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缘何盛产热梗?背后原因值得一探究竟
才战罢三轮,“苏超”联赛的“含梗量”已经超标。
此处所指的“苏超”并非苏格兰足球超级联赛,而是首次举办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省内13个设区市各组派出一支队伍参赛,队伍间循环对抗,直至6月1日完成三轮比赛,目前南通队排名榜首。
场上是真比拼,足球飞旋;场外是真会玩,网梗风行。
好多段子,带着“脱口秀内部梗”的微妙搞笑。
无锡队在外地与泰州队交手,结果输了球,原因是他们外出参赛时,吃了没有加糖的面条,导致血糖过低,毕竟无锡人喜欢吃甜食。
泰州队为何取胜?原因在于他们拥有主场之利,其他队伍需要乘坐大巴前来,旅途颇为辛苦,泰州作为省内唯一尚未开通高铁的设区市,其北沿江高铁尚在建设之中。
赛事居先,情谊靠后——出自“南京发布”的某条微博,以夸张手法凸显江苏“拼装”的“搞笑担当”作为主旨,浏览量达六十余万,置顶评论“此标题。官方够胆”收获点赞三千二百余次,“‘苏大强’体现良性角逐”获赞超两千六百次。六月一日、二日,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与新华社新媒体中心相继转发该文。
众多球迷关注赛事,纷纷参与网络互动。5月10日赛事启动后,“苏超”迅速走红网络。虎扑应用特别增设“江苏联”专区,其首日浏览量突破百万;抖音平台相关话题#江苏城市联赛#的观看次数已累计超过亿。
“苏超”常规赛第三轮后各队排名。
一场省一级别的竞技赛事,为何能衍生出如此多的网络流行语?这源于江苏特有的文化现象,那里个体如同散落夜空的繁星,一旦汇聚便形成了独特的群体效应,最终造就了诸如“苏大强”这类具有代表性的标签。
江苏省的经济发展规模已经达到13.7万亿元,在国内排行第二位,前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全国领先,其下辖的13个城市被称作“十三太保”——从名称就能看出,这些城市都具备较强的实力。
南京紧挨着常州,常州接着无锡,无锡旁边是苏州,苏州再往南是南通,这五个城市顺次排列,构成中国规模最大的“高价值城市连续区”。
其余八个城市中,徐州去年的经济总量突破九千五百亿元大关,扬州、盐城、泰州的经济规模达到七千亿元左右,镇江、淮安的经济体量超过五千亿元,宿迁、连云港的经济总量接近五千亿元。连云港的经济总量在省内处于末位,但在全国三百多个同等规模或更大的城市里能够排在第七十一位;如果参照邻近的浙江、安徽两省的情况,则分别位列第八名和第三名。
江苏经济优势不仅显著,更独特之处在于国内罕见的高水平且分布均匀
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四川省和河南省属于经济规模领先的前六名省份。这些省份在陆地面积、地理特征、人口规模、产业布局、发展目标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去年,这些省份内部市(州)间GDP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距最大时可达数十倍,六省间的平均差距为17.6倍。江苏省的差距最小,仅为5.7倍,显示出省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均衡”现象。
由于“所有人手握稀世珍宝,每户家藏美玉”,加上“十三太保”每位都很有自信,没有人会认输。一个关于“谁是真正的南哥”的网络流行语这样说:“江苏省内真正的南哥是哪里人?A:南京;B:南通;C:灌南;D:戴南。”
灌南县属于连云港市管辖,戴南镇是泰州兴化市因不锈钢制造业发达而著称的经济重镇。虽然有些说法不尽合理,但连县和镇的名字都被提及,用来与省会城市进行荣誉竞争,这充分展现了江苏省经济整体发展的蓬勃态势,以及各地积极竞争、共同进步的强烈愿望。省会对此毫不在意,南京发布6月1日发布推文,标题为“人人都想当南哥”:南京从不排斥“南哥之争”的戏谑,这成为激励南京努力成为“真南哥”的重要动力。
激烈的竞争氛围也体现在足球场上,奖杯的光芒更加耀眼,让“苏超”被称为“绝无合作可能的赛事”,接连出现了各种“德比”:涉及巨城市的“超级德比”,还有“新能源对决(常州电池产业对盐城风电产业)”“半导体较量(无锡芯片制造对南京芯片设计)”“医药交锋(泰州医药园区对连云港制药企业)”等等。
苏州在经济规模上居全国地级市首位,不过人均GDP方面则无锡领先,去年的数据是21.68万元,比苏州多出1万元。许多网民猜测苏州可能存在某种竞争心理,希望保持优势不让无锡超越,特别是考虑到太湖绝大部分景点位于苏州境内,而两市共享的硕放机场则位于无锡境内。比赛最终双方达成和解,“苏南德比”顺利结束,苏州成功守护了太湖风光,无锡也确保了机场的正常运营。
6月1日,盐城队在主场战胜淮安队,现场2万多人观赛。
江苏地方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风俗历史长久,总之,城市形象突出,居民很有归属感。
苏南地区地处江南中心,处处杏花春雨,景色宜人,暂且不提,徐州作为“五省通衢”,又是汉高祖刘邦的出生地,两汉文化的发源地就在这里,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门户,也是神话人物孙悟空的传说发源地,宿迁是楚汉英雄项羽的故乡,并且是中国著名的酒乡,所有这些,都为网络用户进行二次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连云港队门将腾空扑救,被称作“花果山猴王摘仙桃”;苏州队区域里激烈缠斗,有观众评论为“阳澄湖大闸蟹群体性冲突现场直击”;诸如“早茶对决(扬州、镇江)”“运河之争(京杭大运河沿边都市)”“西游较量(连云港有花果山,淮安存吴承恩故居)”等等。
南京与无锡即将交手之时,“无锡发布”正式宣布“明日开战!无锡全力冲刺‘鸭’(盐水鸭乃南京代表性美食)”,而先前击败连云港的南京队则宣称“要攻占花果山,随后品尝水蜜桃(无锡的阳山水蜜桃享有极高声誉,早熟品种五月底成熟)”。
盐城队三比零赢得开门红,有人称赞道:盐城,你这里真是平坦无阻,连一座山都没有。确实如此,但现在并非如此,山已经超过零了。
“楚汉德比”比赛临近终场,徐州队与宿迁队战成平局,淮阴侯韩信的故乡淮安部分网民参与互动,缓慢地表达观点:缺少韩信的辅助,刘邦或许难以战胜项羽。
德比的相关典故非常丰富,这与当地深厚的文化积淀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其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紧密相连,这体现了经济排行第二的省份所特有的骄傲。根据“南京发布”的评论,之所以“苏大强”会被称为“苏大强”,是因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具备那种永不言败、积极进取的强烈精神,通过联赛这个平台,各个城市及其居民能够展现出最出色的风采,同时也能够表达对对手的敬意。通过交流得以进步,这种蕴含地方特色的认真劲儿,这种自嘲式调侃中流露的真挚情感,是借助体育这个载体值得被凸显的信念。
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所谓“造梗大赛”表面上是戏谑,实际上涉及十三座城市的展示与推广,在这种“既有比较,也有批评”的娱乐环境中加深了对江苏经济、文化、体育强省的认知,也间接体现了各地区的生机与实力,“‘苏超’借助体育竞赛这一共同点,将经济能力、文化不同之处转变为情感连接,并借助风趣和‘梗文化’为这项业余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