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8中国电视剧:六十载绚烂过后的平淡?

2025-09-07 -

二零一八年,正值中国电视剧问世六十载,回望彼时那“一口菜饼子”,堪称紧密关联社会现实的文化传播印记,然而审视二零一八年电视荧屏,却难以寻觅一部作品,能像《琅琊榜》(二零一五)、《欢乐颂》(二零一六)、《人民的名义》(二零一七)那样,凭借社会效应载入史册。顶级剧作的空缺,使得2018年国产电视剧显得有些沉闷,这反映了艺术创作遇到了阻碍,还是在积蓄力量准备开始新的突破,这个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和思考。

古装宫廷:新老套路高下立判

近年古装宫廷剧引致广泛批评,甚至多次出现“限古令”相关报道,但这类剧集依然广受欢迎。自2011年《甄嬛传》达到古装宫斗剧的顶点之后,许多粗制滥造的模仿作品进一步加剧了该类型剧在巅峰之后的衰退现象。这些作品的情节如同儿戏一般简单,缺少了深谋远虑、激烈斗争和对于宫廷争斗中无奈抉择的深刻理解,甚至基本的逻辑思维都难以体现,偶尔有几部像《大唐荣耀》这样的剧受到称赞,主要是因为同类优秀作品比较稀少。2018年上半年的时间里,没有一部宫廷剧或古装剧能够进入收视排行榜前20名,倘若不是7月份播出的《延禧攻略》,今年的古装宫廷剧将会显得非常乏味。

《延禧攻略》是“后甄嬛”时期宫廷剧的一次成功突破,属于用新思路包装旧题材的典范之作。剧集的视觉呈现非常考究,整体氛围沉稳可靠。艺术指导于正运用了高雅大方的“莫兰迪色系”,以此取代了他之前广受欢迎且持续流行的“阿宝色”。魏璎珞这个女性角色,从进入皇宫探寻姐姐离世原因开始,打破了宫廷中一心想要获得皇帝宠爱的争斗模式,并且完全改变了原本天真无邪的外貌特征,她刚一亮相就展现出强硬的态度,对于任何触犯她的人绝不手软,并且能够迅速报复,几乎每三集就能将一个敌人击败,从而开启了令人愉悦的打击戏份。

《延禧攻略》的出人意料套路虽非独一无二,但其精妙的计策和故事发展却足以改变观众对宫廷剧的诸多偏见。紧接着播放的《如懿传》虽然描绘了相同时期同一批历史人物,但依然未能摆脱“主角团”与“针对主角团”的极端对立,角色形象显得单调乏味,周迅作为影后的表演水准和女演员的艺术价值探讨,受到了比剧情本身更多的关注,这既让人感到出乎意料,也留下些许惋惜。除了那两部引发广泛讨论的古装剧,制作水准堪比大片的《天盛长歌》内容丰富,叙事含蓄,剧情进展迟缓,而《独孤天下》的次要情节过分抢戏, 《芸汐传》的故事平淡无奇, 《凤囚凰》的改编和演绎令人贻笑大方,许多同类剧集深陷于陈旧老套的桥段无法自拔,评价和收视率都表现不佳,更加凸显出创新求变才是古装宫廷剧得以生存发展的关键。

武侠玄幻:改编诚意至关重要

2018年武侠玄幻剧的产出数量比前几年有所降低,但这个变化并没有促使作品水准有所提高。以改编自知名网络文学作品的《斗破苍穹》《武动乾坤》《扶摇》为例,这些剧集中出现了剧情改动失当以及演员表现力不足的问题依旧存在。依靠大牌明星和华丽视觉特效来提升作品吸引力的商业改编思路,在2018年最终导致了这类剧集市场表现出现明显下滑。

《斗破苍穹》这个融合了电视、游戏、漫画、小说四种载体的大规模文化符号,自从计划开始就吸引了众多目光。但第一集播出后,熟悉原著的读者立刻察觉到异常:小说里只简单提过一句的女主角母亲,在剧集里突然多出一个“五大门派害死殷素素”的剧情;原本已经修炼成高手的男主角父亲,也无缘无故地废掉了自己的武艺。故事开篇就从奇幻冒险转变成了江湖恩怨,后来的发展更是偏离了原有的故事轨迹。等级森严的斗气体系瓦解了,大地出现十丈宽的裂缝时战斗也停歇了,原本能凌空飞行的强者改为骑乘骏马,原作里一步一个脚印的艰难进化和威力巨大的秘术都变成了无用功,如同模仿操般缓慢的动作让人难以忍受,最终只能沦为“戏弄天空”的笑柄。《武动乾坤》和《斗破苍穹》都是同一人创作,似乎冥冥之中就注定了要成为一对难兄难弟。那个异世界的古老背景,竟然是用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戏服随意拼凑而成的,剧情也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动,就连一些微小的情节也懒得去模仿,最终只留下了一个空洞的剧名。与那些同样面临困境的作品相比,女性视角的奇幻剧《扶摇》虽然不把打斗和进阶作为核心,也无需在江湖与仙侠之间反复计较,但它的改编过程却存在明显偏差,奇幻元素极其单薄,诸如太渊、天煞、璇玑这些设定显得毫无必要,在播出前声称要摒弃偶像剧套路,但女主角即使拥有改变天下的决心,最终还是被塑造成必须依靠男性才能有所作为的形象。

原先深受大众喜爱的激情奋斗故事如今变了味儿,表演者的技艺水平也一直难以提升,面对这样的状况,忠实于故事原本、表演出色的《香蜜沉沉烬如霜》脱颖而出,成为2018年奇幻剧中的黑马,这样的结果似乎显得顺理成章。这部剧演绎了仙草之女锦觅和天界之主旭凤历经千年守护的恋情,与其他同类剧作相比,它并非斥资最大、视觉效果最震撼的一部,也没有意图营造一个包罗万象、上天入地的宏大叙事,仅仅致力于讲述一个被观众戏谑为“市井圈三角情缘”的浪漫故事。杨紫的演绎充满神采,富有生气,邓伦和罗云熙两位男性角色的演绎也与原著人物形象十分吻合,众多配角的表现同样十分出色,对原著内容的大量保留和精心重塑,加上用心呈现的实景拍摄,都让这部剧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和称赞。虽然缺少大众认可、现实关联、社会焦点等“受欢迎”的要素,也存在情节臃肿等制作上的不足,不过,仅以“达到标准水准的剧集”这个定位来看,它就成功获得了好评价和不错的收视率。

出身贫寒者最终功成名就,原本不起眼之人最终蜕变惊艳……众多雷同的武侠奇幻故事里,能够赢得大众喜爱的知名作品必定有与众不同之处,然而随着读者阅历增长与审美疲劳加剧,去除作品优点只保留缺点的不良改编、利用明星效应来粉饰粗制滥造的情节,会导致大受欢迎的作品最终失去吸引力。《香蜜沉沉烬如霜》可以算作一个值得借鉴的例子,正像王扶林导演在追忆87版《红楼梦》时所讲——要把小说搬上电视实属不易,我怎敢再随意改动?

年代生活:观众分层引发震动

正值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大庆之年,今年众多年代题材剧集集中展现那个时代风貌,以此向新中国发展历程献上赞礼。《我们的四十年》将镜头对准电视领域,叙述了一代人在电视熏陶下逐步成长为电视界工作者的个人经历。电视剧借助电视媒介展现时代演进,观众从挤满大街围观老式黑白电视,到家家户户拥有高清电视,这一转变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集体回忆。《你迟到的许多年》以退伍军人作为叙述核心,描绘主角沐建峰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经历的商业起伏和情感波折。黄晓明首次尝试扮演朴实无华的铁道兵角色,诠释了社会变革对个人家庭带来的影响和改变。《大浦东》《大江大河》《外滩钟声》这几部剧持续受到关注,它们有的以改革开放的上海为舞台,展现时代风云的变幻,有的则关注特定人群,通过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投身农村变革的实践者、自主创业的个体经营者等不同的人生经历,勾勒出个体命运与时代发展的紧密交织,这类设定在特定历史时期背景的作品,全面呈现了社会前进的多元面貌。今年,古装仙侠剧与言情剧虽占主流,但年代情感剧仍力求展现独特艺术魅力,既有《半生缘》《巨匠》《大浦东》等带有海派风格的作品,也有《宣武门》《正阳门下小女人》《芝麻胡同》这类体现京派韵味的剧集,更诞生了《娘道》《正阳门下小女人》两部剧情相似却主旨对立的现象级作品。

《娘道》提前播出,塑造了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形象,主角瑛娘原被当作祭品献给河神,却奇迹生还,机缘巧合之下嫁入孝兴大户隆家做二少奶奶,但因接连诞下三个千金,遭到婆婆排挤、家产争夺、丈夫离世、母子分离等重重困境,最后得以全家团聚享受晚年生活。这类情感戏码在国产电视剧领域向来拥有稳固的观众基础和收视表现。不过今年,这个剧在吸引年轻观众的同时,也让原本平稳的作品,变成了新老观众直接对峙的场所,暴露出不同年龄层观众之间的观念差异。中老年群体对于家庭财产纷争和后代延续这类事情早已习以为常,觉得既不突兀也不令人震惊,他们不在乎女主角带着年幼子女攀爬险峻山崖的情节是否合乎情理,也不在乎小叔子、对亡夫怀恨在心的仇敌乃至山贼首领都对女主角产生爱慕之情是否俗套,看尽世间纷扰正是这类苦情剧爱好者的期待。然而,即便面临死亡也要为配偶延续香火、经常屈膝认错祈求宽恕、仅仅凭借逆来顺受来感化仇敌的情节,同2018年的社会氛围已不相容,那种毫无反思地描写所谓“女性品德”的叙事角度,尤其会令思想更独立、更善于分析比较的年轻一代感到不适。这两拨观众,一拨操控电视选择权,另一拨主导网络舆论,出人意料地让《娘道》的收视和网络评价呈现背道而驰的状况,令该剧以遥遥领先的收视和豆瓣2.5分差评形成鲜明对比,最终成为那期节目里最引人注目的作品。

《正阳门下小女人》紧随其后开始播放,它在刻画女性角色方面表现得更加出色。蒋雯丽扮演的徐慧真在第一集就说道“咱们分就分,分了谁咱们也能活”,塑造出一个自主干练的新时代女性形象,彻底摆脱了悲情的色彩。这个叙述虽然背景设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慧真相较于瑛娘,天生具备一些有利条件,然而她独自抚养女儿,负责经营小酒馆,在公私合营到改革开放这段漫长的时间里,逐步建立起家族企业的经历,对于展现女性的坚韧精神,其感染力要强于《娘道》这部作品。剧中展现应对变革、周旋于各社会势力的情节,能够吸引年长观众持续关注,女主角无需男性帮助、独立自主的形象,不会引起年轻观众的反感,所以该剧不仅比《娘道》收获更多好评,也超越了那些依靠皇帝、王爷、贵人扶持的所谓“大女主”,被称作名副其实的大女主作品。

审视2018年年代剧受到年轻观众关注的情况,可能比评价其好坏更有价值。这类剧是继续只吸引老观众,维持现状,还是应该拓展新的观众群体,融入时代观念,这是今年给行业带来的新问题。

刑侦悬疑:角色出彩胜于剧情

2004年发布《关于加强涉案剧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之后,刑侦类电视剧就离开了电视,很长时间没有播出。网络平台和自制网络剧兴起,刑侦悬疑题材重新出现在观众眼前。像《白夜追凶》《法医秦明》《无证之罪》等剧非常受欢迎,也让大家看到了这类剧的吸引力。2018年,一部刑侦剧《橙红年代》在东方卫视和浙江卫视开播,收获良好评价,该剧与网播平台的《镇魂》形成鲜明对比。男主角刘子光离家后与一位热心人相遇,随其前往国外打工,却意外卷入毒品集团。同行的聂万峰为了追求成功,决定加入该组织,并逐渐攀升为毒枭。刘子光在逃脱后,被中国的缉毒警察招募,成为卧底潜伏在聂万峰身边。刘子光在毒品交易时遭遇意外导致失忆,他回到分别八年的家乡后,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却因为挺身而出帮助他人而引起了女警察胡蓉的怀疑,同时他的行为也吸引了伪装成成功商人的聂万峰的注意,聂万峰对刘子光从暗中观察、步步紧逼,最终发展到了生死相搏,而刘子光通过与胡蓉等公安人员的合作,最终成功摧毁了贩毒团伙,恢复了记忆,也收获了爱情,整个故事情节丰富,节奏明快。这部以人民与警察共同打击毒品和犯罪为主题的作品,《橙红年代》具有浓厚的正剧氛围,这种正气之中也融入了生活韵味,而警匪元素的非神圣化处理手法,更让整部作品增添了几分诗意。

《橙红年代》凭借新颖角色塑造、演员表现力达标、故事推进自然以及刑侦题材特有的正向价值广受好评,然而与完美尚有差距。部分情节显得不真实,细节方面存在错误,男主角表现得过于无畏,女警察则显得能力不足,这些都是该剧的不足之处。最大的缺陷在于正邪较量不够吸引人,刑侦剧应有的紧张感与刺激感未能充分展现。官方要求限制犯罪细节的表现,导致刑侦剧的情节张力无法匹配鲜明角色,反面人物塑造单薄,案件本身的复杂性和难度不足,使得最具吸引力的破案过程显得平淡。这已成为近年来刑侦类悬疑作品的普遍问题,与余罪、秦明、刘子光、赵云澜、沈巍等主角的出色演绎相比,相辅相成的案件内容还有待深入构思和精心打磨。

都市情感:细节逻辑为爱让道

受政策推动而增多的现代都市剧,今年却遭遇滑铁卢,各类作品都带有偶像剧的影子,但这些剧中既缺乏奋斗元素,也缺少浪漫情怀,演员的极高人气掩盖了剧本和制作的不足之处,这种现象暴露了行业性问题。

新春热门剧《谈判官》继承了《翻译官》的都市精英主题,主演依然是杨幂,不过序幕部分并不太显精英气质。剧中商业谈判官的专业素养和沟通手段未能充分展示,谈判策略也显得比较简单,对手同样缺少商业头脑。影片中的企业名称与案件情节大量模仿现实生活,"万科"更名为"科万"、"快的"变成"快闪"的做法随处可见,显得十分草率,导致原本应当描绘都市节奏和现代场景的职业较量,最终沦为服务于爱情戏码的附属情节。唐嫣主演的《归去来》是另一部小成本作品,它描述了主角从校园才俊转变为步入社会后的成长历程,以及经历的重大转变,但影片中缺乏才俊应有的气质,许多细节设计都让观众感到出戏:学校公布成绩时,不分专业,仅张贴一张成绩单,并且不提供电脑查询功能;学校社团竟然组织攀登万丈高的冰山,即便发生意外事故,也没有任何追责措施;为了制造偶遇的机会,主角在乘坐飞机时,强行忍受腹痛,没有向空乘人员求助,反而给路人带来了麻烦。这个剧着重讲述留学生在美国如何实现个人进步,但剧中主角们就读于美国的顶尖学府,却肆意挥霍宝贵年华,他们沿海边骑自行车,在户外享受野餐,开车四处游历,用各种美国式的休闲娱乐活动描绘留学生活,对于名校里繁重的学业压力只字不提,那些最能触动留学生群体的沟通难题和文化适应问题也完全忽略,去美国留学就像从北京去北戴河度假一样轻松随意,这种夸张的表现方式被观众指责为“把名校刻画得最失败的一次”。这个夏天播出的《甜蜜暴击》在剧情里着重展现奋斗历程,在现实层面则聚焦明星情侣的互动,关晓彤扮演了高傲的拳击手和富家女,鹿晗则演绎了品学兼优却家境贫寒的学子。不过,在一场扣人心弦的拳击比赛结束后,女主角身上没有留下任何擦伤或青紫,依然娇艳如花,她声称要独立追寻青春与抱负,但转头就动用家中丰厚的财力解决了各种麻烦。男主角的家庭条件普通,且他独自照顾着弟弟妹妹,不过他个人名下有房产,还可以租到带院子的别墅;他在大学时解出小学阶段的方程式,这个情节成为剧中的经典场面,受到全班同学和老师的称赞,但这个设定也被观众嘲讽为“智力碾压”。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虽然于2018年上映,却满是车祸导致失忆、意外致使流产、婚礼上发生抢亲、因爱殉情、反派人物不断破坏、主角间产生误会等属于二十年前剧作常见的俗套情节,使观众有种穿越回过去的感觉。十月播出的《创业时代》看似摆脱了爱情主题,径直展现了事业打拼,实际上依旧是虚无缥缈的谈情说爱,创业的外衣下充斥着分手、捉奸、离婚、争斗等情节,担任公司高管的女性主角粗枝大叶,将商业机密资料随意丢弃,勤奋创业的男性主角通过欺骗母亲假结婚骗取了启动资金,经营事业如同儿戏,三家争夺投资的企业家都与女性主角产生了情感纠葛,社会成功人士忙于处理鸡毛蒜皮的小事,唯独不专注于工作。这部年末上线的剧名为《你和我的倾城时光》,被定位为都市商战题材,但剧中“商业”成分主要体现为,女主角的哥哥、学长以及男友均扮演霸道企业家的角色;而“商战”情节则聚焦于,一名曾是特种兵的男主角在家族公司里进行着略显稚嫩的卧底与侦查活动。整部剧以时尚风格为主轴,充斥着小商品市场的视觉元素,那些特效制作精良的高档写字楼如同房地产宣传画,偶像剧式的剧情中勉强穿插着些许商业主题的线索。

2018年的都市情感剧几乎完全舍弃了爱情中的各种细节和逻辑性,学校的场景缺乏教学方面的常识,体育活动也缺少专业技能的体现,职场和商界更是缺少了基本的行为规范。这种剧作虽然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本应立足于真实生活,却表现得像悬浮在空中一样,剧中人物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生活追求、情感变化都仿佛存在于另一个与现实无关的世界里,只能让人漠然视之。

根据资料、网络反馈以及观众感受综合分析,2018年中国电视剧的整体水准虽然没有比往年出现显著下降,然而在国产剧辉煌历程走过六十载并且经典作品不断涌现之后,若不持续进步便等同于倒退。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的电视剧观众与众多投机取巧的制作者截然不同,他们并非盲目跟风,而是具备敏锐的洞察力、高雅的审美标准,并且能够自主地评价作品的优缺点,网络时代的观众早已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群体,也不是默默无闻的旁观者,他们日益挑剔,也愈发强大,将促使急功近利的电视剧行业经历低谷,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