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抑云成网络新梗,究竟是博眼球?还是倾诉故事?

2025-08-29 -

最近,“网抑云”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老网抑云了”等短语频繁出现在微博热搜榜单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网易云音乐歌曲评论区普遍弥漫着令人不适的气息,其中“人人皆忧郁”的论调尤其招致反感,有人直言这并非真实情感流露,而是大量雷同的悲情表达和刻意卖惨的模仿,并非真正的抑郁状态,而是机械复制粘贴的矫情情绪,实为无病呻吟的泛滥,因此,这场对“人人皆忧郁”现象的普遍质疑,也被一些人形容为健康社会的一次必要反击。

图源 视觉中国

众多抑郁留言中,是刻意吸引注意还是真情实感?怎样分辨真假抑郁?记者走访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袁勇贵。

“网抑云”成网络新梗

曾经,网易云音乐评论区成为这款应用最显著的特征,它将一个音乐播放平台,实质上转变成一个汇聚心事的角落,用户分享的感悟常常令人印象深刻。“36氪”也曾分析过,网易云音乐曾经把众多高人气乐评印在地铁广告上,他们称这是“网易云音乐独有的成功,凭借评论触动无数人”。

不过眼下,多数人觉得那个“倾诉平台”走了样,留言区充斥着低沉调调的随笔、笑话,呈现出一种“普遍忧郁”的景象。就连欢快时髦的乐曲旁边,也常常配有风马牛不相及的感伤随笔,其缘由或许仅仅是“发现眼睛近视一百五十度”,听众的感受也从“痛彻心扉”转变为“俗气又难堪”。

深夜十二时已至,转换至网络忧郁状态。各位快些休息吧,稍后网抑时段来临,首页又将充斥着大量青春忧伤文字。在众多社交平台上,网抑云已经成为热门的剪辑素材。

部分APP上,还提供“网抑云”风格的文案

最近,网易云音乐就这一系列负面评价引发的关注,发表了官方表态,说明已经启动了“云村评论疗愈行动”来强化社会主流观念的传播,“网络低落情绪”将转为“网络积极心态”。

“正常社会出征”也可能有误伤

某些人声称,批评“网抑云”是“正常社会”的一次行动。人们早已对某些人利用公共平台发布虚构的、抄袭粘贴的虚伪感伤言论感到不满,因此趁“网抑云”风头正劲时对此类行为进行回击。本来想听歌后在评论里寻求共同感受,结果却像在看人间惨剧——到处都是人人均有暗恋经历,人人均有童年不幸,人人均有高考经历,人人均有考研经历,人人均有失恋经历。有些文案乍一看,明显是网上随便摘录拼凑的,还有些则是凭空捏造的,完全不着边际。

然而,在网民们抨击过度敏感的同时,部分人对于这种抨击中的戏谑行为也感到不满。一些情感细腻的网民指出,或许某些确实承受着抑郁困扰的人,鼓足勇气在网上倾诉自己的困境,盼望得到陌生人的支持和慰藉,不料反而收到接连不断的“网络情绪病提醒”之类的回应。

有人认为,自己心情低落时也曾为文字点赞,也曾因阅读长文而落泪,每个人都会有心情压抑无法向朋友倾诉的时刻,在听歌时产生共鸣,在陌生地方发表一条感想,这种做法并不值得嘲讽。“如今发布朋友圈,都会害怕被指责‘网络抑郁’。”

以“网抑云”为梗的剪辑视频,观看量不少都过了百万

医生说:愿意网上倾诉的,未必是假的抑郁症

关于当前备受关注的“网抑云”现象,袁勇贵主任谈到,相当一部分人持有这样的看法,认为“那些在网上吐露心事的人,绝不可能是抑郁症患者”,这确实是有道理的,因为重度抑郁症患者通常不太会有表达情绪的意愿。

袁主任说明,我们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抑郁状况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神经症性抑郁,另一种是原发性抑郁。

神经症性抑郁系由社会心理动因引发的一种精神障碍,其核心表现是长期情绪低落,通常伴随紧张不安、身体不适及睡眠问题,不过日常活动能力并未遭受显著损害,长期情绪低落是其主要标志,从严谨角度审视,它并不属于真正的抑郁症范畴,罹患此症者往往有强烈的表达欲,且习惯将个人生活中的挫折归咎于他人或外部环境。

而先天性的忧郁症患者却完全不同,他们往往喜欢隔绝自己,很少愿意表达内心,并且觉得许多挫折都是自身造成的,所以容易责备自己,而且这种责备常常是变形的、不切实际的。这类“不爱说话的抑郁症”,其表现更为严重,诊治的挑战也会更大。

通常情况下,那些不爱说话的抑郁症患者病情更严重,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喜欢表达的人都不是真正的抑郁症患者,或许他们确实存在抑郁情绪,只是程度较轻,还没有发展到自我封闭的阶段。

图源 视觉中国

每个人都会遭遇“丧”情绪

低落心境与抑郁症并非等同。抑郁症属于一种疾病,而低落心境是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日常生活中遭遇挫折,偶有消沉感受,属于平常现象,并不构成患上抑郁症。不过持续性的低落心境有可能发展为抑郁症,因此出现此类感受应当尽快调整心绪,疏导消极感受。

袁主任强调,低落心境与抑郁症应当区分清楚,二者并非等同。网上的多数抑郁评估工具缺乏实际意义,往往只是网民的消遣之作,确诊抑郁症务必寻求医院专业鉴定。同时,依据四项评估要素,能够初步判断。

情绪状态非常低落,同时表现出睡眠障碍,或者是睡眠过多的情况,常常对自己有强烈的责备感,或者觉得自身毫无意义,身体重量或饮食有明显波动,反复思考死亡和结束生命的可能性,经常遇到做决定时的困难,或者难以集中精神,感觉身体疲惫,缺乏活力,对平时喜欢做的事情失去热情,这些都是不正常的反应。

这种状况的持续时间比较久,超过了两个星期,或者每一天的大部分时刻都沉浸在这种心境里。

3、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需要排除其他病症的干扰,比如脑部炎症、精神障碍、心脏问题、血糖失衡、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情况,都可能引发持续的低落感受,必须进行彻底的健康检查,以排除这些健康因素导致情绪波动的可能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