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送艳俗直播,难道新巨人今日头条真的开始作恶了?
今日头条即便没有缺失头条,却再度出现在了央视新闻的报道中,然而,这次的报道似乎并非喜讯。
央视报道指出,部分资讯应用涉嫌传播低俗直播内容,而以个性化推荐著称的今日头条,亦因涉及低俗信息再次受到关注。就在不久前,今日头条刚刚完成了由红杉资本、建银国际等机构投资的10亿美元D轮融资,其估值已超过110亿美元。这个崭露头角的新星,常被媒体与美团、滴滴相提并论,并一同被称作“TMD”。紧随NSS和BAT之后,我国互联网领域再度涌现出“三巨头”。然而,今日头条等企业与成为巨头尚有一段距离。
若想加冕为王,必然要承担相应的重任。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昔日谷歌初创时期便确立的“不作恶”的隐性信条。如今,看似蒸蒸日上的今日头条却屡因低俗内容遭受广泛批评,这究竟是整个行业的普遍问题,还是今日头条在成为行业巨头之初便开始了不良行为?
今日头条为何会出现“艳俗直播”?
依据央视报道,自2016年下半年起,今日头条客户端不时地发送直播节目链接,点击进入后可浏览名为“火山直播”的专区,该区域聚集了众多穿着暴露的女主播,且用户还可下载相应的独立应用程序。
令人费解的是,在2016年下半年,今日头条官方对于打击色情低俗内容的态度异常坚决,8月份,共有311个头条号因涉及此类内容而受到惩处;9月份,又有104个头条号因同样问题受到处罚;到了10月份,再次公布了254个因相同原因被处罚的头条号。长期以来,今日头条频繁遭受批评,内容被认为过于低俗,这种情况显然与一个市值达数百亿美元的企业形象不符,这也使得人们能够理解其官方为何致力于打击低俗内容的举措。但问题是,“火山直播”等涉嫌传播低俗内容的平台为何总能避开被列入处罚名单的命运,这究竟是纯属巧合,还是有其必然性?
这里有三个猜测:
1、今日头条故意留“后门”。
今日头条凭借其6亿以上的活跃用户和日均超过6600万的活跃用户数,已经占据了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地位,同时也吸引了众多人的羡慕目光。令人好奇的是,尽管央视对其进行了严厉批评的“火山直播”,在“百团大战”的直播竞争中并未广为人知,然而这类直播平台的流量却正是得益于今日头条等平台的推广。
根据“火山直播”的官方信息,该公司的法人代表是梁汝波,他担任今日头条的副总裁,而监事华巍则是CEO的助理。由此推断,“火山直播”很可能是今日头条内部孵化出来的项目。在“火山直播”刚上线时,它得到了今日头条的大力支持,被推荐为一级频道,并且享有了今日头条个性化推荐的“优先推荐权”。今日头条涉嫌故意设置“后门”,这一点不难理解,特别是考虑到“火山直播”的推送通常发生在深夜,其内容标题颇具挑逗意味,难免让人联想到其有触碰边界的嫌疑。
2、头条号故意钻空子。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于去年年底揭晓的“净网2016”专项行动中,今日头条、新浪新闻等平台名列其中。尽管我们承认今日头条在整治低俗内容上持有积极立场,但实际情况却是,该平台及其违规的头条号已经陷入了不断追逐的循环,这一现象似乎与个性化阅读的漏洞和商业运作中的原罪有关。
在人工对抗算法的较量中,今日头条明显选择了算法一方,其令人瞩目的用户数量激增,促使四大门户网站纷纷进行改版与革新。然而,依据个性化推荐的机制,用户使用时间越长,算法便能越加精确地实现内容匹配,从而向用户推送更符合其喜好的信息。换句话说,若用户长时间接触低俗内容,算法可能会将其引导至风险区域。尤为关键的是,今日头条打造了一个由自媒体构成的内容生态(即头条号),然而为了增加阅读量,不少作者在平台上发布了低俗且具有挑逗性的内容。鉴于今日头条未能有效形成用户自我管理机制,且违法内容的打击成本相对较低,这无疑为低俗内容的滋生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土壤。
3、过于超前的价值观。
今日头条是一家以技术和算法为核心驱动的企业,其运作模式中并不设有总编辑一职,而是通过算法来为用户筛选并推荐内容,这一理念亦为张一鸣所多次重申。从理论层面来讲,这种理念颇具合理性,用户应当有权自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信息,而不是受到所谓“编辑”个人喜好的左右。然而,当这种过于理想化的价值观与当前国民的素质水平以及商业环境相结合时,已显现出一些不协调之处。
低俗内容的创作者始终存在,而这些内容的接受者对此也毫不掩饰,这形成了一个不良的循环。而且,在用户基础初步建立之后,今日头条的扩展步伐显著加快,直播、短视频、微头条等多种内容形式接连推出。今日头条作为一家商业机构,其运营离不开流量的驱动和用户数量的增长,这两者对于吸引投资者至关重要,同时,通过实现盈利来提升公司估值也是其目标之一。因此,今日头条在内容领域加速布局的做法不难理解,尽管这样做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内容导向。可以预见,“火山直播”事件已经对今日头条的管理层产生了影响,他们急于将流量转化为收益,这种急功近利的态度很可能会在内容制作和管理上暴露出一些问题。当现实和价值观出现冲突的时候,今日头条会停下来亡羊补牢吗?
或许结果并不乐观。今日头条标榜自己为一家技术企业,然而,正是这家企业在国内内容分发领域掀起了波澜。新闻聚合与个性化推荐已成为潮流,连四大门户和BAT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今日头条的黄金时期似乎正在逐渐消逝。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面对众多成熟对手,他心中又会作何感想呢?
今日头条的焦虑和半途效应
“火山直播”这起事件并非今日头条首次在低俗内容上遭遇挫折,甚至可以认为,在今日头条眼中,与商业发展及未来前景相比,内容上的小瑕疵显得不再那么关键。然而,在内容方面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正是今日头条焦虑情绪的直接反映,而这种焦虑情绪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冲突、生存与迷茫。
在之前,今日头条的对手仅有四大门户网站和一点资讯等,然而时至今日,微头条对微博构成了挑战,短视频领域则与快手、秒拍展开竞争,而移动广告业务更是分走了百度和阿里的市场份额。由此,今日头条不得不面对来自各大巨头的围攻。
生存:今日头条的优劣势已被巨头们洞悉,各大平台如天天快报、网易号、大鱼号、一点资讯、百家号等均纷纷下注于个性化推荐,并采取补贴等策略以争夺优质内容,此举无疑将对今日头条的流量及用户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今日头条单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已高达76分钟,这一数据成为其吸引广告商的重要筹码。为了巩固这一优势,今日头条不得不积极引入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内容形态,尽管目前尚无充分证据来证实这一策略的正确性。
心理学中存在一个术语,称作“半途效应”,它描述的是在激励过程中,当进展至中途阶段时,由于心理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对目标行为产生的一种消极影响。对于今日头条而言,距离成为新巨头仅有一步之遥,却频繁遭受旧巨头的挑战,正处在最易犯错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最易陷入“半途效应”的困境之中。
今日头条推出“艳俗直播”的行为,标志着其开始走错路。要理解这一点,必须从其为何要开展直播活动说起。尽管关于今日头条拥有6亿用户的数据真实性存疑,但不容置疑的是,在多数用户心中,今日头条被视为一个纯粹的“新闻应用”,而非它所宣称的“个性化推荐平台”。因此,如何引导流量,以及引导的方向,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今日头条所进行的探索中,微头条与短视频确实精准把握了内容发展的关键环节,尤其是短视频在提升用户在今日头条的停留时间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直播可能并非最优之选。
一方面,直播与今日头条资讯平台的定位并不相吻合,短视频更适合作为承载内容的媒介,然而直播作为内容传播途径的条件尚未成熟,像花椒、映客这样的平台更多是扮演着娱乐角色的;另一方面,今日头条及内涵段子为直播平台带来了庞大的流量,但拥有流量后还需优质内容来实现盈利,而内容上的不足是所有直播平台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常见的现象就是转向制作低俗内容,追求快速收益,今日头条旗下的“火山直播”也不例外,未能摆脱这一命运。
实际上,在今日头条崭露头角之际,其低俗内容在吸引新用户方面效果显著,然而随着今日头条成长为行业巨头,无论是展望未来还是维护品牌形象,进行一次彻底的“净化”显得尤为必要。若忽视自身核心价值观,单纯追求流量,刻意放大人性的弱点,这将成为今日头条犯错的起点。令人不寒而栗的是,火山直播是否仅仅是今日头条犯错的冰山一角呢?还是说仅仅浮现了冰山一角?
张一鸣对技术充满敬仰,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达过“不干坏事”的信念,然而,他希望“低俗直播”的推送只是偶然发生的一次事件。
Alter聊IT
搜狐、百家、界面、虎嗅、钛媒体、雪球、知乎等三十多个知名平台均已接纳我们的入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