买到。 顺序并不重要,顺序也没有特殊意义。
1、李陵《迷失的狗——我读论语》
推荐理由:你曾经有过一个理想,想在现实中寻找一个精神家园,但后来失败了。 也许你想放弃,或者责怪自己。 我劝你再坚持一会儿,因为你现在的状态和孔子很像。 相同。 你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更像孔子。 当然,推荐《论语》的理由还有很多,但李陵说,这就是“我读”了《论语》,对每个人来说也是如此。 每个人都可以读,也是为自己读。
2、胡适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推荐理由:其他书也不错,但重点是胡适。 我几乎认为,不读胡适,就是坚持做傻子,毫不动摇。 我很佩服这种盲目的自信。
3、戴炎《三国志讲义》
推荐理由:一般来说,很多人都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但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却不多。 一本教科书不能完全解释《三国志》,但它可以告诉我们如何读它。 更重要的是,有必要阅读一些原文。 原文面前人人平等。 看后来的作品总是有差距。 在第一个层面上,这就像只吃咀嚼过的食物。 可能有营养,但还有其他东西。 这种施舍不是给你嚼的,而是吃给你看的。 明白了之后就可以自己吃了。
4、叶嘉莹《论陶渊明饮酒仿古诗》
推荐理由:我喜欢读诗,也喜欢陶渊明的诗(受梅里村林良音的影响),但也喜欢叶嘉莹这个老太太,谈诗。
5、颜耕旺《治国史三书》
推荐理由:学历史的人读这本书自然会有所收获。 不学习历史的人也能了解这些知识以及从事这些知识的人的生活。 我想说的是,让自己成长为一个“做这件事”的人,并不容易。有些看似简单、基本,却很容易被忽视的东西,才是真正的金钱。
6.阿伦特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推荐理由:汉娜·阿伦特的另一本名著是《极权主义的起源》,看起来需要一点勇气。 毕竟,这不是一本受欢迎的书。 这篇报告不是一本通俗读物,但它的主题却太平常了,以至于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其中,扮演着“平庸之恶”这个可怕的角色,当它变得邪恶时,它就变得令人恐惧。
7.徐吉林的《家国天下》
推荐理由:我是谁? 我们是谁? 家在哪里? 国家在哪里? 世界在哪里? 你想通了吗? 想弄清楚确实不容易。 你有没有想过弄清楚它? 每天多次说“我……”并不意味着你了解“我是谁”。 了解你自己以及你是如何成为现在的自己的。
8、司徒林《南明史》
推荐理由:在我们的通史系列中,有些人被忽略了,就像突然从历史中消失了一样,比如匈奴人到哪里去了? 被驱逐的元(蒙古)去哪儿了? 1644年清军入国的时候,我们说的是“清史”。 朱元璋的后人对此有何看法? 那么明帝国那些不与清廷合作的官僚呢?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可能就在于我们确实应该更加关注那些小群体。 它们并不小,它们是故意变小的。
9.齐泽克的“笑话”
推荐理由:这本书版面小,字数少,可以很快读完,但价格较高。 不过,当你读第N遍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价格并不高。 即使你花再多的钱,也无法改变与阅读这本书相媲美的乐趣。 书的封面很黄,内容不限。 在不剧透任何内容的情况下,现在我们想谈谈烧脑。 有些事情会烧坏大脑。 这本书也燃烧大脑,烧掉的是坚强的思想。
10.《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孩子对话》
推荐理由:孩子有一个孩子的世界,大人会忘记自己在那个世界时是什么样的。 这本书主要是写给成年人的,提醒他们不要毁掉孩子的童年。 通过保护您的孩子,您正在完成自己的救赎。
11.《1950年后的美国诗歌:创新者与局外人》
推荐理由:一梅阁的主人讲了一个故事,说居然有人指责她玩日本人开发的游戏,大概是青蛙的游戏。 哈哈,我觉得这个控告者只能接受中国产的蟾蜍! (我很抱歉。) 也许我的读者不会指责我推荐美国诗歌,因为显然重点是诗歌,它可以来自任何国家,好的诗歌很重要。
——生活就不能没有诗吗?
——是的,你不能。
——诗歌能给我带来什么?
——我再回答第一个问题,没有诗。 你会没事的!
就这样!
——十一本书? 做到完美不是很好吗?
——只有完美才是好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春节只有7天,十一本书你都能读完吗?
——这么厉害,当然可以! 我自己选一本最喜欢的,七日能读完一本,真好! 如果你都喜欢的话,不妨一一慢慢地读。 至于先选哪本书,我不推荐。 去年过年的时候看了季羡林的《牛棚回忆》,那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春节,还不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