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健:不做犬儒,只因我已长大,你怎么看?

2025-09-14 -

王自健。高征 澎湃资料

相声表演者王自健在后台的化妆间里,双腿交叠而坐,点燃了一支香烟,有条不紊地讲起了他的手机开发工作,缭绕的烟雾中透出几分创业的激动,一个月前,他在自己的微博账号上公布,已经在上海创办了一家叫玄乎科技的企业,准备进入手机行业。

回顾其职业生涯,这已是王自健经历的第三个转折阶段。2009年,他离开了“白领”身份,专心从事相声表演,不久便在北京的众多小剧场中积累了声望,徐峥也常成为他的观众;三年之后,制作人叶烽发现了他的才华,邀请他加入《今晚,80后脱口秀》,使其成为电视界备受瞩目的“深夜节目代表”。现在,他的目标是创造出手机领域的“特斯拉”。

他并非全然认同“商人”的称谓,其中一个缘由是他极不热衷社交活动,面对不熟悉的人常常语塞;最为明显的例证是,尽管在相声界摸爬滚打好几年,却鲜有能够深入交往的友人,更不用说在演艺圈了。他的助理于洪涛说王自健相当“内向”,平日里总是一个人待在家里,不是玩电子游戏就是制作飞行模型,多数朋友都是在游戏世界里认识的。

他自认并非知识分子,只是个努力向知识分子看齐的普通人,然而于洪涛半开玩笑地说,王自健私下里总把自己当知识分子,聊天时又以见识广博闻名,制作人叶烽对此给出了一个颇具幽默的评价,指出他确实读过不少书,不过数量还不够多。

喜剧表演的现场让王自健赢得了众多追随者,也让他更加在意言语的准确性,他坦言并非忧虑批评,而是害怕造成不良示范,他之前曾因粉丝受其态度感染而感到自豪,起初觉得这种互动很愉快,但后来转变了看法,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在节目中表达的仅是当下个人的想法。

他把自己的体会跟自身的经历联系到一块儿,体会的收获是慢慢培养出越来越强的自我约束力,即便电视这东西本身就有能不能播的规矩。“并非我们自己剪裁自己什么,而是我后来逐步察觉到许多事理不是光靠简单的立场就能讲白的。”

“是环境改变了你,还是你自我改变?”

这个人很有主见,所以我认为任何环境都不会使他产生这种转变。

段子

李蛋出生于1989年,他是王自健在表演脱口秀时经常提及的一个笑料,这个笑料被称为“蛋蛋”,而李蛋正是它的真实出处。

王自健提及的“我们”,实际是指节目制作组的文字撰稿集体(简称“创作者”),现阶段专职创作者的数量已经达到十人以上。

1989年诞生的李蛋,还有1988年出生的王建国,他们都是王自健发掘的专职讲笑话的人,也是他在表演时经常引用的素材——那个叫“蛋蛋”的,以及“死胖子王建国”的出处。李蛋来自内蒙古,当专业说段子者之前,曾在一家外资公司负责撰写广告内容,他凭着兴趣,时常在互联网上发布自己的幽默短文。

我对李蛋的欣赏并非源于他创作的笑话,而是他撰写的诗歌,那些蕴含哲理的短文作品。他当时发表过一篇名为《扯经》的文章,我认为非常出色。当我得知他出生于1989年时,感到十分震惊,觉得实在难以置信,内心深受震动。王自健这样表示。李蛋本人并不乐意被称为“段子手”,尽管他如今获得了丰厚的报酬。他感到这个称呼过于现实,因为他最初创作笑话时,并未打算以此谋生,写作者们完全是为了乐趣。“若我直言,人们或许会发笑,我是一名诗人。”他神情郑重。

李蛋表示王自健的欢乐点比较独特,动漫里的笑料、游戏中的段子、谐音的妙语总能让他开怀大笑,但这些笑点在文艺青年李蛋看来,显得略微无趣。然而,这并不妨碍王自健的亲和力,观众的欢乐标准各有差异,每种笑点都有其对应的爱好者。早在说相声的年代,他就凭借一些游戏相关的段子吸引了大批支持者,于洪涛指出。

通过王自健的讲述,可以领会到同组里那些擅长讲笑话的人们的特性,几乎都能在他自身的性情里找到些许对应。

东北人王建国在成名前常在家中构思有趣故事,却无人问津,创作出极富喜感的小说。“只因作品太过风趣,才无人问津。”王自健自嘲道,“我们这些痴迷虚拟次元的人,还有那些热衷网络评论的观众,包括我的朋友马伯庸(知名文学家)都欣赏过,评价极高。书中构建了一个奇特超能力的世界,各种奇异能力都化作幽默段子。”譬如他笔下有个孩童的奇特禀赋是接连翻转三十六个筋斗便会毙命,每逢遇到状况就外出翻滚,亲属们总是阻拦他不要这样做,谈及此事时王自健竟兴奋得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我编过情爱故事,那种一看就是没经历过男女之事的人写的。”王建国一开口,带着浓浓的东北腔调,特别搞笑,“最近有女读者送过我糕点。”他压低嗓门,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王自健觉得,在脱口秀节目里,真正能被大家记住并广泛传播的是其中的笑料,这些笑料所展现的观点特别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他提到了一位他近期特别看好的喜剧演员,这位演员是1995年出生的,他在微信朋友圈的个人主页图片旁配了一句话,内容是“有些人活着并非意味着他们不该离去”。我简直太欣赏这位演员了,他创作的段子也是如此,表面上看似乎在讲述一些内容,但实际上并没有表达任何明确的意思。

这似乎正是他所追求的效果: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他自称不太欣赏犬儒,却在某个阶段莫名其妙地变成了深度犬儒。

“为什么不做犬儒了?”

“因为我长大了。”

长大

成长是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其实相当困惑。王自健表示。

年纪渐长,王自健感到许多事情难以理解,由于难以理解,他不会轻易表明态度。我们的节目因此看起来逐渐缺少了明确立场。以前在二十几岁时,面对某些情况他会立刻站在看似合理的一边,但过了二十几岁,他不再这样做。

他提到了一个近期事件,描述了上海一位体型较胖的阿姨,她同时照顾着一位年轻女性,并且针对旁边包扎着绷带的女性(后文称作“包扎者”)的蛮横抢座行为,与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争论,指责其行为不妥。

到底谁是谁非?胖阿姨是否确认过那个裹着绷带的女人是否属于残障人士?倘若那个裹着绷带的女人确实存在身体障碍,这件事情又该如何妥善解决?这类状况正变得日益普遍,我当然能够挺身而出,像某些节目那样,非常武断地发表一些言论,我也清楚这样传播效果会更好,但我不愿意这样做,我特别期望我们能步入一个不再高喊口号的时期。

然而到了观众席,王自健的神经明显放松了。“那里是他独有的表演空间。”李蛋指出。

网络平台就是那个地方,他经常针对一些话题和别人激烈辩论,还经常发表一些令人沮丧的文字。他认为心灵慰藉类的言论非常虚伪。

王自健将回应言论攻击的行为,归结为“白羊座”的性格特点——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他表明自己只是普通人,无法忍受无端的针对。此外,他强调对方观点存在明显错误,如果对方不清楚,他并不介意。但是,一旦他察觉到对方是故意持有错误看法,就会认为这种行为不可取。

他讲过,每逢国家遭遇变故,微博上总会出现一些人,指责某些名人未捐款。“天津港事故发生后,我曾斥责过两位在马云微博下催促捐款的人,他们完全不清楚马云是《2015胡润慈善榜》的榜首。这两人原本籍籍无名,却因事件的持续关注和报道,关注者数量迅猛增长。

“这何尝不是一种态度?”

“除非有强大的内心理由去支持我说这个话。”

标签

要是想要用标记来清楚描述某个人,那么这个人全身的皮肤都会被标记覆盖了。王自健这样讲。但是,在谈话过程中,他不由自主地给自己加上了两个标记:学者,逃避现实者。

他原本自诩为符合学者准则的常人,然而当提及学者也能说相声时,他真实想法便显露无遗。

周围的人对王自健的普遍看法是他特别自信,对于这个评价,他直接承认自己是很有领袖风范的人。他表现出的领袖风范主要是指他目前全心投入的手机行业,这个有点神秘的想法是王自健作为一个科技迷,长期以来一直关心的领域。而因为神经衰弱导致失眠,他拥有充足的时间把这种想法发展成实际项目。关于目前的状况怎样,他不愿意说明白,只表示他虽然担任CEO职务,但实际上工作内容跟产品经理差不多,还提到以后跟生意相关的事务会交给有经验的人去处理。

“我搞不懂怎样跟不认识的人打交道。”王自健直率地表明自己极不喜爱交际应酬,也无法隐藏对反感之人的厌恶。“我刚开始做脱口秀时,节目形式可以借鉴西方脱口秀,以对话为主,然而那时我的人生经验、阅历以及社交能力,都难以支撑我去和别人交谈。我碰到不中意的人就会让人察觉到我的态度,从不假装。因此节目舍弃了对话环节,改为以讲笑话为主。”

李蛋确认了这一观点,他私下告知媒体人员,王自健无法过量摄入酒精,否则容易发生酒精性中毒;同时他也不宜食用海鲜产品。节目拍摄结束后,王自健通常会参与一些夜场活动,比如去小吃摊吃烧烤。他表示近期发现了一个偏僻的场所,专门供应猪肉串。

七月份,王自健曾在个人微博上发表过一篇介绍北京风味小吃的内容,结尾处用“馋得流口水,十分想家”来收尾。如今这位移居南方的北京人表示,比起北京他更偏爱上海,因为他欣赏上海保留着本土方言,而他却是能够听懂老北京话的最后一批人。

我奶奶说话极具表现力。她没读过书,是个文盲,但表达方式很讲究,说话委婉,语气很温和。不过后来她就不说北京话了,就连最小的孩子都没听过。王自健表示,他小时候长大的北京和如今看到的北京完全不同,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有很大差异。他小时候的记忆在北京已经找不到任何痕迹了。我过去居住的地址如今变成了一家酒馆,这样的转变你是否能够容忍,因此我索性学鸵鸟般躲到了一个遭受破坏程度较轻的地点。

对话王自健:

澎湃新闻:你说你长大了,不做犬儒,那你现在信奉什么主义?

王自健谈到心态,表示自己天性开朗,似乎从未经历失败,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澎湃新闻报道说,有人表示难以理解就不表达意见,然而极少有事情是绝对不变的,你作为一位需要即兴发挥的喜剧表演者,是否担忧无法保持自己的表演特色?

王自健表示,一个人的风格大多是在不断积累中形成的,他观察到美国那些脱口秀主持人,通常在四十岁以后才开始真正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而二十几岁时形成的风格往往难以让人信服。他自认为虽然算不上知识分子,但一直以知识分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因此总希望表达一些公正客观的观点。在开口说出某个观点时,他必须要有充分的内在理由来支撑自己的言论。随着声望日益增长,我确实担心言语失当,并非忧虑受到指责,而是害怕误导他人。

所以我想不明白就先闭嘴。

澎湃新闻:你认为你在脱口秀中的角色是什么?

王自健:我们最初的愿望是使人快乐,我们能够传递并且很善于传递的是用诙谐的视角审视你周围的事物。譬如说有某件事可能影响到你的权益了,但如果你认为这个损害你权益的人这样行事很愚蠢,你或许会笑一笑就过去了。我认为人最需要的是积极心态,我们要让生活充满趣味。先引导大家积极心态,碰上事情,我会先发笑,然后去想人生观、国家这些不着边际的方面。

澎湃新闻:你的这种认识是否受到体制的影响?

王自健表示,此事与个人价值无关。相反,你将了解到世上存在更多种类的思维方式。部分要求或许合理,他会探究这些要求产生的原因,并非一味顺从,而是着手处理这些问题。

澎湃新闻:这不是一套妥协中庸的说辞吗?

王自健:怎么是中庸呢?也许有点吧,交浅缘深的,没必要。

澎湃新闻:有没有遇到一件事你明确并坚持自己的态度?

王自健谈到贾玲恶搞花木兰事件,认为她的道歉很虚伪。为何要向一个编造出来的人物道歉?既然你能编造,我为何不能编造?这就是他当时的态度。后来他的好友马未都指出,不该嘲笑花木兰,因为这是中华民族创造并赋予民族象征意义的形象。王自健虽然能理解马未都的观点,但坚持自己最初的想法没错,马未都的说法也有其合理性。两人的立场有所不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