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溶溶:为童话而生 也活成了童话

2025-07-18 -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让孩子们欢笑,也能让成年人重温童年的美好。他是一位始终保持着童心的快乐“老顽童”,同时也是“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角色的创造者。他翻译了《夏洛的网》、《安徒生童话》等众多世界儿童文学名著,翻译字数累计超过千万,不仅是一位翻译家,还是作家、诗人、编辑和出版家,被尊称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开拓者”。深耕儿童文学八十载,如今依然笔耕不辍,他就是任溶溶。

任溶溶先生

“其实我不叫任溶溶”

今年五月十九日迎来了任溶溶先生的百岁诞辰。近期,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铁凝,以及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均向任老送上了贺信。信中表达了对任老百年诞辰的祝贺,并称赞道:“任老热爱孩子、热爱生活、热爱文学,性格开朗、乐观豁达,将创作儿童文学作品视为自己人生中最快乐、最乐意从事的事业。”百岁高龄的任老,作为儿童文学的巨擘,依然笔耕不辍。他以其令人钦佩的品格和始终如一的创作热情,为新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指引方向,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任溶溶先生

我名叫任溶溶,但我的真名并非如此。我家确实有一位名叫任溶溶的人,她正是我的女儿。在开始儿童文学创作时,我频繁地使用笔名。恰巧那时我的女儿出生,我欣喜若狂,便直接将女儿的名字作为笔名。随着时间的推移,以“任溶溶”署名的儿童文学作品逐渐增多,这个名字也逐渐成为我和女儿共同的象征。

任以奇,字任溶溶,1923年5月19日诞生于上海,1945年从大夏大学中国文学系顺利毕业,1950年起在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担任职务,1952年转至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1973年又加入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则投身于上海译文出版社。

任溶溶曾提及,他踏入儿童文学翻译与创作的领域,实属偶然。1945年,他翻译了一篇土耳其的儿童短篇小说。次年12月,《儿童故事》杂志问世,他的大学同窗,时任杂志编辑,邀请他协助翻译儿童文学作品,由此开启了他的专业生涯。

任溶溶走进一家外文书店,被外国迪士尼出版社的儿童读物精美的装帧和插图深深吸引,于是购买了一大摞外国儿童读物。在这色彩缤纷、生动有趣、充满想象力的儿童文学天地中,他流连忘返。自此,他不仅为《儿童故事》杂志每期贡献了若干篇翻译作品,还亲自翻译、编写、设计并自费出版了诸如《小熊邦果》、《小兔顿拍》、《彼得和狼》以及《列麦斯大叔的故事》等儿童读物。

20世纪80年代,任溶溶在工作中

任溶溶曾提及:“我踏入儿童文学领域纯属偶然,然而回顾往昔,我发现,在我投身儿童文学之前,我的生活轨迹仿佛早已在默默地为这一事业做着铺垫。”

他自幼便对电影情有独钟,尤其钟爱那些幽默搞笑的作品,诸如卓别林、劳莱与哈台的电影,他尤为喜爱。简而言之,他偏好那些能引人发笑的内容。除此之外,他还热衷于阅读。“回想我儿时的最爱,《济公传》无疑是其中之一。我对《济公传》情有独钟,因其主人公济公能力非凡,性格诙谐,且专爱捉弄恶人。此外,我也喜欢阅读《七侠五义》、《小五义》等武侠题材的小说。”

译文集近千万字

任溶溶在语言方面拥有非凡的天赋,无论是英语、俄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还是世界语,对他来说都轻而易举。自80年前投身文学翻译领域以来,他已成功翻译了伊索、科洛迪、安徒生、普希金、马尔夏克、马雅可夫斯基、盖达尔、巴里、格雷厄姆、罗大里、特拉弗斯、达尔、林格伦、凯斯特纳、洛夫廷、米尔恩、怀特等众多作家的大作。《安徒生童话》、《木偶奇遇记》、《假话国历险记》、《长袜子皮皮》、《夏洛的网》、《彼得·潘》以及《杜利特医生故事全集》等外国儿童文学名著,之所以在中国广受欢迎,这些作品都离不开其贡献。

根据数据统计,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翻译界对国外儿童文学作品的引进翻译共有426部作品。其中,任溶溶先生的翻译作品数量超过30部,这一数字几乎占据了总翻译量的八分之一。在他担任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期间,他一年内最多编辑并翻译了40部作品。

《洋葱头历险记》 任溶溶译本,少年儿童出版社1956年出版

在20世纪50年代,任溶溶翻译的苏联文学作品接连涌现精品,其中,从俄语转译的意大利童话《洋葱头历险记》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诸如《铁木儿和他的队伍》、《一年级小学生》等译作亦颇受欢迎;尤其是以励志主题著称的《古丽雅的道路》,该书一经1953年3月问世,便迅速引发了年轻读者的热烈追捧,短短7个月内销量便逼近50万册,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鸥》等苏联名著一同,对几代中国人的心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木偶奇遇记》任溶溶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

《木偶奇遇记》是意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的杰出作品,它已被翻译成超过两百种语言,其中匹诺曹的形象在全球小朋友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之前,我国已经推出了数十个中文译本,但这些译本大多源自其他语言的转译。而任溶溶翻译的《木偶奇遇记》则是国内唯一直接从意大利文翻译的中文版本,其流传范围之广,使之成为任溶溶最为得意的译作之一。

20世纪80年代初,任溶溶有意识地引进了众多安徒生奖得主的儿童文学作品至我国。在他的推广下,林格伦、凯斯特纳、德琼、杨松、克吕斯、罗大里、格里珀等获奖者逐渐为我国读者所熟知。特别是林格伦的作品,其翻译与介绍在我国儿童文学领域引发了热烈反响,对当时正处于变革期的儿童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安徒生童话全集》这一译本由任溶溶翻译,并于2005年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

任溶溶的一生都在不懈地进行翻译工作。在2005年伊始,他投入了超过一年的时光,对《安徒生童话全集》进行了全新的翻译。这部作品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值得一提的是,该版本得到了丹麦首相的特别许可,并且是国内唯一获得丹麦女王提供的安徒生诞辰200周年纪念基金资助的出版物。这部童话全集的问世,不仅对中国与丹麦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在我国童话创作的道路上贡献了宝贵的积极意义和独特的价值。这套《安徒生童话全集》共计百万余字,让人难以置信,当时已经年近九旬的老人,究竟是如何完成这样庞大的创作任务的。

《任溶溶译文集》全二十卷,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年出版

他的译作数量庞大,堪称等身之作。《任溶溶译文集》于2021年4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发行,该集共分为二十卷,囊括了任溶溶翻译的全球约四十位著名作家的八十多部作品,总计字数接近千万。任溶溶的翻译作品种类繁多,数量众多,尤为关键的是,他通过高水平的翻译,为当代儿童文学贡献了众多经典译本。他的译文通俗易懂,充满亲切与幽默,极具感染力。任溶溶曾这样阐述他的初衷:“我致力于翻译来自多个国家的儿童文学作品,我的愿望是让我国的孩子们能够接触到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希望他们能与全球的孩子们共享快乐,共同欣赏美好的艺术佳作。”

从译者转型为作者

历经翻译外国文学的岁月,他拥有了宽广的视野,并掌握了儿童文学创作的诸多技巧;在与孩子们的日常互动中,他积累了丰富的故事素材;当机会降临之际,任溶溶便重新握笔,投入到创作之中。

“没头脑”记忆力打折,建造了999层的少年宫时却遗漏了电梯;“不高兴”随心所欲,在演《武松打虎》中的老虎时,一旦心情不佳,便让武松难以将老虎击败。这两个角色及其故事中的幽默笑话,让无数读者捧腹大笑。《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作者正是任溶溶。

《没头脑和不高兴》1958年11月第一版封面

《少年文艺》的编辑急需稿件赶排版面,仅给了任溶溶短短的两小时时间。往常他上班前总会在咖啡馆小憩,品一杯咖啡,然而这次他却在等待咖啡的时间里,迅速拿起笔,一气呵成了一篇5000字的童话佳作。这部发表于1956年的童话,为无数孩子带来了欢乐。其中最引人发笑的一句是:“你若不愿与他玩耍,他也会不悦于你因不愿与他玩耍而不悦。”

任溶溶在回忆起创作《没头脑和不高兴》这部作品的开端时说道,故事中的角色均源自于现实生活,他自己便扮演了“没头脑”这一角色,常常显得有些迷糊。至于“不高兴”,他的孩子则有着几分固执,每当被要求做某事时,总会回应道:“不高兴!不高兴!”记得有一次,我和孩子们一同前往少年宫,就在那时,这个故事仿佛自发地浮现了出来。1962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将《没头脑和不高兴》改编成了一部美术电影,这一作品不仅成为中国童话幽默夸张风格的典范之作,而且深深烙印在无数中国少年的心中,成为了他们共同的回忆。

动画《没头脑和不高兴》

此后,任溶溶推出了《一个天才的杂技演员》,这部作品同样取得了显著成就,与《没头脑和不高兴》并称为姊妹篇。尽管这两部作品只是他初次尝试创作,但它们在风格和技巧上均已达到成熟水平,并且与世界儿童文学接轨,成为了中国儿童文学史上永恒的经典之作。

相较之下,任溶溶尤为偏爱儿童诗这一文体,并对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自1962年开始,他陆续创作了诸如《我的哥哥聪明透顶》、《爸爸的老师》、《弟弟看电影》、《强强穿衣裳》、《我给小鸡起名字》等众多广受欢迎的儿童诗作。在他眼中,儿童诗歌的创作需实现从“诗人视角”到“儿童视角”的转变,应运用尽可能浅显易懂的文字,避免过于沉重的说教,务必做到“不仅需指导儿童应做什么,还应当描绘儿童渴望做什么”。

在过去的十年里,任溶溶将众多时光倾注于散文创作。其作品特色鲜明,文字简练、清晰、流畅,摒弃了拖沓与冗余,不显矫揉造作,亦无病态的呻吟。他善于言简意赅,该长则长,该短则短,情感真挚,适时收束,浑然天成。任溶溶始终强调,作品要易于理解,易于领会,阅读后令人回味无穷,甚至为之倾倒,这便是他始终如一的目标。

尽管我的发丝已显斑白,然而我却是伴随着任老的著作成长的。上海翻译家协会的会长魏育青在回忆中提及,他生于1956年,恰逢任老创作《没头脑和不高兴》的那一年。初涉人世之际,便有一个人为你创作了众多书籍,这些书籍即便在几十年后的今天阅读,依旧能让人感到趣味盎然……我们衷心感谢任老,是他为我们的童年注入了无尽的欢乐,他的翻译作品照亮了无数代人的心灵世界。

时光荏苒,转瞬间,那位给孩子们带来欢乐的任溶溶已迈入百岁之龄。任溶溶曾言:“我的一生宛如一个童话。”他进一步阐释道:“人生中总会遭遇形形色色的机遇,这不就像童话故事一样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