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拖鞋厂到苏超领头羊,这支球队的励志故事你知道吗?
确实难以战胜,南通的表现确实相当出色。近日,记者前往南京队进行探访,并与球队的关键球员进行了交谈。在询问他们为何在与南通队的首场比赛中失利时,他们迅速否认了是因为准备不足所致。
南京队并非在谦虚,南通队的实力确实不容小觑。从比赛成绩来看,南通队三战全胜,成为“苏超”13支队伍中唯一保持不败的球队;从比赛表现来看,南通队球员体能充沛,传球与接球配合默契,因此被广大球迷视为本届“苏超”赛事夺冠的最大热门。
南通队球员并非像其他12个市的球队那样是临时拼凑而成,他们中的大多数球员都出自珂缔缘俱乐部,自小就共同训练,并肩作战。同时,南通队正在参加乙级联赛的角逐,并且已经连续获胜。尽管俱乐部似乎是在双线作战,但实际上他们是有备无患,实力相当雄厚。
你能想象吗?十四年前,这家被誉为“苏超”霸主、夺冠热门的球队,其实仅仅是一家位于南通海门的拖鞋厂所创办的小型足球训练基地,最初时仅有7名年轻球员参与。
在海门艰辛创业,建立起足球学校,接着卖掉上海的四套房产以支持足球青训项目,然后四处奔波寻求投资,最终得益于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全力支持,俱乐部得以壮大发展。在这14年的历程中,拖鞋厂老板李太镇品尝了与足球紧密相连的种种滋味,既有喜悦也有辛酸。
珂缔缘,作为在乙级联赛中征战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已向国家队输送了超过160名年轻球员;该俱乐部创立的“免费青少年培训加职业输送”模式,已经成为江苏省足球发展的典范;同时,俱乐部所在地南通海门也因之成为了一个特色鲜明的“足球小镇”,并且推动了“体育与教育、体育与科技”相结合的产业模式,达成了球队与当地政府双方的共赢局面。
谈及“苏超”,除了那些令人忍俊不禁、心领神会的趣事,又有哪些内涵?或许,江苏每一座城市所蕴含的关于足球与梦想的动人故事,更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发现。
珂缔缘俱乐部创始于2011年,创始人叫李太镇。
最初,李太镇在南通海门开设了一家名为“珂缔缘”的出口拖鞋工厂。与此同时,他的儿子对足球情有独钟。然而,李太镇对国内的足球环境和条件并不满意,他渴望儿子能够“出国发展足球事业”。在那时,他核算了一笔开支,发现一个孩子在国外一年的生活费用高达100万元。
每年投入百万,是否能够请到外籍教练来我国传授技艺?李太镇在考虑这一大笔开销时,心中不禁思量,一方面,孩子们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这也可能为众多热爱足球的少年提供助力。
李太镇说干就干,他凭借在海门开设拖鞋厂积累的财富,毅然决然地创办了足球学校。与当时国内其他足球学校动辄收取数万元学费的情况不同,珂缔缘足球学校实行免费教育。
李太镇认为,足球培训一旦开始收费,足球学校便会沦为盈利的工具;那时,人们的注意力将不再集中在足球上,而是聚焦于金钱,如此一来,青少年培训又怎能得到真正的提升?若足球学校以利益为首要目标进行运营,这无疑是对足球的极大亵渎。
不仅免收学费,李太镇更是不惜重金,聘请了众多外籍教练,其中不少曾是韩国国家队成员,仅外籍教练一年的薪酬就高达130万元。此外,他还定期举办国际邀请赛,旨在拓宽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在比赛中发现自身不足。
珂缔缘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在比赛中逐渐展现出卓越的竞技水平,成绩不断提升,然而与此同时,珂缔缘拖鞋厂的盈利状况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即便家产耗尽,我亦决心将足球学校办得有声有色。在那位朝鲜族男子面临极大困境之际,球队甚至到了连一日三餐的费用都难以筹措的地步。
李太镇最终处置了四套位于上海的住宅以及两套海门的房产,随后与妻子一同搬入了球员公寓,开始了与年轻球员们共餐共宿的生活。
2015年,扬子晚报的记者张昊将李太镇与珂缔缘的故事刊登在报纸上,引发了众多读者的感动。随之,相关部门和当地企业纷纷提出各种措施,助力球队度过困境。同时,众多球迷也在网络上发起倡议,鼓励大家购买更多拖鞋以支持珂缔缘。
球队的故事得以广泛传播,得益于其亮相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节目,这一举动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并获得了他们慷慨的赞助。
该球队表现出色,仅用4年时间便荣获全国冠军,其中几名年轻球员更是成功入选国少队,并成为球队的中坚力量。俱乐部更是以完整的阵容参与江苏全运会,最终取得了全国第四的佳绩,刷新了江苏足球在该赛事的最佳成绩。不仅赛事获得了赞助,当地政府也对珂缔缘俱乐部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
海门市投入大量资金,为球队建设了一座可容纳1500人的宿舍大楼,此外,还划拨了275亩土地,设立了十个用于训练和比赛的灯光场地。同时,政府将场馆委托给珂缔缘进行管理,并承诺每年提供资金支持,用于珂缔缘足球学校的日常运营以及学生们的饮食、住宿、交通和学习费用。
李太镇在2016年接受扬子晚报记者张昊的采访时透露,他怀揣着一个梦想,那就是在接下来的八年里,将海门这样的县级市打造出一支能够征战中超的足球队。他坚信,只要那些从七八岁就开始踢球训练的孩子们能够团结一致,县级市同样可以孕育出中超的强队。
一支球队要走过多少路,才能成为一家职业足球俱乐部?
答案是:十年。
2021年11月29日,江苏中南珂缔缘俱乐部,该俱乐部源自南通海门,成功从中冠联赛中脱颖而出,进而晋级至中乙联赛,自此正式迈入职业足球俱乐部的行列。
踏入职业足球领域的那一刻,我仿佛置身于极乐之地。在这10年的时光里,目睹着这些孩子们逐渐成长、成才,我深知自己的付出并未徒劳。如今,我成功跻身中乙联赛,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满足。李太镇如此感慨。
历经十年锤炼,这家由拖鞋厂创办的足球学府,凭借不懈努力,历经层层挑战,稳扎稳打,逐步攀升至中国足球的顶峰,最终踏上了职业足球的璀璨舞台。
李太镇的县级市“中超梦”似乎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珂缔缘刚刚晋升至职业联赛,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俱乐部资金链出现断裂,导致员工工资、日常饮食费用以及水电费等长期未能支付,这种情况使得她能否顺利参加中乙联赛变得扑朔迷离,让许多人为之焦虑不安。
球队正遭遇解散的困境,当地政府伸出援手,采取多种措施,持续助力俱乐部的发展。不久,球队便恢复了训练,全力以赴备战中乙联赛。全国球迷纷纷为当地政府的举措点赞,感激他们成功保住了一支从青训阶段起步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为中国足球的繁荣贡献力量。
在发展足球这条漫长而艰难的路上,李太镇并非单骑独行。南通《江海晚报》披露,南通市的主要领导多次亲临俱乐部进行实地考察,切实为球队的发展解决了一系列实际问题;海门区将珂缔缘足球俱乐部的发展纳入了全区体育发展的整体规划,提供了场地支持,推出了专项补贴,有效缓解了俱乐部的生存压力;两地政府还积极协调本地企业,为球队解决了经费问题,并将珂缔缘的故事和精神作为城市形象广泛传播……这种来自两级政府的支持,就像雪中送炭,让珂缔缘俱乐部能够安心在江海地区扎根,为了足球的未来而奋勇拼搏。
小树苗若想长成挺拔的大树,不仅依赖风雨的滋养,更离不开持久的关爱与悉心照料。
南通珂缔缘的起步与常规俱乐部有所不同,它们并非先组建职业队伍再逐步建立青少年队伍,而是从青训阶段开始起步。这一发展路径决定了珂缔缘在成长的道路上必将面临诸多挑战和难以预知的变化。
除了对李太镇等足球人的执着与毅力深感敬佩,南通市各级政府立足未来,积极投入足球青少年培训,夯实足球这一系统工程的基础。
强化青少年培训,足球事业自然难以出现低谷。“苏超”赛事不仅体现了各城市足球队间的竞技较量与经验交流,而且还是各城市展示和借鉴足球理念的舞台。
抓基础,抓源头,这是南通作为“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基因。
张謇先生在南通开展的教育活动,其核心环节聚焦于基础教育领域。他选择从小学教育入手,致力于从源头和根本处着手。在那个时期,南通享有“江苏教育试验场”的美誉,这一成就为南通日后成为“教育之乡”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南通足球,秉持着从源头和根本出发的原则,不仅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足球小镇”,还成功构建了“江苏足球试验场”。
海门足球小镇坐落于海门开发区内风光旖旎的謇公湖畔。自2017年启动建设至今,小镇已初步形成了包括足球教育中心、足球训练中心、足球俱乐部、足球小镇客厅、科创中心和体育休闲公园在内的六大功能板块。其中,足球训练基地已发展成为集训练、比赛和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国内一流足球训练基地。
开发区近年来专注于“足球+N”综合产业的发展,紧密围绕“体育中心、产业强镇、旅游新兴城镇”的定位,海门足球小镇的发展正日益步入正轨。
足球如教育,受益的何止是南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范杰逊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