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冷笑话漫画版网上热传,网友直呼:还是古人更有趣
对于那些一看到古文就感到头疼的人来说,朗读一段文言文仿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然而,豆瓣用户“撷芳殿洒扫”却持有不同的看法。他将《笑林广记》和《古今笑史》中的许多文言段子以漫画的形式呈现,并附上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句子,使得笑话的幽默之处变得清晰可见。“撷芳殿洒扫”所创作的这组“古代笑话系列”相册在豆瓣上赢得了众多网友的喜爱,收获了几百个点赞。网友表示,没点文化还看不懂这些段子,还是古人更有趣。
古代笑话有了漫画版
一位富豪询问“姜”字(即“姜”字的繁体写法)该如何书写。他被告知应先写草字头,接着是一字,再是田字,然后又一字,又一字,最后又一字。那人按照指示写下草、壹、田、壹、田、壹,写完后不禁戏谑道:“天杀的,竟如此欺骗我!”这则名为《姜字塔》的笑话初看之下并无明显笑点,然而当“撷芳殿洒扫”这幅画将其呈现出来时,其中的幽默感便立刻显现出来。这则笑话的幽默之处在于汉字的繁简差异,比如“姜”字的繁体写法是“薑”,若将它的组成部分拆分来看,包括草字头、田字和一横,而“一”字本身还有一个容易让人混淆的写法“壹”。将草字头、壹字和田字组合在一起,汉字“薑”就仿佛变得十分高大,宛如一座塔。这就是“姜字塔”笑话的解读。在“撷芳殿洒扫”的漫画中,富翁用毛笔书写“薑”字时,发现一张纸的面积不足以容纳,于是他不得不额外粘贴了一张纸张,方才完成了“薑”字的书写。
这些古代笑话之所以引人发笑,是因为它们巧妙地利用了汉字的繁简转换、谐音以及不同的意义。不仅如此,漫画作品还不断地对观众们的古文水平进行着挑战。例如,在名为“野味”的漫画中,画面上“撷芳殿洒扫”的旁边,巧妙地搭配了“天玄宇洪字号自左向右”的文字。网友对漫画中“野味”与“也未”的谐音梗感到趣味盎然,然而对于“天玄宇洪字号自左向右书写”的来源却不太明了,因此在评论区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撷芳殿的清洁工作完成后,我们迅速与粉丝们展开了交流,提到明代科举考试的卷子,如天字号、玄字号、宇字号等,它们的文字都是从左至右排列,这与现今的阅读习惯一致;而相对的,地字号、黄字号、宙字号等则是沿袭了自古以来的自右至左的书写方式,呈现出一种对称的美感。
作者希望更多人了解古代生活
若以现代人的笑话类别进行划分,“撷芳殿洒扫”这一古代笑话集更倾向于被归类为冷笑话。古人的幽默感往往更为内敛,然而阅读完毕,人们也能从中领略到诸多古代的风俗与知识。
董进,笔名“撷芳殿洒扫”,系湖南籍的自由撰稿人。他所创作的“古代笑话系列”漫画,其文字内容悉数源自《笑林广记》与《笑赞》等古代笑话汇编。自去年起,董进便陆陆续续地进行绘画,至今未歇。谈及创作动机,董进表示:“我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在翻阅《笑林广记》等笑话集时,深感趣味盎然,便决定以漫画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现代之人难以全面领会古人的幽默之处,漫画亦仅能描绘出古代笑话中适宜展现的部分。以易于理解的形式,便能使众多人更好地认识古代百姓的日常生活。
@扬子晚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