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民间风传黑色笑话:我们离开,把伊拉克留给美国?
美国媒体提到,伊拉克民众近期频繁讲述一则笑话。其内容大致为:伊朗正竭力将美国驱逐出伊拉克,而美国也在全力试图将伊朗逐出伊拉克。那么,我们伊拉克人是否应该离开自己的家园,将其留给你方呢?
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于1月8日发布消息称,近期伊拉克民众频繁展现出一种宿命式的幽默态度,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与伊朗的关系已从紧张对峙升级至相互攻击,而伊拉克却不幸成为了这场冲突的主要受害者。然而,在这些笑话背后,人们深感对华盛顿与德黑兰爆发全面战争的极大忧虑;他们忧虑伊拉克可能沦为战场,伊拉克民众可能沦为棋子,甚至可能成为牺牲品——这种情况并非首次发生。
报道指出,对于每一位踏入巴格达的访客而言,这种不安情绪无处不在。这座城市曾被誉为“和平之城”,然而自2003年美军入侵以来——甚至在那时之前——和平的踪迹便已消失殆尽。
令人忧虑的信号在直升机和无人机的轰鸣声中显现,这种声音已成为首都日常生活的常态伴奏。忧虑的信号同样在车流中显现,平日里热闹非凡的街道在下班后变得空旷寂静。咖啡馆、餐馆,甚至超市都鲜有人至。
巴格达购物区的中心位置坐落着一家名为钻石商城的七层综合购物中心。在这座商城的地下楼层,有一家化妆品店,店内,阿里·伊斯梅尔独自一人坐在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口红和彩妆盒之间。
1月2日,钻石商城正式迎来了开业。伊斯梅尔表示,开业首日,客流如织,生意十分红火。顾客络绎不绝,以至于他和另外三名工作人员都忙得不可开交。然而,转折发生在次日,一架来自美国的MQ-9“死神”无人机袭击了伊朗将军苏莱曼尼以及伊拉克准军事组织领导人阿布·迈赫迪·穆汉迪斯。
伊斯梅尔表示,自那之后,我们的生意规模已经缩减到原先的四分之一。我曾联系过其他分店,情况也是如出一辙。那些曾经顾客络绎不绝的店铺,如今却变得门庭冷落。
隔壁那家女装店的店主盖斯·法迪勒表示:“这里的居民都显得非常疲惫。”
法迪勒提及了“伊斯兰国”及其在巴格达附近的大规模势力。他指出,即便是在那段时期,伊拉克民众的恐惧程度似乎也不及今日之甚。
报道指出,他们更为忧虑的是,特朗普总统在本周初期曾明确表示,一旦巴格达试图将约5200名美军从伊拉克驱逐出境,美国将采取制裁措施针对伊拉克。
特朗普于1月6日发表言论称,若对方执意要求我们撤离——且我们并非在极其融洽的氛围中离开——那么我们将以空前的严厉手段对他们实施制裁;这种严厉程度,甚至会使我们之前对伊朗的制裁措施显得相对宽容。
报道指出,特朗普的威胁让众多人联想到萨达姆·侯赛因统治下的伊拉克,那时美国及他国对其实施了几乎全面的封锁。这场封锁让伊拉克陷入困境,与世隔绝,全国民众饱受饥饿之苦。
其他商人则在为艰苦时期做准备。
哈桑·哈穆迪,这位欧洲某知名发动机油品牌的经销商,坦言:“尽管我的销售业绩仅为往日的半数,我却不得不将采购量增加一倍。这主要是因为我担心即将到来的制裁措施会中断我们的供应链。而且,我们预计今年的形势将会更加严峻。”
报道指出,这种无力的感觉,以及被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压迫的体验,同样让伊拉克的领导者们感到困扰。
伊拉克临时总理阿迪勒·阿卜杜勒-迈赫迪于1月7日夜间在电视上发言表示,当前形势异常紧张,问题错综复杂……这关乎重大事件,重要性远超本地区任何一国。没有任何一个大国能够独立掌控局势或明确发展方向:美国无法做到,欧洲同样不行,本地区各国也无法,伊朗亦然,我们亦然。(编译/卿松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