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慌!娃被老师谈话、成绩被同学笑话?这样应对超管用

2025-09-14 -

各位家长朋友们,今天咱们要讨论一个普遍存在的情况,几乎每个孩子都会经历,那就是在学校里,孩子可能被老师找去谈话,或者成绩会受到同学的嘲讽,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当您的孩子沮丧地抱怨“老师当天找他谈了话”,或者“同伴因为我成绩差而嘲笑我”时,您是不是会突然紧张,感到既担忧又恼火?

内心是否渴望立刻赶往学堂探个究竟?——然而又担忧过度的急躁,可能会导致情况恶化。

我在家庭教育领域工作了很长时间,确实目睹了许多由于应对不当,导致孩子产生心理创伤的案例。因此今天打算向大家介绍几种方法,这些方法能够接纳孩子的情感波动,同时也能帮助他们从困境中获得进步。

一、先听,别急着说,情绪最重要

孩子带着红肿的眼眶回家,我们最先做的事情不是询问“取得了多少分?”“老师找你谈话的原因是什么”——而是要俯下身子,注视着他的眼睛,温柔地询问:“孩子,今天是不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愿意和爸爸或者妈妈说说话吗?”

记住:这时候,倾听比说什么都重要!

不可以随意打断,也不应该提出疑问,要让孩子把意思表达完整。就算他表述得有些杂乱,也要有耐心去听。

我一位朋友小张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她儿子读三年级,某天放学回家就哭泣,声称班主任找他谈了话。小张立刻拨通电话向老师询问缘由,未曾料到——原来老师是在称赞孩子进步显著,意图激励他继续努力。

你看,多尴尬。

因此,先让孩子把内心的感受和发生的事情“说出来”。你只需点头、回应“是的,我在听”“我理解你感到痛苦”,如同给气球逐步放气,让孩子先把情绪排解出来。

二、理解他的感受,别否定他的情绪

等孩子把话说完,不要马上评判是非,应当先表达理解。比如,可以问:被老师找去谈话,心里确实感到不安吧?要是被同学取笑成绩,换作是我,也会觉得不舒服。

绝不能讲这样的话:“这点小事值得悲伤吗?”“一次测验失利而已!”“你未免太过敏感”……孩子听到这些,内心只会更加难受。

他家读初中的女儿,期中考试名次下滑了,几个同窗随口调侃了几句,她回家就哭了。老李轻描淡写地说:“不过下降十几名,算什么事儿?”没想到女儿直接反锁房门,三天都不肯理他。

观察可知,儿童眼中的琐碎,于我们而言或许不值一提,然而在他们的意识层面,却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三、一起找原因,想解决办法

等孩子情绪平稳了,再和他一起分析:

关于老师的交流,可以询问:对方详细讲了哪些内容呢,您认为对方表述的观点是否合理,我们应当怎样改进才能更佳?

要是分数被人嘲笑,可以询问: "这次哪些题目没理解透彻?" "是因为马虎,还是没复习到位?" "如果下次想要提高,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

我邻居家的孩子小明,数学测验得了65分,结果被同窗讥讽为“数学笨蛋”。他母亲没有责备他,而是陪着他一起分析试卷,发现他主要问题出在计算时容易出错,还有审题不够仔细。接着他们每天抽出五分钟专门练习计算,一个月后,小明的数学成绩提升到了88分——而那个曾经嘲笑他的同学,成绩却不如他。

务必牢记,孩子需要独立进行思考,主动寻找解决途径,我们的角色仅是辅助,通过这种方式,他才能掌握独立处理难题的能力。

四、教他怎么回应,提前练一练

许多孩子并非不愿回应,而是确实不清楚如何表达,因此我们需要教导他们一些切实可行的话语,

如果被老师谈话:

· 好好听老师讲完

· 如果是自己的问题,就说:“老师,我知道错了,我会改。”

· 如果有误会,可以说:“老师,我能解释一下吗?”

· 最后问:“老师,您觉得我怎么做能更好?”

如果被同学嘲笑:

· 先深呼吸,不理他

· 或者幽默回:“谢谢关心,我会加油的!”

· 也可以认真说:“我这次没考好,但我会努力的。”

· 如果对方一直笑,就说:“请你尊重我”,然后转身离开

日常可以和孩子开展模拟情景游戏,你扮演同学或老师,他来练习应对方式。比如我女儿小的时候,我们经常这样互动,因此当真正遇到情况时,她不会感到害怕。

五、帮他把信心捡回来

受到指责、遭到讥讽时,孩子最简单丧失自信。那个时刻必须引导他发现自身的优点。

他数学成绩不理想,不过他的语文成绩提升得相当明显啊!老师虽然指出了他课堂上的不当行为,却也赞扬了他做卫生的负责态度!

也可以说说那些杰出人物早年的挫折经历:爱迪生小的时候,一位老师评价他反应迟钝,最终他成为了伟大的发明家;迈克尔乔丹在高中时期,曾经被校篮球队拒绝,但他后来成为了篮球界的传奇人物。

我认识一位父亲,他的儿子在期末考试中排名全班倒数第三,被同学们戏称为“末位先生”。这位父亲并没有因此生气,反而与儿子共同制定了一个“提升方案”:每提升10个名次就给予一次奖励。半年之后,孩子的成绩显著提高,进入班级中游水平!而且他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不再害怕考试了。

六、必要时,悄悄和老师沟通

万一状况比较重大,我们应当主动与教师沟通,不过并非去争执,而是为了弄清状况,并且协助孩子解决问题。

可以这么跟老师沟通: “老师您好,据了解您找XX谈了话,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 “我们有没有什么能帮忙的?” “您有什么想法可以告诉我们吗?”

王阿姨的女儿小丽,曾经是班里的边缘人,总是独自落泪。王阿姨没有立刻考虑让她转学,而是主动联系学校的老师,与班主任进行深入沟通。她们共同商讨,想方设法帮助小丽融入集体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丽和同学们的关系有了显著改善,现在她能和同学们和睦相处了。

七、永远做孩子的底气

说到底,孩子为什么怕老师批评、怕同学笑?就是因为心里没底。

而咱们父母的爱和支持,就是他们最大的底气。

务必让孩子明白:无论境遇如何,成绩优劣,父母都疼爱他,定会与他共渡难关。

我有一位朋友,在中学阶段声名狼藉,经常惹麻烦,动不动就要去学校领导那里谈话。他的父母从不责备他的学业表现,总是关心他是否已经竭尽全力。最终他没有继续升学,而是选择了自己热爱的电子修理行业,现在独立经营一家店铺,生活十分满足。

各位家长要知道,孩子受到批评或嘲笑,并非是件坏事——这实际上能锻炼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只要我们处理得当,孩子就能在困境中变得愈发坚强。

你们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否碰到过类似状况?面对此类情形,你们通常采取什么措施?诚邀各位在留言区分享你们的宝贵做法。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