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组数据看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有哪些亮点?

2025-08-29 -

前7月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95万亿元

交通“大动脉”和“微循环”更加畅通

本台北京8月27日电 (记者韩鑫)通过27日交通运输部举办的那场例行信息通气会,相关人士透露:今年前七个月,国内交通领域累计实现投资额达1.95万亿元,交通行业整体态势稳步向好,经济活动呈现复苏迹象。

在渤海边上,中国制造的汽车正迅速迈向海外市场,1至7月期间,山东港口青岛港出口的车辆总数同比增加了23%,展现出旺盛的出口活力。

长江下游,大型船只往来频繁。今年前七个月,江西九江港货物总量超过十亿,较去年增长百分之十点九,水上交通十分活跃。

港口是经济状况的灵敏指示器,1至7月,国内港口完成的货物吞吐总量达1044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4%;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有2亿标准箱,同比增长6.2%。7月份,港口内贸和外贸货物吞吐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6%和5.5%,这两个增速都比前一个月有所提升。

不只是港口,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在今年持续向好,展现出回升态势,物资流通和人流出行都更加顺畅便捷,这一趋势正在加速达成,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李颖对此进行了说明。

货运数量持续稳步上升。在七月,实现了营业性货运49.7亿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4%,这个增长率比前一个月增加了0.5个百分点。按照运输方式来区分,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货运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5%、3.3%、3.4%和15.3%。从一月至七月,共计完成了营业性货运330亿吨,同比增长了3.8%。

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持续增加。京津冀地区,京港澳高速石安路段交通繁忙,7月份以来,私家车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3.2%,每天有18.5万辆次通行;长三角区域,宁沪高速阳澄湖服务区客流密集,暑期每天进入服务区的旅客超过10万人……旅客数量激增反映出出行需求旺盛,今年1月至7月,全国跨区域人口迁徙总量达到394.6亿人次,同比提升3.9%,7月份的增速比6月份加快了0.7个百分点。

运输量和人流量的同时提升,源于交通系统更加顺畅的“主干道”和“毛细血管”。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项目平陆运河建设已过八成,新疆乌尉公路正全力争取年底完工,包银铁路银巴支线贺兰山隧道成功打通……今年至今,诸多交通重点工程按计划实施,交通建设投资总额持续处于高水平。数据显示,7月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061亿元。

交通方面一些预示性数据出现初步向好态势,表明经济活动中正面的动力正在逐步加强,我国经济展现出较强的抗压能力。需要保持沉着冷静、准确判断当前状况,有效利用现有的发展契机、潜力和有利条件,以便进一步巩固并推动经济持续向好。这是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所持的观点。

交通运输部相关人士透露:接下来将着力推进全国综合交通网络体系的构建,筛选出若干重点工程,充分发挥各类财政资源的扶持作用,以便更有效地配合国家层面的重大部署的落实。

前7月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3%

高技术制造业引领作用明显

本台北京8月27日电 (记者刘志强)通过国家统计部门了解,七月份,大型工业制造领域生产情况稳定提升,经营收益持续增加,盈利状况逐步改善。当月,这些企业的经营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0.9%,今年前七个月累计增长2.3%,今年整体经营收益不断上升,为利润改善提供了支持。七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盈利状况有所改善,利润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5%。与六月份相比,这个下降幅度缩小了2.8个百分点,并且已经连续两个月呈现收窄趋势。从一月至七月的累计数据来看,利润的下滑幅度比上半年进一步减小了0.1个百分点,显示出企业盈利能力正在逐步提升。若从营业收入中扣除营业成本来计算毛利润,那么七月份企业的毛利润不再是像六月份那样下降1.3%,反而实现了0.1%的增长。

制造业盈利状况显著提升,对大型工业企业的盈利反弹起到了关键作用。七月份,制造业的利润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8%,这一增长率比六月份增加了5.4个百分点。同时,制造业的盈利增长也带动了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整体利润增速,使得整体增速在七月份比六月份又提高了3.6个百分点。原材料行业整体盈利状况发生显著变化,7月份利润较6月提升36.9%,扭转了此前5.0%的下滑趋势,钢铁和石油加工领域更是摆脱了亏损局面,同期分别获得利润180.9亿元和34.6亿元;相比之下,消费品行业盈利依然承压,虽然利润减少4.7%,但这个比例比6月份的跌幅缩小了3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的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表现出突出的带动效应。七月份,该行业的利润实现了大幅度增长,从六月份的0.9%负增长转变为18.9%的正增长。这一增长有力地推动了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速,比六月份提高了2.9个百分点,凸显了其引领地位。具体来看,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领域的利润增长了40.9%,生物药品制造和化学药品制剂制造等行业的利润分别提升了36.3%和6.9%。

“两新”政策效果突出,不断促进行业收益提升。7月份,受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推动,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食品饮料烟草及饲料生产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收益显著提高,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87.9%、15.3%、11.3%。受促进更新换代政策推动,电脑整机生产、智能遥控器生产、家庭清洁设备生产等领域的收益分别提升124.2%、100.0%、29.7%;与之配套的电脑配件生产、精密组件及感应装置生产等板块的收益分别增长57.0%、51.9%。

企业盈利状况获得显著提升,个体经济表现优于国家整体水平。七月份,中型及小型制造公司收益情况发生转变,之前六月份分别下滑7.8%和9.7%,现在转为增长1.8%和0.5%,经营效益进步较为突出。个体公司同月盈利增长2.6%,超过所有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

于卫宁,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指出,现阶段需确保政策稳定,提升其适应性与前瞻性,进一步刺激国内市场消费,加强创新引领,积极发展新型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革新,实现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