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语道破:TikTok谈判达成共识,究竟谁在用错乱信息支撑美式赢学?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逸语道破》。中美双方于马德里开展的经贸磋商,目前已基本告终。从新闻发布会的内容可知,这一轮马德里会谈的结果已然揭晓 。
如何看待这个趋势呢?应当指出,中国和美国在当前经贸议题方面存在互动,同时也存在博弈,目前态势已经较为清晰明确了。
所谓明确,是指这次马德里会谈聚焦这样的议题,即“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而且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
大家要是还有印象,这事是怎么引发的呢?我们稍微回顾一下:今年4月2日,特朗普提出所谓“解放日”,还对全球挥舞“对等关税”大棒。砸到中国身上的,一开始就是“10+24”,总共34%的关税;中国进行对等报复后,美方一度将关税加到145%。僵持了一段时间后,美方主动打电话给中国请求会谈。于是从日内瓦开始建立了磋商机制,磋商机制先是在伦敦进行讨论,之后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进行交流,最后到了这次的马德里 。
之前每次谈的是什么内容?主要谈论的是关税。一直表述的都是“保留10%,暂停24%,取消超出部分”,并且“对等削减非关税措施”。但到了此次马德里,双方发布的新闻基本都围绕此展开——这意味着什么?很简单,中国取得了第一个显著成果:在对等关税方面,被我们顶回去了。
当地时间2025年9月15日,地点在西班牙马德里,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出席了记者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也出席了记者会,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京涛同样出席了记者会。中美双方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内容包括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
对等关税为10%,你说暂停就暂停那24%的关税,不过我们这边会保持对等报复。你需做出抉择,要么继续,要么结束,要么维持延期的灰色状态,总之10%这部分我们扛住了。美方以前常提及的芬太尼关税,如今基本听不到了。若不出意外,最终技术文件里这部分也会被去除。所以从关税贸易及霸凌方面来看,这一回中国明显取得了胜利。
这次中方发布的信息有两个来源方向,一个是之前何立峰副总理提到的,另一个是李成钢部长讲的。李部长表示,中国一直反对把科技问题、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以及武器化,绝对不会以牺牲原则立场、企业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作为代价。因此,中国给出了一个基础公式,即要平衡原则立场、企业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我们必须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中资企业的合法利益。要是交易对中国国家利益造成损害,要是交易对企业合法权益造成损害,那么我们不会接受 。
正常的技术出口是能够进行商谈的。你要是需要算法、需要大模型,这是可以的。不过必须要审核代码,并且审核通过之后才会给予。中国政府对企业意愿给予充分尊重,支持企业在遵循市场原则的基础上开展平等的商业谈判。企业能够自愿去进行商谈,然而最终的决定权是掌握在中国政府手中的。要是对此存在疑问,那就去看看和记黄埔港口码头出售的案例,其中表达得已经极为清晰了。
另一方面,网信办副主任王京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中美双方在充分尊重企业意愿的基础上,就解决问题的方式达成了“基本共识”,这些方式包括通过美国用户数据和内容安全业务委托运营,以及算法等知识产权使用权授权(注意不是所有权转让),同时还充分尊重市场规律。
有一个底子,若我没理解错,“美国用户数据和内容安全业务的委托运营”,应是之前向美方提出的“云上得州”方案,它类似于“云上贵州”模式,且略有加强,即由甲骨文对位于得州的美国用户数据服务器进行监管,以此确保相关数据的使用符合美国国内法。
至于算法,之前争议最大的是,经过中国用户训练调整后的大模型代码能不能出去。现在明确了,第一,知识产权是授权使用,不是转让,要保护企业商业机密,维护中国数据安全,中国用户隐私数据不能出去。同时,中国企业自愿遵循技术出口原则进行授权,中国政府依法审批、依法审核,确保不损害国家安全。
正如王京涛讲的那样,中国政府向来支持中资企业在海外合法开展业务,期望美方能够依照共识,为包含在内的中国企业在美国运营提供开放、公平、公正、不存在歧视的商业环境。正如李成钢随后总结的,中美双方达成的是“共识”而非“协定”,细节技术文件仍在进一步研讨。这种共识契合双方利益。
你若执意要闯,美方面临的实际难题是,从技术上进行封堵,在美国现有的体系和能力状况下,这根本就是个笑话,无法实现。除技术问题外,在美国用户、社会以及政治领域,其影响力极大。特别是在当前“红脖子”情绪高涨,需要将相关事件转化为政治筹码的背景下,封堵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所以美方必须回归谈判轨道,通过达成共识切实解决问题。
有人喜欢用“输赢”来作评价,中国确实取得了胜利 ,不过这种国家间博弈的胜利,在外交和经济领域并非简单一边倒的胜利 ,自昨天有消息传出后,大量奇怪账号就试图以情绪化、贴标签的方式占领评论区,对这次会谈作出负面评价 。
由此我们反而能够得出一个结论,这些负面评论存在一部分推动力,这部分推动力来自我们尚未统一的宝岛台岛,在台岛那边,有人跪的姿势难看,卖得彻底,甚至连台积电都卖了,因为有对比组在那儿 。
现在的态势究竟是怎样的呢 ,是美国有人企图得分 ,通过对中国进行访问来得分 ,在访问之前还要在心理上得分 ,也就是想着 “多少给点好处 ” ,然后告诉支持者 “我拯救了 ” 。叙事就变成了 :“拜登有多蠢 ,他要把关掉 ,而我把它救下来了 。”
根据我所掌握的信息以及观察情况,自2025年1月起,中美战略博弈在遵循的原则方面、使用的策略方面、依托的实力方面和筹码方面,与2017年特朗普第一届任期内相比,已经全然不同,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种变化明显体现为:严格做到对等,通过斗争来求取团结,借助斗争来促进合作,还有伴随中国产业升级而形成的全新实力基础以及能力体系 。
这次马德里会谈结束后,美方没有采取什么额外行动,常见的“凭空捏造牌面”的举动也遭到中方有力回击,像模拟芯片反倾销调查、集成电路反歧视立法调查等,传达出的信号十分清晰。
后续会更加清晰,行动与行动相对、话语和话语相对、进行对等让步、开展对等合作,这将成为新的节奏、态势和主轴,中美关系也将在此过程中翻开新的一页。
当然,未来或许还会有波折,甚至出现折腾,不过这是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而整体态势已然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与若干年前完全不同。新的共识正在形成和完善,新的博弈策略正在形成和完善,新的选项和场景正在形成和完善,中美关系也会因此走向更加稳定、健康的明天。
这是在中国经过斗争后得出的成果,是中国实力得以提升后所产生的成果,还是各方进行协调并付出努力后收获的成果。除了岛上那些仍妄图搞事的人以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乐意看到这样的成果,因为这个世界无法承受中美全面冲突带来的后果,并且也不存在任何第三方有能力鼓动美国为其效力、进而与中国展开对抗 。
未来的结局会变得越来越清晰,这或许是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的最为重要的变化之一 。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