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统编版)上册第二单元:学会记事
单元主题:学会记事
写作实践一目标:
详细描述摔跤的起因,具体说明当时摔倒的情景,清楚说明受伤的状况,同时描绘家人的各种反应。
跌倒时你感受如何?家人见到你难过,你内心又是什么感受?
增添细节和体会之后,读者仿佛亲眼目睹那个场景,也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境。
写作实践一
这段文字的描述过于单薄,需要加以丰富,使其更加丰满形象。那天放学回家的时候,我因为没注意脚下,突然滑倒,结果摔了一跤。手部因此受伤,疼痛难忍,同时校服也被磕破了好几个地方。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到我的样子,都感到非常心疼,纷纷叮嘱我以后走路一定要看清楚,千万要小心谨慎。
提示:
能够从两个角度进行“丰富内容”:其一为增加情节,其二为注入感受。增加情节,例如说明跌倒的起因、跌倒时的状态、长辈目睹后的怜惜神情等。注入感受,则需表达自身的心境与情绪。可以在叙述过程中融入个人情感,亦可在文末抒发感受,借此点明主旨。
写作实践一范文两篇
范文一
摔跤之后
(扩写教材片段)
雨势初歇,青石板路面映射着阴冷的光泽,显露出潮湿的痕迹。我肩上扛着分量沉重的书包,匆匆前行,不料脚下突然打滑——"刺啦!"身体猛地失去平衡,化作高速旋转的轮子跌入泥泞之中。左前臂传来剧烈的疼痛感,校服袖口撕裂出狰狞的口子,浑浊的泥浆正从裂口不断灌入。
打开房门之际,母亲掌中的厨具"铛"地掉落(以音渲染气氛,强调惊愕)。祖母急匆匆跑来抓过药箱,干枯如木的指节却撕不开布条包裹(特写衰老的手,暗含心急)。父亲屈膝用棉球蘸取过氧化氢,我痛得缩回身子,他吹拂伤口的姿势顿时轻柔得似蝶翼掠过(对比手法显父爱)。"哎哟我的乖孩子!语气带着家乡口音,显得特别激动。
屋外的夜色渐渐渗入室内,六道忙碌的身影映在墙上,形成剪影,我的泪水忽然滴落在手背上——那道伤痕绽放的花朵,其名称便是"被爱"。
【点评】:这篇文章牢牢围绕课本内容展开,融入了雨天路面湿滑的背景设定,细致描绘了摔倒的连续动作,以及家人接连出现的反应。特别突出了"奶奶忙乱地解开纱布"、"爸爸温柔地吹拂伤口"等具体画面,生动展现了家庭间的关爱。文章收尾处采用"伤口逐渐愈合绽放"的比喻,既含蓄又充满情感,成功将记叙与抒情完美结合在一起。
范文二
青石板上的暖流
(扩写教材片段)
放学铃声响起,我急匆匆奔向大门,心情十分迫切。巷口那块翘起的青石板,仿佛是故意设下的圈套,成了事故的诱因。脚踝突然一阵剧痛,我如同失去翅膀的鸟儿般狠狠摔落在地。手掌感到一阵刺痛,低头发现血点夹杂着沙粒,在皮肤纹路中慢慢爬行。
刚到家里,就看见围着围裙的奶奶,"哎呀!这手怎么变得像煤球了!"她发颤地握住我的手,眼里的泪珠在皱纹间闪烁。妈妈急忙去翻找碘伏,爸爸已经蹲下来卷起我的裤腿,"骨头是不是很疼?"(连续动作显焦急)最让人没想到的是一向话少的爷爷,他竟然拿出珍藏的虎骨膏,"用它贴上,明天就能跳绳了!"(反差细节显关爱)
四个人围着我敷药,热意忽然从鼻孔冒出。原来那最宝贵的贴布,是思念一针一线缀成的。
【点评】:着重刻画了家中长辈流露的关切神情,这种眼神饱含深情。奶奶脱口而出的土话,父母表现出的急切动作,还有爷爷难得地拿出珍藏的药品,这些细节各不相同,却共同描绘出家庭温情的立体画卷。最后用贴在伤口上的小布块作比喻,这个比喻十分巧妙,将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变成了传递情感的媒介。
写作实践二目标:
挑选一个难以忘怀的“格外”时刻:在题目空白位置填写你当时感受极为深刻的某个情绪。
着力描绘最能触动你的环节,不必事无巨细,要集中笔墨刻画是什么情境让你感受深刻,尤其是那些令你心跳加速、难以忘怀的重要场面或具体细节。
让人们体会到你的真情实感:借助你的叙述,使旁人也能懂得你为何会有如此强烈的情绪。
写作实践二
以《那一次,我真的很感动》为题,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要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作文的内容要围绕一个具体的事件展开,不少于500字。
提示:
这道题目属于开放性作文类型,允许加入一个反映情绪或内心感受的词汇,例如喜悦、愉悦、触动、懊悔等。题目中的“真”字,说明这一经历带给你的情感震动非常剧烈,让你难以忘怀。
2.要注意有重点地展开叙述,突出事件中触动你情感的部分。
写作实践二范文两篇
范文一
那一次,我真后悔
人生旅途中,许多足迹会随岁月消逝,然而某些时刻,仿佛炽热的印记,牢牢刻在心版之上,每次回想,都引发剧烈的刺痛和深深的懊悔。那次考试中采取不正当手段的行为,就是一段令我痛定思痛的往事。由此引出中心情节,即为考试中采取不正当手段,此举满足题目中要求增添体现内心感受的词汇“懊悔”。
期中考试按时到来,数学试卷到手,我感到内心被无形力量紧紧抓住。最后两道难题仿佛两座难以翻越的险峰,耸立在视线前方,空白的格子格外显眼。钟表滴答作响,每一秒都感觉格外漫长,额头冒出细小汗珠,手掌也变得湿滑。邻座写字的声响,此刻听起来像是无声的责备和讥笑。考试时内心极度不安,思绪纷乱无法集中,面对试卷时感到束手无策,空白的答案区域显得格外醒目,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汗水浸湿了衣领,带来一阵阵黏糊糊的不适,周围同学们的翻页声和笔尖摩擦纸张的细微声响,更让这种焦躁感愈发强烈,内心仿佛被无形的压力紧紧压缩。
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荒唐的想法,那就是去窥探,我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转向邻座的书页,内心剧烈跳动,仿佛要跳出胸膛,当我的目光偷看到几个重要信息时,一束严厉的目光突然扫来,原来是负责监考的老师他眉头轻锁,虽未立刻回应,但那洞察秋毫的目光,刹那间令我毛骨悚然,四肢百骸都像是被冻结了,心脏狂乱得如同战鼓,羞愧感瞬间淹没了全身,几乎无法呼吸,那种感觉,像是被当场揭穿,内心充满了懊悔与不安,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驱使着,念头与行动都失去了控制,整个人都僵住了,那种恐惧与羞耻交织的情绪,让人无地自容。)
余下的时刻,每一瞬都无比难熬。纸上那几道趁人不注意看到的答案,如同灼热的炭,刺痛了我的视觉和良知。终于是铃声响起了,递交考卷的刹那,我恨不得立刻找个缝隙藏匿起来。离开教室,日光十分耀眼,同窗们的热烈谈论在我耳中变成了刺耳的声响。我垂着眼帘,步履滞重得如同背负巨石,那些被窥探到的考题,非但没有给予丝毫慰藉,反而化作无形的镣铐,紧紧地束缚着我。
回到家里,母亲关心地询问了考试事宜,目光中流露着期盼与信赖,让我那句“还可以”的假话几乎卡在喉头。夜深人静时,躺在床上,黑暗里,考官严厉的视线与母亲信任的凝视不断重叠,如同两道钝器,反复刮擦着我的心。泪水悄悄濡湿了枕巾。那临时弄来的分数,化作了我心头一道难以磨灭的印记。最终的情感影响在事件结束后持续发酵,面对母亲时涌起的悔恨,以及夜深人静时的自我剖析,不断加深这种懊恼的心情。母亲那双充满慈爱的眼睛,与她给予的完全信任形成了鲜明反差,让内心备受煎熬。这种痛苦的感觉源于对诚实品质的违背,以及对他人托付的辜负,这种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懊悔的真正起因,表达的情感极为真切,同时也使文章的主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点评】:这篇文章牢牢抓住“懊悔”这一核心情绪,详尽展现了考试作弊从最初的想法、着手操作、暴露、事后痛苦的全部经过。心理刻画非常精细传神,借助许多恰当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紧张、惊惶、羞耻、难受等种种复杂情绪。情节细节处理得当,背景描写有力地映衬了心境。结尾经由与母亲对话和夜晚的沉思,使悔恨达到顶点并加深了主旨,情感震撼力十足。
范文二:
那一次,我真温暖
脑海深处,常有那么些时刻,宛如夜空中最耀眼的星斗,纵然时光荏苒,依旧闪耀着持久而温馨的光辉。记得有个暴风雪肆虐的晚上,母亲背着我赶往医疗机构的情景,正是这些珍贵记忆中最明亮的一颗,让我真切感受到了那种无需言语却炽热的家人之情。温暖的回忆如同星辰,照亮了心房,突显了主题的温暖,其中最难忘的一次,发生在雪夜,母亲背着我前往医院,那份关怀,让人倍感温馨。
严冬时节,我忽然因急性发热而病倒。脑袋疼痛难忍,身体燥热非凡,思维也变得混乱不清。室外,猛烈的风夹杂着大片雪片,使劲地冲击着窗户,发出阵阵哀鸣。父亲因公出远门,家中仅剩我和母亲相依为命。目睹我泛红的脸颊和痛苦的模样,母亲顿时愁云满面,眼神中流露着担忧和疼惜。恶劣天气的景象,包括猛烈的风暴,堆积如山的雪,以及风声的呼啸,营造了险恶的环境和紧张的气氛,为后面叙述母亲背着孩子前往医院做了铺垫,也突显了亲情的崇高,孩子感受到的温暖源自于母亲的深切关怀,从母亲紧锁的眉头和充满焦急与疼爱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来。
事不宜迟!母亲立刻做出决定。她赶忙用蓬松的棉被把我包成一个大包裹,接着弯下腰,爽快地把我扛在肩上。门甫一打开,刺骨的寒风裹挟着雪花犹如利刃般抽打在脸上,我本能地蜷缩了脑袋。母亲单薄的身躯骤然一晃,但她马上挺直了脊梁,牢牢地支撑着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在没过小腿的雪地中。母亲用毯子紧紧裹住我,瘦弱的身子猛地一沉,她却硬是蹲下身,用肩膀托住我的后背,吃力地把我背起,挺直了腰背,一步一步踏进风雪里,没过脚踝的积雪像刀子一样刮着她的皮肤,但她没有停歇,脚步坚定地走向医院。
寒风卷着雪,母亲呼吸的声响愈发沉重,吐出的热气立刻被狂风吹得无影无踪。我趴在她并不宽厚的脊梁上,分明感受到她每一步的蹒跚和她竭力维持的稳定。她急促的呼吸声,她额角被汗水濡湿又被寒气冻结的几根头发,她喉间渗出的细小汗滴……这些微小的声响与景象,隔着重重的棉被,格外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急促的呼吸声,气喘吁吁的样子,步履蹒跚,汗液浸透冻结的头发,脖子上挂着水珠,这些具体的描绘非常生动形象,充满感染力,不发出声音地展现了母亲的不易和毅力,是“温馨”情感的关键所在。“印记”这个词汇突出了感受的深刻程度。
凛冽的冬夜,寒气逼人,然而母亲身体的温度却穿透重重衣衫,宛如一座微小却恒久燃烧的熔炉,不仅慰藉着我的躯体,更炽热地触动着我的内心深处。视线被泪水所遮蔽,并非源于病痛折磨,而是被这份厚重无比、足以消融世间所有寒冰的关爱暖意所感动。这份情感如同暖阳,将冰封的心田彻底融化。清晰展现身体感受的暖意和内心体会的温馨,并阐明“泪水”源自感动而非身体不适,情感表达十分真切,令人动容,为全文画上圆满的句点。
这篇文章紧扣“温暖”这个中心情感,具体描绘了雪天里母亲背着“我”去看病的感人故事。周围的景象描写得很有力,有效地渲染了气氛,同时也突显了母爱的崇高。文章特别注重对母亲动作和细微之处的描写,非常精致生动,堪称“捕捉动人细节”的典范,用沉默代替了语言,却深刻地表达了母爱的深沉和作者的感动。最终实现了体温与心绪的完美结合,清楚阐释了中心思想,情感表达极为真切,令人深受触动。
写作实践三目标:
选一个确凿的事例来阐释家的温馨:回想一件确实发生过的经历,那个经历让你深切感受到家人给予你的关爱、照顾和鼓励。
要把事情讲明白,需要说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同时要着重强调最能表现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彼此关心的部分。
真情流露地描述你的触动:在叙述这件事情的时候,把你体会到的家庭情谊和温馨真切地呈现出来,使读者也能体会到这种难得的情感。
写作实践三
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环境中度过时光,逐渐长大。家人的爱护、关心、体谅和帮助,都给予我们无穷的动力和支撑。你的人生里,是否有什么经历,让你深深体会到家庭的温馨和亲情的珍贵?请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选角度,完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提示:
家庭和睦、家人情谊,是构思的关键,能够描写家中成员彼此尊重、相互谦让,或者展现家人之间相互关照、鼎力相助,抑或叙述大家合力克服挑战、共渡难关等。
整理需要记录的事项,明确核心内容,构思写作方式,使逻辑更明晰。
表达情感要恰当,这样文章内容才会显得丰富,形象生动,也容易触动人心。
写作实践三范文两篇:
范文一
我们是一家人
家,是人生旅程的出发点,是逆境里始终不灭的那束温馨的光芒。在这个狭小的空间中,血浓于水的情谊宛若隐形的丝线,将我们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去年寒冬爷爷突然生病的那个过程,好似一件考验物,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我们同属一个家庭”这句话厚重的感觉和炙热的情感。家庭如同港湾,亲情似暖阳,维系着彼此心房,不可替代,无可估量,是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值得我们用心守护,时刻珍惜,永不遗忘,它给予我们力量,支撑我们前行,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风雨中也能找到依靠,感受到温暖,这份情感,比任何物质都更加宝贵,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呵护,去维系,去传承,它像无形的纽带,将我们紧密相连,无论相隔多远,都能感受到彼此的心跳,这份亲情,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是我们永远的避风港,它让我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爷爷突然生病,让我们意识到,家庭的力量,亲情的可贵,需要我们更加珍惜,更加努力去维护,为家人,为自己,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让这份温暖,永远伴随我们左右,永不褪色,永不凋零。
那个黄昏,北风呼啸,我刚刚跨进家门,就感到气氛很不寻常。客厅上,爷爷习惯性坐着的那个藤制椅子没人坐,爸爸的脸上写满了忧虑,妈妈在忙着整理东西。“快点,爷爷刚才突然倒下了!”爸爸的说话声透露出少有的慌乱和发抖。我的心情立刻低落下去,仿佛被一只冰冷的东西紧紧抓住,强烈的害怕感立刻包围了我。利用外界景象(凛冽的寒风)、具体事物刻画(空置的藤椅、父亲的神色不安、母亲的忙碌身影)以及自身情绪体验(心情沉重、感到害怕),营造了紧张氛围,使家人对爷爷的担忧初步显露出来。行为表现“紧紧握住”“猛地抓住”形象地表达了惊惧之情。
毫不犹豫,父亲马上扛起神志不清的爷爷,母亲拿起预先备好的医保卡、病历和厚实的衣物,我则牢牢扶住爷爷的腿,尽量承担一些负担。三个人如同协调一致的部件,迅速离开住所,前往医疗场所。楼道光线暗淡,爸爸额上不断有汗珠滴落,妈妈脸色发白却眼神坚定,爷爷在我怀里气息微弱,这些情景长久停留在我的记忆中,家人合力应对困境,解决难题的过程令人难忘,他们背着我,抓起物品,扶着门,迅速冲出,动作连贯有力,展现出行动的迅速和默契,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生动体现了这个家的协作精神。细微之处不动声色地展现出急切、忧虑以及彼此间的支持,这就是所谓“有所侧重”的写作方式。)
急诊区域中,时刻似乎停滞了。父亲来回奔走处理各项事宜,母亲紧紧抓住祖父的手,轻声进行安抚,我则安静地待在旁边,专注地注视着仪器上不断变化的读数。不安的情绪依旧萦绕,但每当我的视线与父母相遇,那目光里不仅有担忧,还蕴含着一种无言的、彼此鼓励的信念。那一刻,我无比清晰地意识到,我们并非独立存在的人,而是紧密相连的集体。爷爷承受的煎熬,也是我们共同经历的煎熬;保护爷爷,是所有人一致的想法。在急诊室里,家人各司其职,配合默契,彼此的精神力量相互传递。他们用行动和目光交流着鼓励,展现出家人间相互扶持的情感纽带。这种感受让我明白,我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守护家人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亲情是多么珍贵,它将所有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这几天,父亲整夜守在病床边,母亲不断变换着做法烹制滋补的菜肴送过去,我则承担起收拾爷爷常用东西的任务。大家都很累,却谁也没提一个"怨"字,周围飘荡着默默的关怀和奉献。爷爷身体渐渐见好,脸上又浮现出些许气色时,母亲激动得流下泪来,父亲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我同样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彼此间无需多言,一个紧实的搂抱,一个会意的凝视,就传递了所有未尽之语。省略了后续的照料细节,着重展现了家人的不断付出和彼此心领神会的关心。爷爷身体逐渐恢复时的情景,以及他们之间无需言语的情感互动,更加凸显了整个家庭间的默契和深厚情谊,堪称恰当地传递情感的典范。
爷爷最后病好了。这段往事,好似一枚圆润的宝石,蕴藏在内心深处。它使我领悟到,“我们是一家人”不只是口头上的称谓,更是在困境中挺身而出的责任感,是共同面对风浪的可靠支持,是深植于血脉、无需表达的关爱与义务。这种源自家庭的支持,将成为我毕生最坚固的盾牌和最温馨的依靠。人生的过程如同玉石般细腻,非常值得珍惜。一个家庭的含义,在于彼此关爱,在于共同担当,在于无私奉献。这样的情感,是人性中最温暖的光芒。用坚硬的防护,守护最柔软的心灵,两者相互映衬,使得整个论述非常和谐,情感表达得十分真切动人。
这篇文章牢牢把握住“家庭带来的慰藉、家人情谊的珍贵”这个中心思想,借由祖父突患疾病的意外事件,真切描绘了家中成员同心协力、共克时艰的动人情景。文章情感流露真切朴实,借助具体行为和内心体验逐步深入,深刻阐释了“家人”的真正意义——肩负责任、相互照拂、关爱与担当,完全契合命题方向,富有极强的触动人心力量。
范文二
我们是一家人
家的温馨,并非总是波澜壮阔。经常情况下,它像春天里不声不响的雨滴,慢慢滋润在每一件普通的事情上,包含在那些看起来并不重要的照顾和在一旁的支持里。当一个人为解一道数学题而费尽心思的晚上,母亲默默的守候,好似投入湖心的小石块,让我深刻体会到“我们是一个整体”那种沉稳而深厚的情感。家中的暖意往往藏匿于细微处,譬如春日细雨润物无声,又似庭院石子默默承载重量,这些平凡景象恰是亲情最真实的写照,由此引出那个深夜里母亲守候相助的动人故事,她用耐心与陪伴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理解与支持,这种来自家人的体贴照顾与坚定后盾,正是我们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
灯光投下朦胧的光晕,我面对着书桌上那道难以攻克的数学难题。时钟已经悄悄越过十一点,周围一片沉寂,唯有笔尖在纸上摩擦发出细微声响,以及我内心逐渐加速的脉搏跳动。这道题目错综复杂,解题思路似乎陷入绝境,疲惫和沮丧不断涌现,仿佛要将我完全吞噬。我不禁烦躁地挠了挠头发,随后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光线氛围营造,环境静谧。内心感受呈现,焦躁情绪,挫败情绪,烦躁情绪,动作表现,拨弄头发,发出叹息,形象描绘,艰难处境,无力状态,为母亲登场,做好铺垫。
“难道是停下了?”一个温柔的嗓音从背后传来。没过多久,妈妈就悄然步入房间,手里捧着一杯热牛奶。她没立刻查看题目,也没急着指点,只是将牛奶轻放在书桌旁,随后在我旁边的椅子上默默坐下。“不用着急,慢慢思索。我在你身边。”她的声音不大,却仿佛一股甘泉,立刻平息了我内心的烦躁。动作刻画出小心翼翼地步入,轻柔地安放,寂静地落座,这些细节展现了母亲周到的心思和避免打扰的谨慎。用“清泉”作比,十分恰当,形象地表达了母亲话语给予的抚慰力量,这正是一种将情感融入言语的证明。
母亲话不多,便拿起旁边尚未完成的毛衣,借着光线,开始一针一线地编织,房间里只有织针摩擦的细微声响和线头偶尔触碰的轻响,我暗自观察了母亲,光线下显露出她认真的轮廓,眼下淡淡的阴影十分明显,她忽然轻舒了一口气,马上用手遮住,唯恐吵醒了我。那个瞬间,一股莫名的暖意忽然涌上心头,赶走了所有的寒冷和失落,心里感到无比的慰藉,感激母亲一直默默的守候,她专注地编织着毛衣,这个动作充满了无言的关怀,我无意中看到她专注的神情,仿佛能感受到她内心的辛劳和不易,这份默默付出中蕴含着深沉的爱,让我心中充满了感动,暖意融融,仿佛被一股温暖的力量包围着,难以言表。
我再次静下心来,仿佛那杯牛奶的温润和妈妈安然的身影给了我莫名的支持。思路忽然豁然开朗,终于打开了那个困扰的难题。当我激动地报出答案时,妈妈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眼里浮现出满足的笑容,比烛光更加温和明亮。“我就知道你没问题。”这样简短的鼓励,却让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没有白费。母亲的笑容里充满了喜悦,她的话语也充满了信心,说出了“我就知道你能行”这样的话语,这成为了对情感支持最好的回报,也突出了“支持”这一核心概念。)
那个深夜,并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情节,只有一杯牛奶,有一个默默守候的人,有一句温暖人心的话。但是,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描绘出“家”最令人感动的画面。它让我明白,“我们是一家人”代表着无论何时你需要,总有人愿意为你照亮前方,静静地陪伴,给你继续前进的力量和必胜的信念。这份信念,源自骨肉相联的关爱,是人生路上最可靠的依靠。总结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温情,揭示这些细微之处共同勾勒出“家”的轮廓。将“家人”的意义具体化为“点亮一盏灯火”“默默守护身旁”“赋予力量和底气”,并提升到“人生最可靠的依靠”的境界,与开头“沉稳如水的暖意”相呼应,情感真切,主旨明确。
【点评】:这篇文章以夜晚母亲辅导作业这个普通场景为切入点,充分体现了“家庭和睦、家人情谊的重要”。构思独特,集中表现了“生活中不易察觉的关心和帮助”。故事讲述有条不紊,着重刻画了母亲默默守护的情景,让人身临其境且深受感动。内心刻画精妙,真切反映了遇到难题时的失落和得到帮助后的温馨。情感抒发比较委婉,感情蕴藏在具体事物之中,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结尾部分提升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普通的事情看作是家庭情感的体现,完全符合题目设定的标准,是“在小事上能体现真情实感”的很好例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