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阳光问廉曝光两大问题,县委书记痛批个别干部不担当
十月二十五日,中共大竹县委、县人民政府作为主办方,县纪委监委、县委宣传部、县广播电视台联合作为承办方,共同启动了大竹县第四期《阳光问廉》这一大型全媒体直播节目,该节目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平台进行同步传播。
本节目集中关注基层干部行为规范,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作风,揭露了两个案例:神合乡红五月村土地整治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已拖延一年多未完成最终验收;妈妈镇大石村道路项目在招标过程中出现重大失误,因公示信息错误引发争议。
节目现场
这项花费达千万的公共项目,仅仅因为你们日常事务繁重,质量依然糟糕透顶,这简直是无视职责的表现!为何会同时出现两份内容不同的公告?中标方擅自更换了合作企业,你们为何默许了,甚至替换了原始文件?深入探究问题根源,就所披露的情况,主持人当面质询神合乡、县自然资源局、妈妈镇及大石村的相关负责人,被问及者当场回应,负责部门的主管人员也即时表明立场,持续进行,直至获得令人满意的答复。
更换承包商是他们的态度,村上管理人员非但没有表示异议,反而暗中支持,调整投标材料,欺骗上级和民众,这种行为属于典型的表面功夫,也是胡乱行事。需要建立项目实施全程监督体系,确保民众的意见表达和举报途径顺畅,让工程项目能够公开透明。一个由学者、律师和记者构成的评论小组,当场阐述相关政策,解读党纪法规,同时针对事件提出意见,表达观点。
媒体观察团在前排就坐
接着,一个包含县党代表、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退职干部以及市民代表等五十名成员的民众问责小组,运用投票设备对被问责的部门实施满意度检验,要求六十分以上的结果才能过关。
现场观摩节目后,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何洪波强调,本期《阳光问廉》节目呈现的2个案例,反映出全县部分地方和单位一些基层干部口头上说得很好,实际上做得不够,缺乏责任感、工作拖沓、行为失当等现象,遭到群众强烈不满,损害了群众信任,制约了大竹进步。
何洪波现场点评,痛批个别干部“不担当”
何洪波希望各乡镇和县级单位深刻反思,吸取经验,仔细查找问题症结,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立即执行马上纠正,用实际的改进成效满足民众的期待。全县各单位要借助《阳光问廉》节目揭示的问题,实现“用案例警示、用案例引以为戒、用案例推动改变”,坚决杜绝表面功夫和脱离群众的工作态度,以更佳的工作态度为民众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
该节目就第三期《阳光问廉》节目曝光的问题整改落实和追责问责情况进行了通报:县纪委监委及相关职能部门共处理了19名党员干部。其中,有3人被立案查处,5人受到诫勉,另外还有11人接受了谈话提醒、书面检查和批评教育。
(大竹县委宣传部供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