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财评:‘十四五’商贸亮点,究竟彰显何种活力?
近年来,大家普遍体会到这样的变化:首先,品质消费逐渐成为主流,"过日子"的概念已转变为"过好日子";其次,购物体验更加愉悦,"次日达"服务变得普遍。丰富的供应和便捷的流通,共同构成了商贸繁荣的生动写照。
“十四五”规划期间,我国商业贸易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持续不断的压力下,我国商贸业成功抵御了多次冲击,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在消费、外贸、外资引进以及对外投资合作等多个关键领域,主要目标和关键指标均按预期顺利推进。这些来之不易的成就,为我国未来商贸发展增添了信心。
发展信心从哪里来?
首先关注扩容与提升。社零总额实现了从2020年的39.1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8.3万亿元;同时,我国在网售领域连续12年位居全球首位,汽车、空调、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在全球市场销量也稳居第一;商旅文融合的“一站式”服务持续创新;首发经济、人工智能与消费的结合、“IP+消费”模式等,均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新兴的消费亮点众多,共同孕育了更加多样化的消费领域和新的发展机会。
审视当前的生态环境与运作机制,近年来,我们不仅全面实施了外商投资在准入前享受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的规定,还推出了“外资24条”政策,并通过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成功解决了1500余件外资企业的各类诉求……这些举措进一步改善了开放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法律政策环境,从而有助于激发包括外资和外企在内的所有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从“十四五”规划过渡到“十五五”规划,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态势未变,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强大韧性和充沛活力依旧显著。然而,当前形势严峻复杂,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依然存在,这促使我们必须要根据时代和形势的变化,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新的应对策略。
例如,深化国际间的协作,提升贸易的抗风险能力。近年来,我国着力改善国际市场的布局,贸易伙伴的种类日益丰富。在今年上半年,对美国出口额减少了9.9%,然而,整体出口额却实现了7.2%的增长。“增”与“降”并存,展现了外贸领域的勇往直前,同时也彰显了外贸企业卓越的适应力和坚韧品质。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着力增强进口规模,同时持续提升创新能力,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合作、共同进步、互惠互利的国际贸易新格局,从而显著提升我们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能力,增强我们的信心和实力。
例如,继续推动体制革新,提升对外开放的生机与活力。自贸试验区充当着制度层面开放试验的“试验场”,因此积极融入与国际接轨的高质量经贸准则,在关键领域的改革与开放方面实现了新的进展。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了针对性的全产业链集成创新举措,例如浙江聚焦于大宗商品领域,江苏专注于生物医药,山东则致力于海洋经济……这些不断增多的制度创新成果,以及源源不断的政策支持,都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发展的成就感。面向未来,我们还需继续保持“敢为人先、实干为要”的精神,积极开拓新路径、勇于进行创新,持续推动制度开放水平、系统改革成效以及开放型经济质量的“三提升”。
在风大浪急的恶劣条件下,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逆势增长,国内经济同样迎难而上。这样的表现和定力,映射出我国从容不迫、镇定自若、自信满满的国家形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只要我们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并持续坚定地扩大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就能在风雨飘摇中保持稳定,如同稳坐钓鱼台一般。
促进商品流通的优化与提升,革新服务贸易的运行模式,培育数字贸易新业态,全力加速构建贸易强国的步伐。这不仅是我们的发展愿景之一,更要求我们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积极应对新变化,积极拓展新的市场领域和空间。伴随着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的持续释放,稳定经济和外贸的政策措施持续发力,我们坚持不懈地做好本职工作,必将以自身的稳定性来抵御外部的不确定性。
信心在当下、在未来,也在行动、在实干。
嘉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