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笑话之雪涛谐史,带你领略别样幽默?
雪涛谐史 明 江盈科
谐史引
李君实先生的话实在精辟:孔子堪称至圣,尚且能对微小的笑谈报以宽容,周武王心存敬畏,也还能借助诙谐来调和气氛。仁德与道义本应时刻彰显,但偶尔放松一下又何妨,内心积郁不畅,并非用来磨砺心性。唯有通达的人能超脱万物表象,自在地体味宇宙本真,既不隐藏机锋,也不触及俗常;就像那竹林挺拔耸立,外表看似密集,内里却通畅无阻,忽然一阵清风拂过,枝叶便舒展飞扬。其中蕴含着无穷的意趣,又有什么能真正禁止呢?我之所以欣赏雪涛氏,原因就在于此。冰华居士题。
陈君佐是维扬人氏,以行医为生,擅长说笑话。洪武年间,他时常出入皇宫,皇帝对他十分亲近,经常和他谈论用兵的艰辛。有一天,皇帝问他:“朕像是前代的哪位君主?”他回答说:“像神农。”皇帝追问原因,他解释说:“如果不像神农,怎么能尝遍百草呢?”皇帝听后领悟过来,大笑起来。原来军队中曾经缺少粮食,士兵们经常吃野菜,皇帝也和他们一起承受困苦,所以这样说。
楚国有个声望很高的人,他的家里常常因为妻妾们关系不和而感到烦恼,即使有客人来访,家里也总是传出吵闹的声音,从里面传到外面。有一次,一位客人去拜见这位有声望的人,正好赶上家里人在吵架,这位有声望的人想找个借口让客人分心,这时他看到上面挂着的一幅画,画上有斑鸠和喜鹊,就指着画对客人说:“您很擅长评价事物,试着为老夫作一首关于这幅画的诗,可以吗?”客人于是写诗道:“斑鸠叫一声啊喜鹊叫一声,斑鸠叫唤代表风雨要来,喜鹊鸣叫预示天气要晴;老夫我也难以做出判断,下雨不成晴天也不成。”唉,这真可以说是才思敏捷的人了。
嘉靖年间,福建吴小江担任楚地学政,选拔入学的多是尚未成年的学子,已成年读书人因经济拮据,便偷走头巾伪装成幼童参加考试。吴公发现他们额头上纹路,便即兴作诗嘲讽道:从前戴冠已显成熟,如今蓬头只为求容。世人不懂我内心艰辛,反以为偷闲扮作少年。这首诗很快广为流传,人们读后无不捧腹大笑。
后来,钱塘的金省吾先生担任楚地学政,他选拔参加考试的生员,其中大多年纪轻轻。因为年轻人天生才智出众,并非由年龄决定。我家乡的人们一直听说他的事迹,于是我就割掉胡须参加考试。等到发榜时,凡是属于第四等生员,都要接受鞭打,割掉胡须的我也在其中。先生看到第四等生员太多,不想全部鞭打,就说:“第四等中的中生员,牙齿长的人就免了,那些年轻不肯用功的,按规矩挨打。”割掉胡须的我最终也挨了鞭子。他们嘲笑他说:你若留存,便不会遭受鞭打,为何要割掉,真是冤枉啊你的胡须。割须之人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赵大洲担任宰相,傲气很盛。高中玄、张太岳也先后成为宰相,一同在朝中任职。高喜欢评论他人,张则面无表情,不轻易与人交往。大洲有一天对两位宰相说:人们说培养宰相的气度,需要保持沉默,好像像中玄这样爱说话的人也能当宰相;又说要体察时局,需要平和,好像像太岳这样严肃的面孔也能当宰相,这难道不是有命运吗?这话虽然有些憨直且近乎玩笑,但也对理解命运之说有些帮助。四明丰翰林名叫坊,字南禺,很会说话。当地一位退休官员名叫承某,画了一幅肖像,备了钱财请丰写题词。南禺在画额上题道:“才能全面德行完美,全然看不到因某种才能而出名的情况;为人正直心态平和,纯粹没有偏私和驳杂的毛病。”县丞读了题词,非常高兴。当时的人们不明白这题词的意思,有人向他询问其中的含义。丰说:“您不懂下文的意思吗?那么他这个人,也算成功了。”
又宁波县令,派官差向南禺索要药方。丰便写下药方,内容是:“大枫子去掉核,无花果取半数,地骨皮用三枚,史君子添一枚。”回去拜见县令,县令看了药方,笑着说:“这是丰先生在取笑你。”官差询问其中的缘由,县令指着药方说:“这四句话,是说一群油滑的官吏。”南禺的机巧心思就像这样,不过他仗着口才喜欢欺压人,时常被人怨恨。
司寇王麟泉是福建人,起初担任我州郡的副长官,生性喜欢隐藏污垢,内衫内裤常常十几天不更换,每次和同僚们宴饮游玩时,总要从衣衫裤子上捉几只虱子,放进嘴里吃掉,我因此想起宋朝的王安石先生性格也与此相似,有一天在侍奉神宗皇帝时,有一只虱子在皇帝胡须上打转,神宗皇帝看了好几遍,同僚们也都看见了,等到退朝后,王安石先生问同僚们说:“如今皇上多次看我,是什么原因呢?”同僚们告诉他缘故,王安石先生连忙捉到那只虱子,同僚们说:“希望先生不要杀它,应该下旨嘉奖它。”王安石询问:“诏书该如何措辞?”一位官员回答:“这虫子时常在宫中出没,曾被皇上看见过。论其命运之巧,怎能处死它;至于如何处置,有人提议释放。”王安石听后大笑。不过苏轼曾指责王安石脸上不擦灰,衣服不洗,认为这是奸诈,即便侥幸被说中,但这政治举措并非出于奸邪。
嘉靖年间有个四川籍的御史,很会说话。有个权贵想嘲笑御史,就绑来一只老鼠,说:“这老鼠咬坏了我的衣服,请御史判个罪。”御史判决说:“这只老鼠如果判打板子、流放太轻,问斩太重,就判它受宫刑吧。”权贵知道这是在讽刺自己,但也佩服他判决的巧妙。
太仓王内阁为人正直清廉,不随便与人交往。王司寇性格随和,乐于包容他人。同乡曹子念这样评价他们:前者如同清清白白的天神,后者像是慈悲为怀的菩萨。这话很中肯。有个画家以画肖像为生,但技艺平平。一天,他给亲哥哥画了幅像,自认为画得很像,就挂在街口想招揽生意。邻居们看到后,纷纷询问画中人是何方神圣,没有认出是那位哥哥。有人将字写在上面,讥讽道:做事不认真就不要动手,字迹潦草根本不像本人模样;连自己的亲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了!旁观的人没有一个不笑出声来。
有两位学子,送给老师礼物,一人献上死猪头,一人赠予铜银子。两位老师私下交谈,其中一位说:“我的学生姓游,送来一个猪头,打算用来烹煮,即便是尧舜那样的人恐怕也做不到。”另一位说:“我的学生姓陈,送来一封银子,打算用来购物,尧舜与普通人没什么两样。”接着又各自拟定一个题目,一位题为:“两个学生拜两个老师,因为他们不能享受祭祀。”另一位题为:“两位老师对两位学生,总是称道尧舜。”这些人都可以说是擅长戏谑的人了。
世庙时期,严分宜暗中操控国家大权。当时皇宫里怪事频发,用符咒驱赶也无法消除。有位官员和同僚们聚在一起谈论此事,说皇宫是神圣之地,怎么会有怪异现象发生?其中一人回答说,这种怪异现象在《大学》里早有记载:众目所视,众手所指。怎么能不知道呢?
袁中郎名宏道,和我一同担任长洲、吴县知县。中郎坚持清廉自守,对于长安的权贵们,从不曾有所馈赠。那时他的兄长宗道,担任翰林编修官职。我嘲笑中郎说:别人馈赠,把兄长当作钱袋,你不馈赠,反而把兄长当作钱袋了。中郎也跟着自己笑了起来。
内乡县李矴,表字子田,担任翰林检讨官职。他的弟弟叫李荫,表字袭美,当时正是一名增广生员。李矴写信给李荫说:你今年成为增广生员,明年还是增广生员,不知道你增补得了多少知识?拓展了多少见识?李荫也回信给李矴说:你今年担任检讨官,明年还是检讨官,不知道你检点出了什么成就?探究出了什么真谛?当时在学馆中广泛流传,所有人都觉得好笑。
长沙李相国西涯,有个儿子,这个人很有才华,不过特别喜欢去平康一带游玩。有一天,西涯在他座位上写了一句话,内容是:今天花儿盛开的小路,明天绿柳成荫的街道,应该去考中举人,读书人读书人。他的儿子看见了,也在父亲的座位上题字,写道:今天下起大雨,明天刮起大风,调和治理天地,相公相公。西涯看见了,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这真是父子兄弟之间互相开玩笑啊。
天顺年间,锦衣卫阎达备受皇帝宠信。当时有个叫桂廷皀的人,是阎达的门生,自己刻了块匾额,上面写着:“锦衣西宾”。与此同时,有个名叫甘棠的人,是洗马江朝宗的女婿,担任松陵驿的驿丞,也刻了块匾额,上面写着:“翰林东坦”。这两块匾额同时出现,引起众人哄笑,大家认为这副对子非常贴切。
常熟严相公相貌粗犷,新郑高相公擅长写文章,常常在肚子里构思文稿。世人讥笑苏州的盐豆,河南的瘦驴。这两位相公相遇时,高对严说:“您的盐豆长在脸上。”严立刻回应:“您的文稿藏在肚子里。”
吴中有个尚书正在洗澡,有位客人去拜访他,尚书以洗澡为由推辞了客人,客人很不高兴。等尚书去拜访那位客人时,客人也以洗澡为由拒绝了尚书。尚书在墙上写了一句话:“你拜访我的时候我正在洗澡,我拜访你的时候你正在洗澡。我四月八日洗澡,你六月六日洗澡。”原来四月八日是给佛像洗澡的日子,六月六日是给牲畜洗澡的日子。
新安人詹景凤以才华闻名,擅长写放荡不羁的诗句。他参加乡试考中后,占卜官职,从翰林孔目调任吏部司务,于是自己给自己的住处题写牌匾称“天官翰林宅邸”。同乡看到后,在牌匾下方注解道“天官司务,翰林孔目”。詹景凤又补充写道“这样的官职,以取笑他人为乐胜过以哭泣他人为乐”。
有位高官,受命外出,来到驻扎的地点,也去庙里参拜、上香、讲学。讲到的时候,学子们心生鄙夷,于是讲《牛郎过桥下》这一段。高官问道:“那个牵牛的人姓什么叫什么?”学子回答:“就是那个桥下的王生。”高官感叹道:“好个读书人,见识竟如此浅薄。”
这个人天性痴傻,擅长说俏皮话,后来被选为府里的经历官。有一天,有位客人去拜见他的堂官太守,拜帖上写着“眷生李过庭顿首拜”。太守对经历说,这位客人他好像没印象了。经历随口答道,这位客人恐怕就是那个叫李趋儿的。太守听后哈哈大笑起来。
公冶长能破禽鸟之语,某日孔子听见斑鸠鸣叫,问:“此为何意?”答:“它们说‘酒杯已非真酒杯’。”又听见燕子啼鸣,问:“此为何意?”答:“它们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智慧’。”又听见驴子嘶鸣,问:“此为何意?”答:“这难以理解,像是乡间俗语。”以此讥讽河南一带的人。
李文正西涯,邀请同乡各位贡士聚会饮酒,一位贡士声称在别处已有酒约在先,于是先告辞离开,李文正开玩笑说孟子有两句话是“向东征讨西边的人会怨恨,向南征讨北边的人会怨恨”,这该如何解释呢?那位客官连忙表示自己不明白,过了一会儿菜汤送到了,李文正说只是等着菜汤罢了,接着就大笑着与他分别了
黄郡有个穷书生,自诩要讲学,同乡的乡绅说:“这年轻人有志气,送他一头牛。”书生接了过来,他哥哥立刻牵去耕田,书生很生气,哥哥说:“东西互相交换,怎么还生气?”书生回答:“谁让你不去讲学,也讨一头牛。”还有个廪生也标榜讲学,碰到分发粮食银子时,那个领头的人多拿了些。书生对同伴说:“他多拿了,你去劝劝他。”同伴说:“你为什么不自己说?”书生回答:“我是讲学的人,不好开口。”唉!这两件事虽然看似细微,却全都暴露了那些伪善之徒的真实面目。先贤曾经表示,宁愿成为真正有德行的人,也不愿做装腔作势的假道学。这种想法确实令人信服。
本朝,新科进士,凡是选择进入官场的人,除了留下担任翰林院编修、检讨外,其余都分配到科道衙门任职;其中,行走博士、推官,都是选拔其中最优秀的人,被简放去做科道官。京城百姓私下里这样说:普通进士想做科道官,躺着等;行走博士想做科道官,跑着找;推官想做科道官,跪着求。
余邑太学罗汝鹏很会开玩笑。他刚到京城时,碰上早朝,当时官员们都已在甬道外站立,而一些资郎还在廊下躲藏,他们相互议论说:“官员们已经站在外面了,我们这些人何必还躲在这里?”罗汝鹏说:“这是《子平书》里提到的‘官员要显摆,显摆显得清高;钱财要隐藏,隐藏才能富裕。’”听到的人都笑了起来。
余同年进士梁见龙、冯景贞、沈铭缜、沈何山,都是浙江同乡。梁见龙身材修长又风趣幽默,冯景贞通过省试中举,沈铭缜和沈何山是兄弟俩同科考中进士,他们俩个身材都偏矮小。某天四人聚会,沈铭缜对梁见龙说:梁兄如此高大,若能截成两截,便是两个进士。梁见龙随即回应:两位兄长如此矮小,必须连起来,才能算作一个进士。冯景贞便对梁见龙说:不要总说别人缺点,也不要仗着自己优点。梁告诉冯,近来读书人,只要熟记一本《千字文》,就能考中状元,两人因此相视而笑。
苏州有个叫冯时范的人,生前以名士著称,年近七十,却还未考中进士。他的儿子名叫冯嘉谟,年纪轻轻就才华出众,我对他非常喜爱。到了甲午年,冯嘉谟不幸早逝,冯时范这才考中北畿乡试。苏州的读书人私下议论说:“冯时范死得早,反而考中了;冯嘉谟考中了,结果却死了。”有人把这话告诉我,我不禁又悲伤又好笑。
余邑有个姓张的博士叫宗圣,擅长说笑话。当时主簿姓游,胡乱受理状子,随意施用刑具,手段狠毒,张博士于是编了个哑谜来嘲讽他:小小的衙门,大大的摊开,心肠硬似铁,堂上摆放,全靠一次次猛撞来施刑,才有点收获。不怕天黑,有钱人进来,给你讲个清楚。这暗指油铺。余邑的油铺用木头做榨,铁做轴,用木头撞击榨,油就流出来,而且他们的门没有安装门板,所以用来比喻游主簿。
余邑鲁月洲,凭借资历成为鸿胪署丞,家中从未有过匾额,等到李恒也凭借资历成为鸿胪,郡守叶公为他题写匾额,上书“鸿胪第”。月洲的族弟鲁九便说,既然李恒的匾额是“鸿胪第”,那么我家月洲的匾额就该题写为“鸿胪兄”。听到的人都觉得他这个说法很巧妙。
时间久了,李恒和一位富豪家结亲,下聘的时候,乐队演奏得非常热闹,宾客们问说:这是谁家办喜事啊,罗汝鹏回答说:恐怕是李鸿胪贪图人家钱财呢,他是引用了《中郎传》里“十里红楼”这句话,听到的人都觉得好笑。
《蔡中郎传》里,听到的讥讽话很多。我听了觉得好笑,有五六个句子。王??州硬要东楼陪酒,东楼推脱说身体不适。王说:"你爹当宰相,怎么能说身体不适?"汪仲淹嘲弄踢球的人说:"遇到人就说一半话,不能全说。"刘季然穿短衣又加三条裙子,别人取笑他说:"季然像张三戴着四檐帽。"他回答说:"四檐帽是你头上戴的。"又有人取笑读书人当律师说:"读书人,考虑着要写诉状。"”皆冷语可笑。
黄郡有个孝廉买了百姓的田地,收了旁边贫瘠的,留下当中肥沃的,打算以后低价卖掉。那些百姓就把肥沃的田地卖给了别人,孝廉向官府告发,准备对簿公堂。百姓估计自己打不过,就用嘴叼着脏东西,吐在孝廉脸上。其他孝廉们一齐起来,想要共同攻击他。当时乡绅汪某出面调解说:“你们这些人只知道孝廉的脸是脸,却不知道百姓的嘴也是嘴。”那些孝廉们都灰心离开。乡绅这话,足以让强硬的人反过来,非常值得流传。
徐广文二溪性格洒脱喜欢开玩笑,才思敏捷。年轻时,曾跟随唐万阳担任侍御的人出游。一天晚上,他在灯下困倦欲睡,唐万阳把他叫醒,并且出句让他对,上联是“眼皮垂落地上,难以阅读孔子的书籍”。二溪立刻对出下联“哈欠接连不断,想要进入周公的梦境”。侍御听了哈哈大笑。
乘船旅行时,正值炎热的月份,但天气却异常凉爽,船夫感叹说:“长江流域没有六月。”二溪回应道:“确实如此,一旦过了五月,就到了七月。”船夫听后哈哈大笑。到了宴请宾客的第二天,准备前往学政衙门致谢,守门人索要二溪一钱银子,才肯通报。二溪给了银子,等守门人通报完毕后,却转身不想进去,守门人把索要的银子还给了他,二溪这才进入。这件事虽然很小,却特别令人发笑。
《杨用修集》提及滇南某位学政,热衷于向众多学子宣讲性理与艺术,滔滔不绝,读书人听后心生烦厌。等他说完,便问道:“各位认为我刚才讲的道理怎么样?”其中一名学子回答:“大宗师是通晓天道的智者,今天所说的,全是关乎天道的言论。”听到的人都笑了起来。
家乡有个叫张二的,是个靠出卖力气为生的人,他负责将绢送到户部。按照老规矩,负责送绢的人都属于杂职人员。等到张二戴着黑色帽子去呈递文书,户部官员责备他说:“负责解送官府物品的人为何不戴帽子?赶紧戴上帽子来见我,否则要施以鞭打。”张二急忙去买纱帽,笑着说:“我原本对功名富贵毫无兴趣,可富贵却偏要找上门来。”听到的人都忍不住发笑。
我国朝有个叫陈全的,是金陵人士,才华出众,喜爱风流逸事,带着几千两银子,全都在平康坊花光了。有一天他随意闲逛,不小心闯入了禁地,被宦官抓住了,准备交给巡城官处置。陈全跪下说自己是陈全,恳求公公饶恕他。宦官早先听说过陈全的名字,就说听说陈全擅长逗乐,可以出一个笑话,能让他笑的话,就放了你。陈全说了一句“屁”。宦官问这是什么意思,陈全说放不放都由你。”中贵笑不自制,因放之。
又看见妓女在澡堂沐浴,因为陈全正好在场,她披着纱裙躲到花影下,陈全便抓住了她,妓女说:“陈先生擅长写词,可以在这里景致下作一首。”陈全于是当场吟道:“在兰汤中沐浴完毕,肌肤带着香气湿润,正巧被萧郎巧妙窥视。特别恼怒月色太亮,偷偷到花影下站立。有情的人悄悄借助东风,轻轻撩起罗裙。”其他词作也有类似这样的很多。
那人将死之时,老鸨都安慰他说:我们全家都承蒙您的恩惠,等您百年之后,一定会尽力安葬,还要为您立碑。那人回答说:好,这碑就交给我来办。原来世上都说老鸨是乌龟,乌龟就是负责驮着碑的。
从前有个在苏州担任别驾的官员,途经一处墓道,指着石像对人说那是仲翁。有人便作诗嘲讽他道:为何称呼翁仲为仲翁,只因家中缺少丈夫的帮忙;怎能担任庭院的文人,只在苏州做个判官罢了。我县的印公少鹤也曾担任过别驾一职,他的学生张三涯在印公面前提起这些话,印公听后十分不悦。张三涯于是起身道歉说:老师请不要生气,学生所说的只是苏州的通判。
本朝有个叫邢宽的官员,名字是宽,在放榜前一天夜里,梦见自己来到皇帝面前,皇帝命令大力士用爪子抓他,他的头被抓破,鲜血直流,一直流到脚后跟。第二天,负责考试的主管呈上试卷,打算让孙某排第一,邢宽排第二。成祖皇帝看卷子时,把“曰恭”这两个字,读成了一个字,于是批示说:“我们朝堂只允许邢宽这个名字,怎么能有孙暴呢。”接着用红笔点写邢宽的名字,红墨水很浓,从上到下透出来,就像梦中流血的样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