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粉丝再陷忽悠?韩国小媒体竟混淆成人民日报
2024年10月,德云社的粉丝群体广泛传播了一篇题为“人民网力挺秦霄贤”的文章。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当天人民网便对此进行了辟谣,揭露了这篇文章竟然是虚假的,令人瞠目结舌。
2025年5月,德云社的粉丝们纷纷转发了一篇赞扬郭德纲的文章,然而这篇文章很快就被揭露,原来发布文章的是一家名为《新华报》的韩国小型媒体,并非《人民日报》。
一、被混淆的韩国小媒体
通过德云社粉丝们转发的文章截图,我们可以得到三个信息:
《跨越国界的笑声:搭建韩中文化交流桥梁的德云社四海福临全球巡演在韩国仁川隆重举行》一文,其来源是韩国新华报。
韩国新华报创设于2005年,该报经韩国文化观光部批准并正式注册,为中文媒体。它与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以及新华社均无关联。
说白了,韩国新华报这个名字本身就有碰瓷的嫌疑。
更为尴尬的是,韩国新华报的首页上不仅展示了德云社巡演的公告,还刊登了“巴黎奥运会隆重开幕”以及“美国总统大选”的紧急新闻。若说这样的报道水平等同于野鸡媒体或许有些过激,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报道质量确实有待提高。
韩国的小型媒体所撰写的文章仅限于在人民日报海外版APP上发布,这类似于个人自媒体在相应平台上的文章发布,实则并不能反映出人民日报所持的立场和见解。
德云社的粉丝们宣称“人民日报对其进行了赞誉”,却犯了将报道对象弄错的错误,而且此行为还涉嫌模仿他人。
文章的标题提及了“韩中两国”,这显然是韩国媒体惯用的表述方式,而非人民日报的常规做法。文中提及“中国相声大师郭德纲”,亦不符合人民日报的报道习惯。
换句话说,要辨别这篇文章出自韩国的小型媒体之手并不困难,无论是从文章的具体内容还是账号的名称上,都存在明显的破绽。显然,这绝不可能是一篇《人民日报》对郭德纲的赞扬文章,而只能是韩国媒体对郭德纲的报道,两者之间的价值差距可谓是悬殊巨大。
二、谁最尴尬?
在这个“韩国小媒体误被当作人民日报”的误会事件里,究竟是谁感到最为尴尬呢?
在德云系自媒体的评论区,众多德云社粉丝欢腾不已,他们为“人民日报对郭德纲的赞誉”而欣喜若狂。然而,这一幕显得颇为荒诞,难道这不正是他们感到最为尴尬的时刻吗?
也不是,德云社的粉丝们之所以如此欢腾,那是因为他们对德云系的自媒体抱有极大的信任。然而,他们未曾料到,这些德云系自媒体竟然会将韩国的小型媒体当作人民日报来欺骗他们。
作为被欺骗的德云社追随者,他们不仅感到尴尬,更应感到悲哀,遭受了欺骗却还要为对方喝彩。
这难道不是德云系自媒体发布“人民日报表扬郭德纲”信息时的最大尴尬吗?他们身为自媒体,传播了一个含有大量水分的消息给读者和粉丝,这不仅违背了自媒体的职业道德,更是对那些关注他们、信任他们的粉丝的不敬。
然而,新的疑问又浮现出来,这篇文章是由一家韩国小型媒体在《人民日报》海外版APP上发布的,其阅读量并不高,那么作为自媒体的博主们,又是如何寻找到这篇文段的呢?
若是普通网民,对于发布者与平台间的关联可能不太明了,然而,作为自媒体的博主,他们理应知晓,韩国新华报的见解与立场并不能等同于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观点与立场。
请注意,细节之处值得关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APP中检索该文,您将无法看到“人民日报海外版”这一名称;然而,若在朋友圈中浏览该文章的转发,则“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字样便会显现,这其中蕴含着某种奇妙之处。
据知情者透露,韩国新华报上的那篇文章最初是由德云社的一名知名演员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分享时他还附上了这样的文字:“对人民日报的肯定表示感谢”,由此可见,那位明星演员正是将“人民日报对郭德纲的赞誉”这一信息传播出去的人。
令人好奇的是,该明星演员并未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发表该文,而仅仅是在朋友圈中进行了转发。看来他自己也明白,将韩国的小型媒体当作人民日报来宣传,自己却未露面。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韩国小媒体误将人民日报当作报道来源”这一误会事件中,最为尴尬的无疑是德云社。
三、为什么?
我们不禁心生疑问,难道在德云社及其粉丝群体中,竟无人能够洞察其中的问题所在?
解答并不复杂,肯定存在懂得真相的人,但无人挺身而出,很可能是因为该事件背后隐藏着其他意图。
第一,对标听云轩
5月2日,听云轩的曹云金与新华社携手开展了助农直播活动。然而,仅仅四天后,即5月6日,德云社的粉丝便出现了“韩国新华报与人民日报混淆”的情况。
这里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官方媒体新华社,而那边则是韩国一家较小的媒体机构新华报,这难道仅仅是偶然的巧合吗?
第二、提振粉丝士气
德云社近期频发争议,涉及陈霄华、岳云鹏经纪人及秦霄贤等人,导致其粉丝群体内部发生剧烈变动,众多忠实粉丝及重量级粉丝纷纷宣布离队,场面犹如江河日下,令人唏嘘。
尤为严重的是,听云轩与曹云金不仅逆境中崭露头角,而且势头正旺,二者相互竞争,使得德云社的支持者情绪波动明显,显而易见地出现了士气低落的现象,此刻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激发他们的斗志。
第三、打造形象
德云社昔日风光无限,有关其与郭德纲的报道屡见不鲜。然而,近年来,随着德云社人气与口碑的下滑,除了天津地区的媒体仍有所关注外,其他官方媒体鲜有关于德云社的报道文章。
此刻,若《人民日报》等权威官方媒体对其予以报道并赞誉德云社,乃至将郭德纲誉为相声界的泰斗,此举无疑对德云社形象的提升具有深远影响。
遗憾的是,此次误将韩国的小型媒体当作了人民日报,结果演变成了一场闹剧,不仅未能提升德云社的形象,反而让人联想到《潜伏》中吴站长的经典台词:原本意图展示自己的风采,却意外地暴露了后背。
韩国小媒体新华报遭曝光之际,德云社官方账号的“德云周刊”栏目对表述进行了调整;德云社在仁川举办的世界巡演,在人民日报的海外版上赢得了广泛赞誉。
显而易见,德云社断然不会直接宣称“人民日报赞誉郭德纲”,他们只能转而使用含糊其辞的表达,仅仅提及文章刊登的媒体平台,却不敢提及作者的名字,这种行为颇为狡猾。
毕竟宣扬“人民日报点赞郭德纲”的是德云社的粉丝群体,而非德云社本身,只要德云社保持体面,那么出糗的必然是德云社的粉丝。
高,实在是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