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馄饨的趣事,你知道几个?快来一起乐一乐
一、卖馄饨
镇上来了一位名叫阿牛的年轻人,他推着一辆小车停靠在路边售卖馄饨,他的馄饨定价亲民,每碗仅售八文钱,所以很多喜欢馄饨的食客都会选择去购买他的食品。
没过多久,阿牛的馄饨铺子客源渐渐多了起来,这时候街上冒出个叫阿花的小姑娘,也推着小车来卖馄饨,就支在阿牛摊子正对面,她一开张就把馄饨卖价定成每碗六文钱,而且面皮做得薄,馅料装得满,份量给得很足。
阿花的馄饨物美价廉,因此大家纷纷涌向她的摊子购买馄饨,阿牛那边的生意就变得门可罗雀了,只能干巴巴地瞅着对面的阿花赚得盆满钵满。
有位常客好心地告诉阿牛,应该把价格调低一些,否则馄饨恐怕无人问津,阿牛听罢只是微微颔首笑了笑,却始终不肯降价,熟客们见状也只能摇头叹息,认为阿牛过于刚愎自用,后来便纷纷转而向阿花购买馄饨了。
阿牛和阿花每天按时开始售卖馄饨,阿花的摊位总是门庭若市,赚钱相当多,相比之下阿牛的摊位却门可罗雀,甚至一整天都无人问津。
镇上的人纷纷取笑阿牛,指责他缺乏灵活变通的能力,断言他根本不懂得经商之道,认为他亏损是咎由自取,然而他们却浑然不觉,阿花和阿牛原本就是夫妻,他们售卖的其实是同一家人的馄饨……
二、贩驴
村中有位家资巨万的皮姓富翁,其家境十分殷实,然而他却有个挥霍无度的儿子皮二,整日沉溺于吃喝享乐,荒废了正事。
为了让儿子得到磨炼,走上正途,皮财主决定派皮二外出经商,增长才干,他得知凉州驴子品质优良,售价又低廉,便从钱庄取出六百两白银,交给皮二,嘱咐他前往凉州购进几匹驴子返回。
皮二收下六百两现银,背上包裹即刻动身,翻山越岭历经艰辛抵达凉州,他在当地仔细比划一番,最终以六百两真金购置了四匹牲口,随后驾驭着牲口踏上了归途。
行走了三日,皮二抵达一家旅店暂歇,目睹一人正赶着六只羊走进去,他暗自思忖:赶着毛驴的话,每到夜晚就需要起身去拌和饲料,搞得身心俱疲,连觉都难以安稳,而赶羊的话,夜间就无需再费心去拌和草料,这样一来岂不是轻松许多。
皮二随后询问赶羊的人,建议两人互换工作,用自己饲养的四匹牲口,交换对方的六只绵羊,赶羊的人立刻感到非常高兴,马上表示同意。
皮二第二天赶着羊继续前行,但他缺乏放牧的本领,那些羊完全不听他的指挥,他试图向东引导,羊群却固执地向西移动,他打算向西移动,羊群又故意向东乱窜,皮二被搞得焦头烂额,浑身都是汗,最终连最后一点力气也使不出来了,只能瘫坐在旁边的石头上,艰难地呼吸。
此刻,一位售卖西瓜的人挑着瓜筐走来,筐里的瓜虽多,却脚步轻盈,同时高声吆喝:“味美的西瓜,刚摘下的好西瓜呀……”。
皮二此刻感到燥热和干渴,于是用钱购置了一个西瓜来解暑,他一边享用西瓜,一边思忖:挑选西瓜的过程,比驱赶羊群要省力得多,因此皮二便向售卖西瓜的人提议:“同乡,我们交换一下物品吧,我的六只羊可以换你那几筐瓜?”卖瓜者听后大笑不止,当即表示赞同。
皮二挑着西瓜又向前挪动,起初感觉还算轻松,可后来担子越来越沉,走着走着就进入了一条漫长幽暗、四周封闭的巷道,六月太阳炙烤,他又燥又乏,双腿几乎挪不动了。
恰逢其时,有个路人撑着一把雨伞走来,步履轻快,皮二赶紧叫道:那位朋友,我这些西瓜跟你换把伞可以吗?对方欣然同意,结果皮二挑着的八个瓜,最后变成了那把伞。
皮二撑着伞兴高采烈地往家走,不知不觉来到了村口附近,就在这时猛地卷起一阵急风,把伞面瞬间吹走了,皮二只握着光秃秃的伞柄,呆立了很长时间。
皮二花了六百两银子,赎回了那根伞把,皮财主因此怒不可遏,从此以后,他再也不准皮二外出经商了。
由于这个情况,邻近的孩子们经常唱起歌谣来,歌词是:四匹马换六只羊,生意兴隆赚大钱;六只羊换八块瓜,经营状况同样好;八块瓜变成伞,一阵狂风变成了光秃秃的棒子……
三、这钱不要了
城里的那个年轻人名叫阿牛,个人条件相当不错,然而却始终没能寻得一位伴侣。
阿牛在一场朋友集会上结识了阿花,她不仅容貌出众,性格也活泼外向。在大家的穿针引线下,两人互留了联系方式,通过数日的线上交流,阿花慢慢对阿牛产生了情意。
上午,阿花致电阿牛,向其借了一百块钱,到了晚上,阿花便通过微信转账八十元给阿牛,随后又发去一条短信,说明手机余额不足,希望阿牛能即刻前往她家中,届时再补齐剩余的二十元钱。
阿牛收到信息马上锁紧了眉头,暗自思量,阿花家位于城北,单为了区区二十元就得打车前往,这样一来一回岂不是要花上几十元?
于是阿牛便给阿花回复:算了,这二十块我不要了。
半小时之后,阿牛接到阿花通过微信转来的二十块钱,等他回过去信息,才发现对方已经将他移除了好友列表……
阿牛百思不得其解,这刚燃起的爱情火焰又一次被浇灭。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