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义专栏:菏泽土话方言集锦之一百零一
(一)跑庖(pao)•㒇(mu)见
菏泽土话辈辈生息,传统文化应该铭记。
跑庖一词源于古代,意指厨房或厨子。其中,“庖”指的是厨房或厨子,“跑”则意味着丢失或失去。换句话说,厨房里东西丢失频繁,往往与厨子脱不了干系,厨子的小动作难以防范。俗语有云:“灾年饿不死厨子”,厨子的围裙常常被油渍浸透。跑庖最初指的是厨房里的物品丢失,后来逐渐演变为指东西没有妥善保管而丢失,再后来则演变成一种打趣的说法,用来指代女性不忠的行为。哎呀,你这是在干嘛呢,怎么让你去卖菜,结果就那五棵白菜,你还弄丢了俩;小二羔,你还在这里打牌呢,你老婆都找不到了。㒇这个词原本是指人不见了,从人,从无(无是简化字),意思是人消失了。后来在日常用语中,它还被用来表示东西不见了,找不着了。比如,婶子,你看到小花猫了吗?我家那只猫大清早就起床了,我那时候还特意给它喂食,怎么就突然不见了;那个筲箍子不让你在地上滚动玩耍,你却偏要滚来滚去,这下看你怎么收场。诸如此类。这是菏泽的土话,用了一些方言字。
(二)胤(印)yin
菏泽土话辈辈生息,传统文化应该铭记。
胤(印)yin,《说文解字》中记载,胤字意味着子孙的传承。简单来说,就是指子孙后代的繁衍。在此语境下,它特指后代。胤字是一个会意字,由三个部分构成:幺、月、儿。其中,幺象征着延续和重叠,月字在古时候代表肉,意指血统关系,而儿字形状类似数字八,意味着延长。这三个部分结合起来,寓意着子孙后代的延续,也象征着这种延续是不断进行的。正因为如此,历代皇室都十分重视将此字用作名字。赵匡胤的例子,以及康熙年间九嗣夺嫡事件中那九位人物,他们的名字都含有“胤”字。为了避免与普通百姓的名字相冲,人们便以“印”字代替,但“印”字的结构和含义,使得它在名字中不再使用,反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象征着事物的不断延续或广泛传播。这种用法逐渐融入了人们的日常口语,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这洋姜一旦栽种,便能年年自生,无需再种,根茎不会枯萎;地里的马蜂菜,几天不去管它,就能蔓延成一片;我胳膊上那些小红疙瘩,不知是何物,去看医生后,竟然还不断生长。诸如此类,都是菏泽土话中的方言特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