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称阿里给予UC渴望的自由,背后究竟有何深意?

2025-08-06 -

今晨,UC浏览器与阿里巴巴的深度整合成为业界焦点,这一消息迅速传遍整个行业。我亦不禁感叹那传说中的高达50亿美元的估值,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战略规划。然而,对于这两家企业的合作以及战略投资,我并未感到丝毫惊讶。实际上,在私人关系和企业文化方面,它们在过去五年里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贵人身份,阿里参与投资-奠定缘分

UC 成立于 2004 年,曾经经历了四轮融资(非所有):

在 2006 年的 12 月份,UC 优视成功吸引了雷军等投资者的关注,并获得了总计 400 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在 2007 年的 8 月份,晨兴投资以及联创策源共同对 UC 优视进行了总计 1000 万美元的投资。

2009年6月,UC优视公司正式迎来了阿里巴巴集团及其他投资机构的战略注资。在此过程中,UC优视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共识,决定在多个领域展开深入的战略合作,旨在携手构建一个全新的移动电子商务平台。

2010年3月,诺基亚成长基金再次注资,该笔资金在当时被誉为“中国移动互联网领域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单项投资”。

俞永福,此人身处联想投资的背景之下,行事风格显得格外谨慎。他未曾对外公开透露过,阿里在2009年究竟投入了多少钱。然而,可以肯定的是,UC与阿里巴巴之间的渊源,正是始于这次融资活动。

支付宝接入UC移动浏览器-合作试水

2011年,众多行业巨头开始认识到,在移动浏览器中支付环节的至关重要性。这是因为,手机浏览器的功能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搜索与浏览,它已经演变成为能够产生搜索结果增值服务的平台。其中,UC浏览器更是具备了展示内容、提供入口以及容纳多种应用的多种功能。因此,支付宝与UC优视在这一年达成了战略协作关系,并基于手机浏览器与安全支付服务的结合,联手推出了我国首个在浏览器内部完成支付功能的移动安全支付方案。

阿里巴巴与UC的首次携手,标志着UC正式成为支付宝移动互联网支付开放战略的一部分。然而,仅凭此次合作,或许难以洞察其深层次含义,人们仅能感受到这是一次圆满的实验。实际上,UC向阿里巴巴靠拢的迹象,是在与百度的投资洽谈过程中逐渐显现的。

投资增持-源于概念相合

2013年8月22日,UCWeb发布了一条引人瞩目的消息,宣布马云将出任UCWeb董事会成员,同时,阿里集团也决定追加投资UC。在支付宝与UC浏览器实现深度整合的背景下,UCWeb已然融入了阿里巴巴的阵营之中。

在第二季度,UCWeb的活跃用户数已突破三亿,且在越南、印尼及中东地区市场表现优异。其印度移动浏览器市场占有率高达29.9%,位居榜首,具备助力任何行业巨头在移动领域获取更多流量的巨大潜力。

然而,起初与俞永福建立联系的是百度公司,自2005年起,它与UC展开了为期8年的紧密合作,在BAT中,百度对UC的了解可谓最为深入。然而,根据俞永福当年的访谈内容,唯有阿里巴巴能够赋予UC所追求的自由,而且这种共识正是由马云与俞永福共同达成的。

李宏彦当时对投资的立场十分坚定,他倾向于通过收购公司来扩大规模,且不追求控股地位。同时,百度与UC的业务存在众多重叠,百度期望UC能够实现多项布局,然而UC的核心战略集中在自身的智能化、平台化、商业化和国际化发展上,与百度的期望存在较大差异。俞永福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

俞永福追求的,是一种能让他独立施展才华的“合作伙伴”角色,而非成为百度体系中的上下级关系。同时,UC所期望的,是一种能保障其业务稳定发展、自主成长的合作模式,力求在产品与业务上减少冲突和相互干扰。他特别指出:

在百度对UC进行投资的消息广为流传之际,UC公司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加入阿里巴巴的阵营,并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上明确了两大战略目标:首先,聚焦于移动电子商务领域;其次,UC致力于巩固其在入口地位上的优势,力求成为一家具有入口级商业价值的平台。

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这还是俞永福及其团队首次深切感受到,阿里巴巴的合作精神与他们的需求更为契合,这无疑是一种幸运,他们已经深深爱上了这种合作方式。

于是,在2013年3月,阿里斥资5.06亿美元(约合31.30亿人民币)对UC进行了战略性投资,并从UC的原有股东那里购得了部分股份。到了同年12月,阿里再次对UC进行增资,此次以1.8亿美元的现金(约合10.97亿元人民币)进行了增持。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在B轮融资中引入了晨兴集团和联创策源作为主要投资者,以及C轮融资中诺基亚成长伙伴基金的投资,这一系列变动导致UC董事会席位从七个减少至五个,使得UC自身的管理团队在董事会中的比例有所上升,这一变化正是当时俞永福所乐于见到的。

PC浏览器的推出-阿里背后护航

UC不仅揭开了与阿里的合作序幕,还在今年4月初发布了他们首个专为PC设计的浏览器。有人不禁好奇,这款PC浏览器与阿里巴巴之间究竟有何关联?据当时业内人士透露,PC版的UC浏览器原本就是淘宝浏览器的继承者。

淘宝浏览器系阿里巴巴公司于个人电脑平台推出的一款购物专用浏览器,阿里巴巴不仅心甘情愿地将其转手予UC,更在幕后对UC提供了显著的协助与支持。

在用户资源分配方面,淘宝浏览器的用户群体将整体迁移至UC浏览器PC版本;尽管淘宝浏览器当时的市场份额并不算丰厚,但在中国市场,其排名依然能够跻身前十。

在团队与技术层面,淘宝浏览器的整个产品团队将并入UC,鉴于淘宝浏览器此前主要聚焦于网购及安全功能,这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UC团队在技术方面的不足。

渠道建设与商业化运作,我们之前已有讨论,UC同样计划在商业化领域加大力度。与此同时,阿里计划将电商、金融以及大数据等业务与浏览器进行整合,加之之前的内部支付合作,其发展潜力可谓是十分广阔。

借助阿里的助力,UC 浏览器 PC 版的推出显得更有信心。可以说,在历次与阿里的合作中,UC 都是在确立自身目标后,得到了阿里的有力推动,推出的产品也完全契合了其战略定位。而阿里巴巴方面,也确实兑现了其无条件的支持承诺。

移动端的合作-神马

在宣布完成对阿里增持的第九周年之际,正值十周年庆典,UC顺势对外揭晓了由阿里巴巴携手推出的全新移动搜索引擎品牌——神马,标志着双方携手正式踏入移动搜索市场。在这一合作中,阿里持有30%的股份,而UC则占据了70%。神马搜索引擎的核心团队源自阿里巴巴的“一搜”,未来双方将在产品开发及资源共享等方面展开更为紧密的协作。

依据阿里巴巴官方的声明,截至目前,神马搜索引擎在国内移动搜索领域的覆盖率已突破20%。同时,根据多家互联网企业的监测数据,神马搜索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移动搜索服务提供商。

回顾过去五年UC与阿里的携手之旅,始终贯穿着“自由”这一核心思想。这一理念也与俞永福的领导风格和行事准则紧密相连。在2013年,他反复强调UC的独立性,坚决不对外出售,并计划赴美进行首次公开募股。在他看来,双方的合作仅仅是实现互利共赢的一种方式,并不涉及所谓的合并或整合。以此次与阿里融合为例,尽管放弃了上市计划,然而在其内部邮件中他写道:双方的合作是梦想的交汇,通过股权交换,为 UC 的同仁们提供了一条迅速实现上市并再次体验上市带来的价值增长的途径,对 UC 团队的实力表示了信任,并允许团队独立承担重任,助力 UC 旗下的品牌得以繁荣发展。

换言之,我们将来所目睹的UC,或许依旧会延续以往的模式,以最为宽松的途径与互联网的龙头企业,或者说,我们的合作伙伴展开协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